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时期保持了西汉朝廷的盛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宣帝继续实行武帝的治国政策,他视“霸王道杂之”为必须遵行的“汉家制度”。史载:(太子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①宣帝表面上尊奉儒家,而内心里所真正重视的是王霸道杂用,这是自武帝以来统治集团尚法尊儒政策的一种总结。霸是指法家的办法,用暴力和权术进行统治,王是指儒家的办法,从思想上进行统治。封建统治上的这两手并用的办法,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里有深远的影响。正如宣帝所言,刘奭继位后并不按这套“汉家制度”行事,只用儒术治国,西汉皇朝也就从此走向了下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