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重用宦官,盖宽饶以上封事进谏劝阻,反被汉宣帝以文字狱害死。(上封事即密封上书,只有皇帝能看到内容,但汉宣帝公开内容,让执金吾捉字眼曲解盖宽饶的意思是要皇帝禅让给他,是大逆不道,即便郑昌进谏想救盖宽饶,汉宣帝仍不听,最后害死盖宽饶)



太刻薄寡恩了
💧汉书.盖宽饶传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寖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又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书奏,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指意欲求䄠,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隷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衆莫不怜之。
💧译文:
当时皇上正大力推行刑法,宠信中尚书等宦官。盖宽饶呈上奏章说:“如今圣明的治国之道逐渐废弃,儒家学说得不到推行,让受过刑罚的宦官执掌权柄,如同把他们当作周公、召公那样的贤相,把法律当成《诗经》《尚书》那样的经典。”又引用《韩氏易传》的话:“五帝以天下为公,实行禅让;三王以天下为家,王位传给子孙。家天下是把帝位传给儿子,公天下是把帝位传给贤能之人,就如同四季更替,功业完成的人就离去,没有合适的人就不居其位。”
奏章呈上去后,皇上认为盖宽饶心怀怨恨、诽谤朝廷,始终没有悔改之意,便把他的奏章下发给中二千石的官员们审议。当时执金吾发表意见,认为盖宽饶的意图是想皇帝禅让给他,犯了大逆不道之罪。谏大夫郑昌怜悯盖宽饶忠诚正直、忧心国事,因进谏议事不合皇上心意而被舞文弄墨的官吏诋毁、压制,于是上书称赞盖宽饶说:“臣听说,山中若有猛禽野兽,藜藿之类的野菜就没人敢去采摘;国家若有忠臣,奸邪之辈就不敢兴起。司隶校尉盖宽饶,居住不追求安逸,饮食不追求饱足,上朝有忧国忧民之心,退朝有坚守气节之义。他上没有许氏、史氏那样的外戚亲属,下没有金氏、张氏那样的豪门托庇,职责在于监督检举,秉持公正之道行事,因此仇人多而朋友少。他上书陈说国事,有关官员却弹劾他应处以死刑。臣有幸能追随在各位大夫之后,官职以谏言为名,不敢不进言。”
皇上不听从郑昌的谏言,于是将盖宽饶交付官吏处置。盖宽饶抽出佩刀,在北阙下自刎,众人没有不怜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