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吧 关注:8,867贴子:141,644
  • 2回复贴,共1

中秋节~转自王老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18 07:13回复
    对中秋节最早的认知,是大人说,月亮上住着嫦娥,还有好大的不知啥名的树。我的同学们差不多也这么传的。我母亲告诉我,吃月饼的一个传说:八月十五杀“鞑子”。说是以前的人恨透了鞑子,就把写着“杀鞑子”的纸条放在月饼里,到晚上人们吃的时候,掰开看到纸条,一齐举事,把鞑子们都杀了。长大了,才明白,这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号召天下人恢复中华,驱除元朝蒙古人,建立大明的故事。
    提前十几天甚至一个多月,大人们就要买好月饼,晚了怕买不到,那是商品短缺年代。买月饼,除了钱还要粮票,印象中,月饼硬硬的,一包四块,油都浸透了黑草纸。日子紧巴,月饼是稀罕物,大人买来后马上锁进柜子,或者放进藤条篮子,蒙上一层布,挂在房顶悬下的铁钩子上,除了不让小孩够着,也为提防耗子。如果馋嘴的小孩想办法偷去吃了,是要挨揍的。家长费了多少心思,省吃俭用几个月,才凑够这点饼钱!
    十五晚上,在当院摆好桌子,一家人围着,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同时我的老家的习俗还吃梨,大约是感叹离别留下的传统。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写出了离乱之人渴盼团圆的愿望,成为千古名篇。搁现在,很多人会感同身受,出外打工、上学、经商的人数以亿计,有的还还跑到了国外,中秋假期又短,不能团聚,只好“共看明月”。而我小时候,人是不能流动的,就在自己家附近活动,出外的人叫盲流,倒是体会不到分离的苦痛,过节纯粹就为吃点好东西。
    吃了饭,就去街上跑。冷清的月光,昏黄的路灯下,小伙伴们拉着秸秆做的小车,里面是点着的小红蜡烛。满大街都是小孩子,很少大人,温饱没有保证的年代,他们没有心思玩。
    如今,生活自然好了,月饼花样很多,我每年都收到朋友寄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但大家食欲似乎不强,月饼是垃圾食品嘛。其实现在月饼的馅料,比我小时候吃的,不知道要健康多少倍。而且,现在的节日貌似热闹,但总感觉有点虚张声势,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味道。农历的节日,就是为点缀穷苦人的日子,在苦闷中有点盼头,所以更隆重热烈。
    后来工作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也是事务渐繁,身不由己,中秋节很少回家。有一次,突然决定回家看看。在一场好大的秋雨后,踏着泥泞,踩着厚厚的黄色落叶,在晚饭前推开了院门。我父亲正在月台上闷坐着抽烟,看我进来,平静地说,我猜你也该回来了,然后站起来,进了屋。忽然就觉得父母都老了,每天只能在无望中度日,自己确实太不懂事了。赶紧跟着进门,和大家说几句凑热闹的话。
    也早就不在院子里吃饭了,就在屋里吃,暖和。饭后披上衣服拉开房门,站在月台上,嚼着“无味”的月饼,仰头望月。月光如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18 07:14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18 0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