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吧 关注:4,590,496贴子:71,676,796
  • 2回复贴,共1

细想一下,无论哪个西游故事,黑神话都不符合原著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唐西域记》——佛法是度化世间、普度众生的正法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白衣秀士猴行者偷吃蟠桃后改过自新,一心向佛,保护唐僧西行
元杂剧——爱妻狂魔孙悟空,上天偷蟠桃吃都不忘给老婆偷件王母的仙衣穿,甚至有些版本里大闹天宫都是为了让老婆开心。天庭是正义的三界秩序维护者。《西游记平话》——孙悟空的形象基本和现行的百回本差不多
百回本《西游记》——天庭灵山虽然经常搞一些不干人事的官僚行为,但依然是正义的一方。妖魔鬼怪虽然有些人情,但依旧是害人的妖魔。西游是孙悟空反叛天庭后改过自新的修心之旅。
“金猴奋起千钧棒”版——“僧是盲愚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在新中国,孙悟空被赋予了战天斗地、不畏强权、除恶务尽、积极乐观的gm精神。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基本是百回本和“金猴奋起千钧棒”版的融合,保留了故事主干,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编。
《七龙珠》——狗空始终保持善良、天真、正义、热爱战斗同时嫉恶如仇的本色,对于赛亚人的罪恶也绝不包庇袒护。作恶的是天神的黑暗面,但是天神哪怕知道比克和自己性命相连,也一样要杀死比克。
动画片《西游记》——“哪里有难都想你,哪里有险都有哥。身经百战打头阵,惩恶扬善心如佛。你的美名万人传,你的故事千家说。金箍棒啊永闪烁,扫清天下浊。”“”什么魔法狠毒,自有招数神奇。八十一难拦路,七十二变制敌。师徒四个斩妖斗魔同心合力,邪恶打不过正义。”
《大话西游》——孙悟空通过至尊宝的经历领悟了小爱不如人间大爱的道理,重新肩负起了护送唐僧取经拯救世人的责任。
《悟空传》——孙悟空是坚定的自由斗士,即便神佛的力量能掌控一切,也无法操控孙悟空。花果山依然会长出花果,依然会有人继承孙悟空的意志。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30 10:39回复
    不管西天取经的故事如何发展,孙悟空的形象又如何改变,寻求理想的信念、坚定的意志以及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是始终不变的。
    黑白可以颠倒,善恶可以模糊,但是有些身影依旧不变。
    甚至在《悟空传》这样“离经叛道”的作品里,这个身影反而越发高大——他的信念不可动摇,他的意志无人能更改,他的战斗撼天动地。
    西游的故事就是一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它可以是轻松幽默的,也可以是残酷黑暗的,寻求的理想可以是佛法,可以是正果,也可以是内心的修为,还可以是自由,但是这个故事的底色是不会变的。
    你可以更改旅途的故事,但是不能抹去旅途的收获,黑神话的改变就犯了这个毛病。
    这是什么?这就是“梦结局”啊
    “梦结局”为什么被人骂,就是因为“一切都是一场梦”的设定直接抹除了主角那么多的经历的意义。
    大闹天宫没意义,西游取经没意义,连假死重生也没表现出有什么意义,孙悟空和天命人的存在就也没有意义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30 22:33
    收起回复
      对比一下被认为是黑神话祖宗的《悟空传》,就知道悟空传的故事有多离谱
      今何在虽然否定了西游,但是他重建了另一个“西游”,解构的只是形式,内核依旧是不变的
      在《悟空传》的故事里,真正的“西游”不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拜佛取经而去”,而是从现实的桎梏中追求自在逍遥的彼岸的过程
      所以才有那句“这片天地,我来过,我爱过,我奋战过,我不在乎结局”,因为追求自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西游”。
      《悟空传》否定了“西天取经”,但是他肯定了“大闹天宫”,孙悟空的经历依然有意义,只不过有意义的部分变化了,而黑神话呢?
      它直接否定了一切。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30 22: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