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36,307贴子:21,198,033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在中国分布于海南、云南、湖南、广西等省。濒危级别,国内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内属极危物种。因为国内的凹甲陆龟数量并不多,有关资料较少,长时间来一直被认为是最神秘的一种陆龟。我国最早发现凹甲陆龟是1974年,国内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权威专家马积藩教授在海口市的野生动物购销部得到一只个体,后来经过鉴定为凹甲陆龟,1974年发表在《动物学报》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凹甲陆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后来陆续在我国的云南、湖南和广西报道过该龟的出现记录。甚至还有记载在1986年有人在湖南邵阳市青龙桥下邵水边捕获一凹甲陆龟,最终在云南地区记录到了野生凹甲陆龟种群,才证明了此龟为我国生存的龟类之一。而如今这种陆龟也仅听闻在海南云南等地有出没,国内市场上更多是来自东南亚的走私货,不易饲养。在我国,凹甲陆龟除了在这些地方报道过出现的记录,并无具体的种群分布的研究报道,尚不明确凹甲陆龟在我国境内的具体分布数量。本世纪初东南亚地区的凹甲陆龟大批进入我国境内的花鸟市场。由于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不熟悉,很多人把凹甲陆龟当做缅甸星龟来饲养,加上我国地域温度不平均,很多爱好者饲养的凹甲陆龟都暴毙而亡,死亡率很高,使得此龟坐实了陆龟中暴毙王的称号,饲养难度大。人们对这种神秘陆龟的了解走过了曲折的路程,2007年才首次突破人工繁育难关。关于此龟的繁殖历程和意义参见B站视频:被有关部门错当入侵物种的保护动物,竟被爱好者繁殖出来了【凹甲陆龟】_哔哩哔哩_bilibili


IP属地:河南218楼2024-09-19 19:22
回复
    14. 沙龟属/星丛龟属 Psammobates
    该属下的三种陆龟都有星状花纹,和象龟属的星龟们很相似,不过体型比星龟娇小很多。也有人干脆称其为非洲星龟。该属的龟种都十分稀有且难饲养。

    绿色:情况最好的锯缘星丛龟;红橙橘色:帐篷星丛龟(三个亚种);蓝色:濒临灭绝的几何陆龟。


    IP属地:河南219楼2024-09-19 19:24
    回复
      14.1 几何陆龟 Psammobates geometricus
      1758年被命名,只分布在南非西南端的开普省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里,是南非特有的陆龟种类,它们的自然栖地环境96%已遭人为严重破坏,数量非常稀少,是星丛龟属中最稀有的一种,也是最稀有的龟鳖之一,因此受到南非政府法律保护,也是所有星丛龟当中唯一被列为CITES-I保育等级的种类。几何陆龟与别的龟种习性不同,很难养殖,经常生病。几何星丛龟是三种星丛龟中体型最大的,可以达到20cm以上。它们的背甲边缘没有锯齿状凸出,可以和其它两种区分开,其它两种分布区域比较广大,可以达到西南非。近年来南非保育人士已经开始研究几何星丛龟的生活状态,在龟甲上植入无线发信器以追踪它们的踪迹。星丛龟都只能适应温暖干燥的环境,如果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这一点与印度星龟也类似,同时龟甲也容易感染烂壳症,底材最好使用干燥的沙质底材,在人工饲养下,星丛龟很难活过一年以上,属于饲养难度极其高的龟种,湿度的控制最为重要。它们在野外依赖粗草及沙漠植物为生,所以在人工环境中的食物以较粗糙的叶菜或野草为主,加上小黄瓜,萝卜,西红柿,南瓜等瓜果类。在温度过低时,星丛龟会冬眠,但在过高的气温下,它们也会夏眠,不吃不动。
      事实上,几何陆龟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灭绝深渊,未来灭绝的概率不低。

