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吧 关注:5,068贴子:74,360

回复:【讲讲】汉昭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是神话小说,但是这个可以说明在古人眼里刘弗陵是个好皇帝
《庸庵笔记》
适闻内殿传呼开门,中门洞启,祖师谓某生曰:“神圣帝王将入矣。吾与汝屏息远立,姑就前史所记之谥号姓名,一一告汝。虽其神皆各返其真,今并无此名号,而欲使汝易知,则非实指其人不可。”俄见由中门入者百余人,祖师所指有身长二丈余者,盘古氏也。天皇、地皇、人皇,亦皆长一丈以外。又古皇之圣者数十人,多前史所不传者。又有巢氏,燧人氏,无怀氏,葛天氏,伏牺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少皞氏,颛顼氏,高辛氏,唐帝尧,虞帝舜,夏王禹、启、少康,商王成汤、太甲、太戊、祖乙、盘庚、武丁、祖甲,周文、武、成、康、宣王,汉高祖、惠帝、文帝、武帝、【昭帝】、光武帝、明帝、章帝、昭烈帝,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唐高祖,后周世宗,宋太祖、仁宗、孝宗,金世宗,元世祖,明孝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09-14 23:04
回复
    西汉置园邑墓主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9-14 23:05
    回复
      易经解说里面经常把昭帝和周成王放在一起,夸他们聪明
      《读易详说》
      君臣相遇,非道同德合,则不能大有为于天下。然自古迄今,每多不合者,有物间于其间也。欲除去其间,非威明刚断不能也。《离》、《震》二卦合而成《噬嗑》,九四为“颐中有物”之象,盖君侧之强臣阨群贤之进而间隔之者。“噬”者,啮也。“嗑”者,合也。“颐中有物”,非啮去之,则终不能合;能啮去之,则上下、内外亨通而无碍矣。噬嗑非止用狱,但既明且威,则于用狱为利。又小人强梗,非加以刑辟斧钺之诛,不能除去之,故云“利用狱”也。【周之管蔡、汉之上官桀,此二间也,非成王、昭帝明断而卒除去之,则周公 、霍光岂能成辅翼之功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9-14 23:06
      回复
        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这边可以看得出昭帝会射箭,而且射箭技术还很不错。苏武是刘弗陵十三岁的时候回国的,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刘弗陵十三岁以前。
        《汉书·李广苏建传》: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09-14 23:08
        回复
          刘弗陵善待宗室的记载
          《汉书·昭帝纪》:
          泗水戴王前甍,以毋嗣,国除。后宫有遗腹子爰,相、内史不奏言,上闻而怜之,立爰为泗水王。相、内史皆下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9-14 23:08
          回复
            关于昭帝作黄鹄歌的记载
            正史并没有记载黄鹄歌,但是昭帝纪里面有记载黄鹄飞到建章宫太液池之事,大家认为这是祥瑞。
            《汉书·昭帝纪》:
            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
            黄鹄歌的记载是出自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衣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有说法昭帝的这首黄鹄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篇咏鸟诗,然而未求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4-09-14 23:10
            回复
              “天子”与“皇帝”是不同的称号,西汉时期,国君都是先“即天子位”,再“即皇帝位”。“即天子位”与“即皇帝位”是有区别的,具体区别如下:
              《史记高祖本纪》:
              己巳,【立太子】【这是刘盈即天子位】,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这是刘盈即皇帝位】
              《史记孝文本纪》:
              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遂【即天子位】【这是刘恒即天子位】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辛亥,【皇帝即阼】【这是刘恒即皇帝位】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宫。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太子【即位】于高庙【这是刘启即天子位】。丁未,【袭号曰皇帝】【这是刘启即皇帝位】。
              《史记孝景本纪》:
              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这是刘彻即天子位】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正月甲子,孝景皇帝崩。二月丙子,【太子立】【这是刘彻即皇帝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4-09-14 23:10
              回复
                汉宫中七夕节的习俗,穿七孔针与相连爱
                《西京杂记》: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西京杂记》:
                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09-14 23:11
                回复
                  【整理】刘彻六个儿子当光头皇子的时间
