老子吧 关注:160,656贴子:2,998,543

回复:道德经解读之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欲,通欲或吁,语气词。不是欲望的欲。
观,看,考察,观察,理解,认知。
妙,通眇,看不见的意思。
徼,边界,边境。指开端,开始。
1,意思是说,从无来理解道是看不见的,从有来理解道这个天地万物的开始、开端。
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道在天地万物的一边,不在天地万物之内;道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
2,欲,如果理解为欲望,又是不对题了,又是不符合逻辑了。
3,上一句说道包含无、有,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造物者。这一句就是分别从无、有来理解道。就是说,无是看不见的意思,道是看不见的;有是天地万物的开始,天地万物的开始的这个道是有、是客观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


IP属地:湖南16楼2024-10-19 17:00
收起回复
    2,欲,如果理解为欲望,又是不对题了,又是不符合逻辑了。
    开始说的是道,再说道包含无、有,再说怎么理解无、有,怎么后来说到欲望上了?是小学生写作文吗?是不会扣题吗?
    所以,欲,理解为欲望,是错误的。
    说无、有,也就是说道。


    IP属地:湖南17楼2024-10-19 17:01
    回复
      五,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指无和有。
      同,共同,同时。
      出,出自于,来自于。
      异名,名字不同,概念不同。
      第二个同,是此两者同出的省略。
      1,意思是,无和有这两者共同(同时、一起)出自于道,只是名字不同、概念不同;无和有这两者共同(同时、一起)出自于道,这种情况是很特殊的。
      2,同谓之玄。
      这是给玄下定义。也就是说,这个玄字,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玄,不再是什么丝线啊,丝线绞在一起啊,也不是什么深邃啊的意思。
      3,玄,是此两者同出的意思,也是特殊的意思。
      4,为什么要将玄理解为特殊?
      因为,天地万物都是有,都是看得见的;只有道是看不见的有。
      所以,道包含无、有就是特殊的情况。
      因此,玄,理解为特殊。
      5,后面章节里的玄牝、玄德、玄鉴,凡是玄字,都理解为特殊。


      IP属地:湖南18楼2024-10-19 17:01
      回复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同出,出自哪里?
        自然是出自于道。因为,这一章一开始说的就是道,道是这一章的主题。
        如果不是出自于道,那就搞笑了,就文不对题了。
        IP属地:湖南删除19楼2024-10-19 16:29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无、有共同出自于道,也就是道包含无、有的意思。


        IP属地:湖南19楼2024-10-19 17:05
        回复
          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这是感叹。道很特殊啊很特殊。
          众妙,指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很多,为众。天地万物,每一样东西都是很奇妙的,为妙。
          所谓世界真奇妙。
          门,开始,开端,母亲。
          道很特殊啊很特殊,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母亲。
          这一句,对应第三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IP属地:湖南20楼2024-10-19 17:06
          收起回复
            这一章,提出道的概念,指出道是看不见的有,道是天地万物(宇宙)的造物者,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IP属地:湖南删除21楼2024-10-19 16:49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道是天地万物的造物者,因此,道不是天地,道不是万物,道不是天的道,道不是上天的道,道不是天道。删除 | 2024-10-19 16:52回复
            椰胡漂泊者: 道是天地万物的造物者。因此,道最大,道决定一切,道无所不能,道是最擅长的。


            IP属地:湖南21楼2024-10-19 17:06
            回复
              这一章,显而易见是逻辑严密的文章。第一句提出道的概念,之后每一句都离不开道,都和道相关联。


              IP属地:湖南22楼2024-10-19 17:45
              回复
                这一章,说道包含无(看不见)、有,无和有都是道的属性。无是道的表象,有是道的本质。
                无和有都是道的属性,共同存在。那么,无和有是平等的。
                平等,平等,平等。


                IP属地:湖南23楼2024-10-20 10:54
                回复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IP属地:湖南24楼2024-10-20 10:55
                  回复
                    翻译: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是因为还有丑存在;都知道什么是擅长,是因为还有不擅长存在。所以,有和无共同存在;难和易共同存在,长和短共同存在,高和下共同存在,音和声共同存在,前和后共同存在。(因为共同存在,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圣人做无为的事情,做不发证令的教导:民众劳作,圣人不加干涉;民众生产出了物资,圣人不去占有。圣人做了事,不将自己所做的事作为自己的凭仗、倚靠;事情做完了,有了成果,圣人不去占有成果。正因为圣人不占有成果,因此圣人能得道自己该得到的成果中的一份(圣人的功劳就不会失去)。


                    IP属地:湖南25楼2024-10-20 10:57
                    收起回复
                      解读:


                      IP属地:湖南26楼2024-10-20 10:57
                      回复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知,认知,知道。
                        (知道,还要记住。如果没有记住,就又不知道了。所以,知道,还有记住的意思。
                        也就是说,知,还有记住的意思。)
                        美,美好,美丽。
                        之,组词,
                        为,做。这里是是的意思。
                        斯,这,这是因为。
                        恶,丑,丑恶,丑陋。
                        已,通矣,语气词。
                        善,擅长。
                        1,大家都知道,美和丑同时存在、共同存在;擅长和不擅长共同存在。
                        这是常识。
                        美、丑,擅长、不擅长,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因为,这都是比较得出的概念。比较,必须要两个共同存在。单个,就没有比较。


                        IP属地:湖南27楼2024-10-20 10:58
                        回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理解古文,要重会意,要领会含义。怎么领会?要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能单独理解,不能按照字面呆板、教条的理解。否则,必然会反智、违背常识、违背逻辑。
                          因为古文是言简意赅的,能省略的都会省略。
                          有人这样理解: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然后都去做美的事情,这就是不好了;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然后都去做善良的事情,这就是不善良或不好了。
                          这样理解,显而易见是错误的,违背常识,违背逻辑,反智。
                          比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什么不好?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富裕,有什么不好?
                          非要有人做坏事才好?
                          比如,学生都靠90分以上,有什么不好?


                          IP属地:湖南28楼2024-10-20 10:59
                          回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善于,擅长。不能理解为善良。道德经里的善字,基本上都是擅长的意思。
                            如果将善理解为善良,将不善理解为不善良(恶),那么就是违背常识,违背逻辑,就是反智(愚蠢)了。
                            比如,平等。
                            有人将不善人理解为恶人(坏人),将善人理解为好人。
                            那么,就是要将好人和恶人平等对待,就认为好人和恶人平等。
                            沃日,要不要不要这么白痴啊。
                            大家都知道,除恶务尽,大家都知道不能将好人和坏人平等对待。这是常识。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那些所谓的大聪明反而不知道?
                            有一个反智的监狱的改造罪犯的宣传标语:人民罪犯人民爱,人民罪犯爱人民。
                            艾跃进说过:狼爱上羊?可能吗?狼最多爱上羊肉。


                            IP属地:湖南29楼2024-10-20 11:00
                            回复
                              常识很重要。懂常识,这是基础。不懂常识,不可能读懂道德经。
                              道德经里大量地运用常识来讲道理。
                              常识是什么?是基本道理,是基础道理。
                              连基本的、基础的道理都不知道,能明白高深的道理吗?


                              IP属地:湖南30楼2024-10-20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