      星丛龟属的成员颜值都很高


      IP属地:河南220楼2024-09-19 19:26
      回复
        14.2 锯缘星丛龟 Psammobates oculiferus
        1820年被命名,又名北部星丛龟,锯缘星丛龟是星丛龟属当中最小的一个种类,成熟体型背甲约8-12cm,极限个体14.7cm。外型酷似印度星龟,不过头部是呈现褐色带黑斑,高圆顶状甲壳,甲缘呈现大尖锐锯齿状,后缘上翘,以此得名。背甲每个盾片均有黑色放射状的光芒星状图案,仔细看去,花纹倒像是一只只眼睛;头部略宽,棕色,上有少量黄斑。锯缘星丛龟不同之处雄性体型是比雌性大的,尾部特征大致相同,雄龟尾部粗长,雌龟则肥短。
        栖息环境大多是干燥草原及沙漠边缘地带,锯缘星丛龟栖息地普遍为红色沙地,也是喀拉哈里沙漠特色之一。锯缘星丛龟栖地因日照强、气温高,因此蒸发力非常强,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也非常小,经常出现20%~30%的相对湿度。锯缘星丛龟冬天很少进食,只有春、夏季活动比较为频繁。食物以青草为主,除青草外还包含桑科叶子及花朵、仙人掌,特别喜爱含水分较多的植物。雄性的锯缘星丛龟在春季和初夏最为活跃,雌性则在春季最为活跃。夏季白天里酷热的时间里,它们就躲进沙地之中挖出的浅坑里,藏在茂密的植被下或借用其他哺乳动物的洞穴,以躲避高温。每年的冬季,它们的活跃度视具体环境情况而定。多数情况下,冬季它们也出来活动,在暖洋洋的下午能看到它们悠闲地晒太阳。


        IP属地:河南221楼2024-09-19 19:28
        回复
          分布于非洲南部,栖息地基本上大多在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范围,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在南非,纳米比亚都有分布,因此又称作为喀拉哈里星丛陆龟。濒危级别,附录二物种,情况也不乐观。锯缘星丛龟漂亮的甲壳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卡拉哈里的当地人常用龟甲制作成烟盒或香水瓶出售给游客。饲养难度很大,尤其是异地饲养。锯缘星丛龟以原生地各类特有的植物为食,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它们往往适应不了其他地区的人工饲养环境,故若将它们从原栖地带离,它们很容易迅速死亡。锯缘星丛龟对于食物的挑剔性以及对于环境要求的严苛性,导致它们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着实表现欠佳。加之其人工繁殖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目前在宠物市场上仍然难得见到它们的身影。尽管也有零星被非法捕获的野生个体流通到部分地区的宠物市场,但这些野生龟往往都难以善终。不过相较其他两个成员来说,锯缘星丛龟的处境还算可以。


          IP属地:河南222楼2024-09-19 19:30
          回复
            14.3 帐篷星丛龟 Psammobates tentorius
            1828年被命名,最大特征是高高隆起的背甲,好似一顶帐篷而得名。体长可达15cm,背甲突起,呈高圆顶状,底色从深棕色至黑色不等,每块盾片上有黄色、橙色或红棕色的放射纹;头部略小,头部与四肢呈灰棕色或红棕色;腹部黄色,有黑斑。
            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由于数量非常稀少,也极为少见。它们在野外的居住地包括多种环境,包括靠近沙漠的沙质荒地灌木丛、稀树草原和干燥森林以及多石地区等。帐篷龟每天早上和傍晚最为活跃,主要是出来觅食,冬季和夏季最高温时可在植物底部挖出沙坑或借用其他小型动物的巢穴,进入休眠期。不过,在不同的栖息地,环境差异很大,休眠期的时间也根据地理差异而异。在野外它们喜食各种卡鲁地区的灌木植物、松叶菊属以及其他一些南非本地的多肉品种等。且由于它们对于特殊食物的偏爱,也令得它们在人工饲养下较难存活。
            广泛而零星地分布于非洲南部的卡鲁和其他半沙漠地区,从纳米比亚中部几乎延伸到南非南海岸。它们较难适应人工饲养,离开原生地的半沙漠栖息环境就很会很快死亡。和其他两种星丛龟一样,饲养难度很大。有三个亚种:指名南部亚种、西部亚种和北部亚种,南部亚种分布于卡鲁地区南部,黑色底色上分布着暗黄色星形放射纹,该亚种的背甲呈现出极为突出明显的圆锥状帐篷顶。西部亚种分布于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海岸,是帐篷星丛龟体型最小的亚种,也是具有着最艳丽明亮色彩的亚种。北部亚种分布于卡鲁内陆最干燥的地区,该亚种背甲较为圆润而平坦,“帐篷顶”并不明显,色调也呈现出暗淡的棕色系。