                  刘据,七岁当皇太子,光头皇子当了七年。
                  《汉书·武五子传》
                  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
                  但是我认为刘彻应该在刘据刚出生的时候就打算立他了,刘据出生时候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这个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信号。
                  《汉书·贾邹枚路传》
                  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
                  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光头了8-12年。
                  史书并未记载他们三人封王的具体年纪,但是三王世家里面记载,他们三人封王时已经能胜衣了。差不多8-12岁的样子。
                  《史记·三王世家》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原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未央宫。制曰:“下御史。”
                  下面整理一下后世胜衣的相关史料
                  李治这边有胜衣的记载,根据唐会要可以推断出,李治14岁
                  新唐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后崩,时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帝诸子,唯晋王及主最少,故亲畜之。王每出閤,主送至虔化门;泣而别。【王胜衣,班于朝,】主泣曰:“兄今与群臣同列,不得在内乎?”帝亦为流涕。
                  《唐会要·卷六·公主杂录》:(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至是公主言于太宗曰:“兄今与百僚同列,将不得在内耶 ?” 言讫,哽噎不自胜。上为之流涕。
                  贾南风妹妹这边也有胜衣的记载。贾南风妹妹十二岁,晋书说短小未胜衣。
                  《晋书》: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定婚。【始欲聘后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岁,短小未胜衣。】
                  后面经考证,其实胜衣是受发育影响的,如果长的比较快,胜衣年纪是偏小的。贾南风妹妹贾午史书说她十二比较矮应该是因为她长的比较慢,它其实不是特指哪个年龄段。
                  但是能到能胜衣的身材,肯定有8-12岁了。
                  刘髆,十岁多的年纪封昌邑王,当了十年出头的光头皇子。
                  李延年被杀的时候李夫人已经去世了。
                  《史记·佞幸列传》
                  久之,浸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後,爱弛,则禽诛延年昆弟也。
                  而史书明确记载,李延年被杀的时候李广利在外面打仗躲过一劫。并且史书记载,李广利封贰师将军时李夫人已经去世了。
                  《史记·外戚世家》
                  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后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
                  《汉书·外戚传》
                  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延年为协律都尉。
                  因此可以得知,李广利伐大宛的中间李夫人已经去世了。
                  而汉书明确记载,李广利封贰师将军,伐大宛的时间是太初元年。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李广利,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产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
                  由此可知,李夫人在太初元年前(公元前104年)去世。
                  而李夫人去世的时候刘髆不到六岁。
                  根据李夫人赋推测的,李夫人赋里面提到了李夫人去世的时候刘髆还是稚子。
                  《李夫人赋》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而稚子在古代是指六七岁以下的小孩,也是长辈们的一种爱称。稚:就是年幼、幼稚的意思,亦作“稺子”。一指幼子;小孩。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絶秦欢!’怀王卒行。”
                  唐寒山《诗》之二四八:“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
                  冯集梧注引宋姚宽《西溪丛语》:“杜牧之诗云‘小莲娃欲语,幽笋穉相携’,言笋如穉子,与杜甫‘竹根穉子无人见’同意。”按,杜诗“竹根穉子”指笋。
                  元杨载《春晚喜晴》诗:“歌呼从穉子,谈笑或嘉宾。
                  因此可以推出,太初元年时,刘髆在六岁以下。
                  刘髆是在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时立的昌邑王
                  《汉书 诸侯王表》载:天汉四年六月乙丑立,十一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9-28 22:49
                  回复
