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书屋如如吧 关注:4,165贴子:286,288

回复:談衛那今解白話莊子 玄那居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八部份:
文中論述了< 離、形、去、知 >! < 同、與、大、通 >。
這些都是引你進入 < 道 > 的境界與方法。
第九部份:
文中說明一切都由 < 命 > 所安排的, 既非人為之力所能安排的。
( 其實我總感覺我們人的形體與所獲的不同知識與成長的背景與環境各有不同! 所以個人的觀感思想所得到的領悟也各有不同或差異了吧?! )


IP属地:加拿大94楼2024-09-26 14:28
回复
    ** 《齊物論》內容的寓意與解讀 **
    文辭相當白話,但字字句句都含有無量寓意,它的真寓義隱藏不彰顯,意在言外。雖然每段似乎簡單易懂,但很難把握住整體所包的深奧內涵。
    莊子的齊物論,主張人與萬物是同等齊觀的,物、 我本該一體,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人心> 與 <天心> 契合不二。
    莊子尤其認為, 世界萬物中也包括人的< 品性 > 和 < 感情 > ; 看起來是千差萬別的,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 齊物 ”。
    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歸根結底的言論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 是 >、< 非 >有何不同啊! 這就是他認為的 “ 齊物論 ”。


    IP属地:加拿大95楼2024-10-09 05:46
    回复
      議論時, 總是會有一個觀念上, 已經預設好了的出發點,總有一個特定的發言角度,所以永遠不能無限地擴散這個觀點的適用範圍。
      當所有的議論都守在一定範圍內使用之時,它們是有效的。
      可惜的是,所有的理論家們、辯士們、知識份子們,在辛勤地全心鑽研出了任何自以為極端寶貴的觀念之後,都是無限地想普遍化了他的小小觀點,而將自角度度的發現, 當自以為是全知的絕對真理來爭議到底, 堅持這種主觀的排外性, 無理性的想擊倒異方, 而想滅了別人的觀點與發現


      IP属地:加拿大96楼2024-10-09 06:05
      回复
        ** 齊物論的主旨 **
        齊物論的主旨:
        唯有進入< 忘 我 >的境界,明証到的諸法實相 < 明心見性 >,才能去除妄想、分別、執著,才能萬物等觀。
        “ 喪 我 ” 就是把 “自 我 (ego)”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感受都予以化解摒棄,讓 <自 我 >不出現。
        就是摒棄 < 我 執 >、<我 見 >,達到 <忘 我 >,< 無思 無慮 >,與 <萬物合為一體 >的境界。
        離形去知,同於大道
        宇宙萬物,參差不齊,都是相對的;要想求證那個 < 絕 對 >的真理,
        那個形而下、萬物不齊後面的 <本 体 >,
        那個形而上、了無一物,了不可得的“ 無何有之鄉 ”
        要進入真正的 "亡 我 " 的境界。


        IP属地:加拿大97楼2024-10-09 06:25
        回复
          《齊物論》
          於此點出,在人世間的形而下萬有的人、事、物、理的具體真象,
          可稱他是(俗諦),那是萬事、、千億萬人萬人的生、滅、無、常,是不會永
          恒存在的。沒有一個念頭,沒有一個人的思想是永恒存在不變的。
          那麼我們應除掉 <我執 >的修行,才能 < 忘掉 >了內、外之境,進入沒有分別, < 萬物平等 >的 “ 無何有之鄉 ”。
          ” 吾喪我 ” 的功夫來示範,要你們和我一起進入一種心中沒有什麼掛心、沒有什麼堅持的輕鬆感之中,放下一切的形象,大家都把心靈放自由了來,然後我們才來認識並體驗莊子的奇物論的寓意與人生哲理吧!。
          甚麼是 < 吾喪我 > 呢?!
          < 吾喪我 >即是我要去除掉我的成心、揚棄掉我執、打破自我中心,進入彼此超越對待關係的 <忘我境界 >。
          @@ 這就是要進入形上界前人需要有的修養懂得放鬆自己柔軟自己也就是能放空自己原來的執著與成見與偏見


          IP属地:加拿大98楼2024-10-09 07:50
          回复
            那麼我們要如何修行, 才能忘掉了 < 內外之境! ?
            進入沒有分別之心! 抱有萬物平等的 < 吾何有之鄉 > 呢?!
            我就用 < 吾喪我 > 的功夫來示範! 我咬你和我一起進入
            一種心中沒有掛心! 也沒有甚麼需要堅持的輕鬆感之中!
            放下一切的形象! 大家都把心靈放輕鬆自由來! 然後,
            我們才能去除成見! 揚棄我執、打破自我中心與唯我主義的侷限。


            IP属地:加拿大99楼2024-10-09 08:10
            回复
              這就是要引領你進入形上境界人需要擁有的修養與美德! 放鬆自己、柔軟自己
              ** 也就是能放空自己原來的執著與成見與偏見 **
              「吾喪我」,是不讓心思外馳,而體察內在的 <真 君 >。
              「我」是指人的心意識,即第八意識。而「吾」是人的「真君、真宰、自性、真如」。
              「吾喪我」是一種內外皆忘、心形合一的的境界。
              「喪我」就是要放棄偏執的小我 (ego),展現出真實的我。


              IP属地:加拿大101楼2024-10-09 08:34
              回复

                譬喻說明: 人籟、地籟、天籟
                您聽過人籟,但可能未曾聽過地籟;如果你聽過地籟,但可能未曾聽過天籟吧?
                這三籟怎麽解說呢?
                地籟, 如大地吐氣,名為~~~~~風。
                是風吹萬物的孔竅, 所發出的聲音。
                莊子藉用風與萬物的因緣,說明萬物雖然有千孔萬竅,
                也要有風的吹動,萬竅才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
                風是無形無相,但是力量卻是無窮無盡。