            南部亚种

            最绚丽的西部亚种

            最朴实的北部亚种


            IP属地:河南223楼2024-09-19 19:32
            回复
              15 蛛网龟属Pyxis
              共两个成员,都是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上,但没有划入先前的马岛陆龟属中。
              15.1 蛛网陆龟 Pyxis arachnoides
              1827年被命名,背甲具有黑色和蛛网形状的黄色花纹。部分亚种的腹甲及背甲可以进行闭壳的动作,它是陆龟中唯一一种胸甲有关节可以折合的种类。而四肢、头部及颈部的皮肤大多也呈黑色或黄色。体型很娇小,成体15cm左右。成体的普通蛛网陆龟,腹甲没有花纹,可以像黄缘、箱龟们一样完全闭壳。少部分个体花纹会随着成长扩张,底色转变为黄色,这种称之为“高黄蛛网陆龟”的个体往往价格亦更高。此龟生长速度极慢。
              此龟生活在气候干旱区域,但同时亦可以适应湿润的气候,由于原生地的气温差距很大,因此亦可以抵受摄氏10度至40度的温差。蛛网陆龟虽属草食性,但可以喂食水果类及少许动物性食物,它们比其它陆龟更偏向杂食性,洋菇类食物是它们很喜爱的食物。幼龟生性羞涩,非常神经质、胆怯,对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活动力也较低,因此只要没有健康上的疑虑,越少惊动它们越好。此外幼龟拒食比例颇高,感染疾病死亡的比例五成以上。蛛网陆龟的原生栖息地的气候条件非常的广泛,但最适合在亚热带混交林的气候环境中活动,它们适应温度在摄氏7度至摄氏28度之间。研究表示在高温的环境下,蛛网陆龟会变得比较不爱动,在其栖息地中蛛网龟会寻找相对湿度较高且有遮蔽的地方藏身。


              IP属地:河南224楼2024-09-19 19:34
              回复
                岛屿物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岛,附录一。由于马岛有安哥洛卡和辐射陆龟这两种明星龟类,蛛网陆龟就显得低调很多,不过生存环境依旧不容乐观。蛛网相对难伺候,特别是幼体,胆小敏感,对环境的要求颇为苛刻,从海外引进的幼体损耗率可达50%。原本是分为四个亚种,其中一个亚种其后被独立为扁尾陆龟(Pyxis planicauda)。根据其腹甲的花纹和胸甲的可折合程度现分为三个亚种﹕Pyxis arachnoidesarachnoides(普通蛛网陆龟),腹甲无斑纹,可以闭壳,生活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沿海地区;Pyxis arachnoidesoblonga(南部蛛网陆龟),腹甲有小量黑斑,可以闭壳,生活于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地区;Pyxis arachnoidesbrygooi(北部蛛网陆龟),腹甲无斑纹,能局部闭壳,生活于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地区。不同亚种的蛛网陆龟的体型大小也不一样。北蛛和南蛛偏小,普通蛛网陆龟的体长更大一些,个别母龟体长可达20cm。野外的蛛网陆龟的成熟年龄在10年以上,其寿命可达70岁。人工繁育难度也很大,存在滞育现象。总之,仍是十分濒危、严禁流入市场饲养的一种陆龟。极危级别。



                IP属地:河南225楼2024-09-19 19:35
                回复
                  15.2 扁尾陆龟 Pyxis planicauda
                  1867年被命名,曾为蛛网陆龟的亚种,又名平背陆龟,可生长至13.7厘米,甲壳相当平坦,甲壳后面边缘是尖锐的锯齿,甲板的颜色是黑色的,成长后会慢慢变成浅棕色,甲与甲之间的边缘会有浅棕色或黄色斑点。背甲与腹甲之间没有铰链,腹甲的颜色是黄色的,有褐色的斑点,斑点颜色较为暗淡。头部呈黄色而且有黑色斑点,但不同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喙的上颌骨和下颌骨是黄色的,四肢呈浅棕色的。而尾巴是平的,因而得出扁尾陆龟的名字。
                  扁尾陆龟栖息环境为干燥落叶树林,比起外型相似的蛛网陆龟,扁尾陆龟栖息地区似乎干燥些,在寒冷季节夜间甚至会出现10度以下低温,不过扁尾并不会冬眠,反而扁尾陆龟喜欢在较低的温度季节活动,一般而言扁尾陆龟喜欢在早晨活动觅食,不过他并不喜欢强光,而是喜欢早晨的凉爽带点湿气,活动范围阴凉的树林为主。性格不活泼。
                  有关资料不多。主要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由于栖息地破坏,数量稀少,学者估计依照扁尾陆龟栖息森林以每年5%的消失率,可能在30年内就会绝种。