                    刘弗陵的相关人物:
                    根据【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的记载,金弘是金日磾的三子(嫡子),【汉书】将金弘错记成金赏。金建是金日磾的四子(嫡子)。金日磾另外还有2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金某(汉武帝时的弄儿,早死),次子金某(汉武帝时的弄儿,汉昭帝时主持过金弘的婚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4-09-28 22:49
                    回复
                      🌸蔡东藩认为昭帝和霍光治理下的大汉逐渐变好了,昭帝仁爱及民
                      《前汉演义》:
                      却说元凤四年,昭帝年已十八,提早举行冠礼,大将军霍光以下,一律入贺,只有丞相田千秋,患病甚重,不能到来。及冠礼告成,千秋当即谢世,谥曰定侯。总计千秋为相十二年,持重老成,尚算良相。昭帝因他年老,赐乘小车入朝,时人因号为车丞相。继任相职,就是御史大夫王。由邑令起家,累迁至御史大夫,超拜宰辅,受封宜春侯;却是步步青云,毫无阻碍,到了官居极阶,反至转运,才阅一载,便即病终。搜粟都尉杨敞,已升任御史大夫,至是继为相。敞本庸懦无能,徒知守谨,好在国家大政,俱由大将军霍光主持,所以敞得进退雍容,安享太平岁月。庸庸者多厚福。至元凤七年元日,复改元始平,诏减口赋钱十分之三,宽养民力。从前汉初定制,人民年十五以上,每年须纳税百二十钱,十五岁以下准免。武帝在位,因国用不足,加增税则:人民生年七岁,便要输二十三钱;至十五岁时,仍照原制,号为口赋。昭帝嗣祚十余年,节财省事,国库渐充,所以定议减征,这也是仁爱及民的见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4-09-28 22:50
                      回复
                        前汉演义里面年少聪慧的昭帝
                        会值光出赴广明,校阅羽林军,桀即与弘羊熟商,意欲趁此发难;但急切无从入手,不如诈为燕王旦书,劾奏霍光过恶,便好定罪。商议已定,当由弘羊代缮一书,拟即呈入。不意霍光已经回京,那时只好顺延数日,待至光回家休沐,方得拜本进去。是年本为始元七年,因改号五凤,称为五凤元年,昭帝已十有四岁,接得奏牍,见是燕王旦署名。内容有云:
                        臣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出都校阅羽林郎,道上称跸,令太官先往备食,僣拟乘舆。前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留至二十年,持节重归,忠义过人,尽使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杨敞,不闻有功,反令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幕府校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还符玺,入宫宿卫,密察奸臣变故,免生不测。事关紧急,谨飞驿上闻。
                        任贤勿贰,昭帝确守此言。
                        内侍等碰了钉子,方不敢再言,只好回复上官桀。桀索性想出毒谋,与子安密议数次,竟拟先杀霍光,继废昭帝,再把燕王诱令入京,刺死了他,好将帝位据住,自登大宝。却是好计,可惜天道难容。一面告知盖长公主,但说要杀霍光,废昭帝,迎立燕王旦,盖长公主却也依从。桀复请盖长公主设席饮光,伏兵行刺。更遣人通报燕王,叫他预备入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4-09-28 22:51
                        回复
                          驳刘弗陵读书不行废物论
                          始元五年,13岁的刘弗陵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尚未达到明习的程度。
                          首先,明习是对儒学大家的要求,刘向那样的大才,“明”一本书需要十多年。
                          其次,昭帝纪这边记载昭帝读书未云有明,这个语境是在他自己发的诏书里面说的。一般自己评价自己都会用谦虚的语气评价,这个很正常。昭帝总不可能在诏书中夸自己非常好,夸自己堪比大家吧?这不是很搞笑么
                          《汉书·昭帝纪》: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 《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4-09-28 22:52
                          回复
                            刘弗陵加强了对玄菟郡各县的直接管理。
                            公元前75年,在玄菟郡增建了新的城池,进一步加强了对玄菟郡各县的直接管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4-09-28 22:52
                            回复
                              【刘弗陵的微笑】
                              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昭帝略同年,共卧、起。
                              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
                              及赏嗣侯,佩两绶。
                              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
                              霍光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4-09-28 2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