                IP属地:加拿大102楼2024-10-09 08:48
                回复

                  「天籟」
                  則指的是造化本身的聲音,
                  是使得人籟與地籟能夠出現的聲音的原動力。
                  風, 是大地所吐出之氣。
                  天 地, 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
                  地球也是一個有生機的大生命,他有呼吸,他有活力,他有意志。
                  地球“噫氣”,呼吸之氣。
                  “噫”動就有~~~~~~" 氣 ”,
                  “氣”動了, 就形成 " 風 "。


                  IP属地:加拿大103楼2024-10-09 08:54
                  回复

                    這股氣變成風以後,除非不起作用,
                    起了作用以後,所有的竅穴,都會發出~~~~~怒吼的聲音。
                    形而上的 < 本體 >,無形無色, 了無所有,了不可得,
                    但卻是真空妙有,能生萬象。
                    由形而上到形而下,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吼。
                    形而下起用,就是“ 依 ( 風 )而起 ”。
                    如果不靠萬物,不依靠 " 風 ”,
                    本體, 就無法顯現出來了。


                    IP属地:加拿大104楼2024-10-09 09:00
                    回复
                      那些穴竅的形狀,有的像人的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像橫杠,像圈圈,像搗臼,有些洼進去,有的像個大的深水池一樣。
                      風吹過,如水激蕩,如箭過耳,如叱,如吸,如叫,如譹,如吹過深洞,如咬。
                      「謞」是箭飛過的聲音。「宎」是風吹深穴。
                      此處全是風的不同動作。
                      激:水流湍急的聲音。
                      謞:形容箭頭飛去的聲響。
                      譹:嚎哭聲。
                      宎 : 深而沉。
                      咬:鳥鳴叫得哀切的聲音。
                      那些洞穴遇到風一吹,百聲齊發,百穴爭鳴。
                      當大風來了,各種聲音和得很混雜。
                      當真正的大颱風來了,那些洞穴像悶住了一樣,反而聽不出聲音來。
                      這是因為所發的頻率太高,超出人耳聽覺的音調頻率。
                      就如吹笛,大力吹則音調高,再更大力吹,則音調太高,超出耳朵能聽的範圍。
                      當狂風驟然停止,一切孔竅都恢復平靜,
                      那些草啊,樹葉子慢慢地飄呀飄呀,搖呀搖呀。調調、刁刁風吹草木晃動搖曳的樣子。


                      IP属地:加拿大105楼2024-10-09 09:11
                      回复
                        “人籟 ” 是人為製作的樂器,所發出的聲音。
                        人的感情,人的喜怒哀樂,可以通過吹簫或彈琴所造音聲看出來
                        古代的樂器都是用竹子做的,在竹子上可以表達出人的思想感情,叫做 “ 比竹 ”。
                        人的心理、情緒變化同風一樣,在腦子裡頭亂吹動,
                        於是產生了人世間的 :是非善惡,這叫“比量”,
                        通過比較而產生的,都是“依他而起”。
                        怒:本來是一種情緒。但此處應作為「動力」。
                        子綦說:吹的方式,有萬種不同。能使孔穴自身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
                        風本身無聲,有聲是竅穴的自取,那麼能使這些竅穴
                        能隨其形貌而自取其聲的動力是什麼呢?
                        無聲的天籟, 來指出社會議論的根本,
                        即道或造化本身。


                        IP属地:加拿大106楼2024-10-09 09:16
                        回复
                          《齊物論》在此講~~~~~~“ 吹萬不同 ”
                          實際上,莊子一開始就在罵春秋戰國時各家學術,各家爭鳴,
                          都是懂大一點吹大一點,懂小一點吹小一點,都在吹,
                          所以 “ 吹 萬 不 同 ”。
                          因為每一個人,由於自我的觀點不同,所以理解不同,方法不同。
                          莊子先提出南郭子綦忘身忘我的境界,
                          在不齊的萬物裡頭,進入了絕對的、自性平等的 < 道体>。
                          道体起用的時候,莊子先用 “人籟,地籟,天籟 ” 加以闡釋,
                          從宇宙萬有的一切 音聲變化的不同, 而進入~~~~~道。
                          就是由觀音菩薩修行法門, 聞聲而入 道,由聞聲而悟入不齊裡頭的 < 平等、自在>和形而上的~~~~~ 道。


                          IP属地:加拿大107楼2024-10-09 09:34
                          回复
                            “吹萬不同”,
                            用物理世界的“氣化”來作說明。譬如:
                            <風>是<氣>的現象,<風>是同一個<風>,
                            <風>所接觸到各種空隙的地方,能夠發出聲音的這個現象不同。
                            因此,在同一個風的作用下,發出來的聲音有百千萬億的不同。
                            我們人的心理狀況,思想觀念也同這個道理一樣。
                            莊子形容風沒有起作用,靜態的時候,什麼都看不出來,
                            等它—起作用,動態一來,什麼現象都出來了。
                            中間有個重點,就是“ 咸其自取,怒若其誰耶?”
                            鼓動這個生命作用的是誰呢?無主宰,非自然。
                            自性“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
                            一切眾生,之所以起各種不同的聲響與作用,
                            是“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
                            而來的。


                            IP属地:加拿大108楼2024-10-09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