                  IP属地:河南226楼2024-09-19 19:37
                  回复
                    16 豹龟属Stigmochelys
                    单型属,唯一成员是大名鼎鼎的豹纹陆龟 Stigmochelys pardalis。
                    1828年被命名,分属比较混乱,不同的出版著作里,它们可能被分为不同的属。一开始它被统一归为陆龟属(Testudo LINNAEUS,1758),后来被归为象龟属(Ceochelone FITZINGER,1835),最后更多的是支持其划分为单独的属(Stigmochelys,GRAY 1873)。
                    曾为世界第四大陆龟,成体近50cm长,而这远不是豹龟的极限——著名的索马里豹龟能达到80cm,而在苏丹等高湿度的热带雨林生活的豹龟体长可以达到100cm。背甲高隆,椭圆形,黑色或淡黄色;背甲每块盾片上具黄白色或黑色环斑,套在一起,似豹纹;没有颈盾,可以高昂起头部,且它们中的一部分学会了在肺部存储一些空气以便在水中漂浮,使得豹龟成为了少数能游水的陆龟品种之一。腹甲淡黄色,后缘具缺刻;头颈部黄棕色,无斑;四肢淡黄色,无蹼,前肢前缘有大块鳞片。皮肤颜色一般为奶油色,背甲黄色,还有许多不规则黑斑点,与豹子的斑纹较相似,故名。寿命很长,野外据说能达到100岁以上,人工饲养下寿命为40年左右,目前也有人工饲养达到近80年的记录。


                    IP属地:河南227楼2024-09-19 19:39
                    回复
                      草食性龟类,主要吃各种草本植物。在野外,豹龟的食谱包含各类杂草、嫩叶、花朵和多肉植物,但也有研究人员观察到它们食用食肉动物(如狮子和鬣狗)的粪便,还会啃食一些动物的骨头。面对危险时会把脚和头部收进自己的壳里以保护自己,这时通常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可能是由于四肢和头部被收回时空气从肺部被挤压而致。喜欢在半干燥、带荆棘的草原上生活。在炎热的季节里,它会夏眠;在寒冷的季节里,它会处于蛰伏状态;在这种时候,它往往躲藏在豺、狐狸、食蚁兽所挖的洞穴里。原生地的冬天实际为旱季,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豹龟会在膀胱内存储一定的水,这样不仅可以在体内进行水合作用以维持生存,还能够让雌龟筑巢产卵时挖掘洞穴时更为方便。12年至15年便会性成熟。然而,人工饲养的豹龟生长速度会更快,有部分甚至6岁便可以开始繁殖。交配时,雄性会压着雌性然后进行交配,雄性会发出叫声。交配后,雌会与雄性分离,其后可产下5至18只蛋,多数蛋都会留在地面孵化。而南非品种的豹龟比常见的豹龟是更难以在人工饲养繁殖的。豹龟产蛋能力是很强的,一些母龟一季能产3窝或更多。

                      颜值超高的变异白豹


                      IP属地:河南228楼2024-09-19 19:41
                      回复
                        大多分布在非洲南部,亦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但西非和中非的大部分地方是寻找不到它们的踪影的。它们在以下地区被发现: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豹纹陆龟目前较多支持的是有两个亚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下图红色部分)的亚种为Stigmochelys pardalisbabcocki,国内惯称为东非豹纹陆龟;另一种是主要分布在南非地区(下图蓝色部分)的指名亚种为Stigmochelys pardalispardalis,国内惯称为西非豹纹陆龟。无危+附录二级别,在原产地它们曾被视为食物来源,故野外种群的数量越来越稀少。后来随着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它们的数量开始逐渐维持稳定状态,人工繁育也开始成熟。之前在国内属于很受欢迎的陆龟品种,管控变严格之后禁止私人饲养,基本见不到了。比较矛盾,广泛的分布地说明这是一种适应能力较强的龟种,但豹龟一直以饲养难度大闻名,似乎对人工布置的环境不买账。


                        豹纹在非洲大陆分布广泛,是享誉全球的著名陆龟,国内许多动物园都饲养有豹纹,郑州动物园的豹纹似乎是和苏卡达混养。


                        IP属地:河南229楼2024-09-19 19:43
                        回复
                          17 四爪陆龟属 Testudo
                          共五个成员,分布于欧亚大陆,包括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
                          17.1 希腊陆龟(欧洲陆龟) Testudo graeca
                          1758年被林奈命名,体长28-35厘米,具有圆形甲壳,顶部圆形,背部中心最高突然降至壳体边缘,有一个宽颈切口,后缘略微大,大张开并略微呈锯齿状。背壳的颜色变化从黄色、棕褐色、黑色、深褐色、完全灰色或黑色。腹甲发达,是黄色至黄绿色,棕色或灰色,有一些深褐色或黑色斑纹。头部中等大小。该头饰斑纹从黄色到棕、灰色、黑色,带或不带黑色斑点。大腿有一个大的锥形结节。尾巴较小,颈部、四肢和尾巴都是黄褐色至灰色。寿命长,轻易可活到50岁以上,一些长寿个体可达100年以上。
                          栖息于海拔3000的干燥、四季分明的地域。分布非常广泛,产地包括北非、除意大利之外的南欧、西欧、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和西亚,及其广泛的分布使得此龟有多达11个亚种,分别为阿拉克斯亚种 Testudo graecaarmeniaca、布氏亚种 Testudo graeca buxtoni、昔兰尼加亚种 Testudo graecacyrenaica、指名亚种/地中海亚种 Testudo graecagraeca、小亚细亚亚种 Testudo graeca ibera、摩洛哥亚种 Testudo graecamarokkensis、突尼斯亚种 Testudo graeca nabeulensis、波斯亚种 Testudo graecaperses、苏斯谷亚种 Testudo graeca soussensis、美索不达米亚亚种 Testudo graecaterrestris和伊朗亚种 Testudo graeca zarudnyi。易危级别。资料不是很多,似乎是国内比较少见的一种陆龟。


                          IP属地:河南230楼2024-09-19 19:46
                          回复
                            17.2 赫曼陆龟 Testudo hermanni
                            1789年被命名,背甲圆形,黄色,每块盾片上均有大块黑斑纹,背甲前缘缺刻;腹甲黄色,具黑色斑块,腹甲后缘缺刻较深;头部黑色,略带黄色,上喙钩形;四肢黄色;尾短。有两个亚种,东部赫曼陆龟的体型远远大于西部,体长可达28厘米,重达3-4千克。西部赫曼陆龟很少会大于20厘米,一些成龟在长大后只会长至12厘米。西部赫曼眼睛后方有斑点状的鳞片。体型比较小,整体色彩表现偏向浓黑色调,西部赫曼的背甲和腹甲比东部更鲜艳呈现黄色或金黄色,底甲有两条黑色条纹在中央相连着,背甲比较高耸。西部赫曼的皮肤和指甲的颜色通常是淡灰色。东部赫曼(包括达尔玛西亚陆龟 T. h.hercegovinensis)眼睛后方没有斑点状的鳞片。背甲比较扁平,背甲和腹甲颜色没有东部来的鲜艳,黄色更淡,花纹跟甲壳之间的颜色对比也相对不明显。现在在市面上流通的赫尔曼大都属于这个亚种。寿命很长,可轻松达到80年,按时冬眠的长寿个体能达到120岁。
                            是地中海型陆龟中非常活泼的种类,而且它不像其他的陆龟品种只是在幼龟和亚成阶段才表现出活泼好动,赫曼陆龟成体后也一样保持着旺盛的活动力,极佳的互动性使其成为大受欢迎的陆龟之一。

                            左边东部,右边西部,看起来确实是西部颜值更高


                            IP属地:河南231楼2024-09-19 19:47
                            回复
                              是欧洲最普遍的入门龟,也是温带陆龟的代表。西部赫曼分布在由西班牙到意大利西北部的地中海西半部外围区域,东部赫曼T.h.boettgeri分布在意大利南部到巴尔干半岛间的东欧地区。近危级别,附录二物种,野生种群在东欧各国数量不少,每年会有大量的好几万的野生个体流向全世界的宠物市场,不过其中大量的个体都会死在运输的途中。是欧系陆龟的代表品种之一,强健的体魄,活泼的性格,适中的售价以及中等大小的体形,加之原产地和我哥北方气候相近,都使之成为非常合格的入门品种。国内市场在管控不严时,赫曼是十分常见且受欢迎的陆龟,被誉为最好养的入门级陆龟,国内的保有量情况方面是东部赫曼更多一些。饲养难度不算大,不过也需要排酸。可群养,对温度、湿度都不喜欢太高。此龟的一个特点是有点怕热,需要提供可靠的遮阳,温度不宜超过34℃。
                              赫曼陆龟似乎已经出现在我国第二批开放私人饲养的名单中。


                              IP属地:河南232楼2024-09-19 1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