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鹿鸣吧 关注:137贴子:15,563

回复: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葛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则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马ke思提出,辩证法在其合理的形态上,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辩证法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参见《ZB论》第1卷,第2版跋)。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关于真善美的认识,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性,又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因而它孕育着新的历史可能性。就其历史的进步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就是该时代的人类所达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性的最高理解,即该时代人类全部活动的最高支撑点,因此具有绝对性;就其历史的局限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又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作为全部人类活动的最高支撑点,正是表现了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所无法挣脱的片面性,因而具有相对性;就其历史的可能性而言,人们在自己的时代所理解的真善美,正是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建构的阶梯和支撑点,它为人类的继续前进提供现实的可能性。真善美永远是作为中介而自我扬弃的。它既不是绝对的绝对性,也不是绝对的相对性,而是相对的绝对性——自己时代的绝对,历史过程的相对。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8-07 12:26
回复
    对此,现代西方哲学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波普等科学哲学家突出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即科学作为人性的体现,是可以犯错误的。波普提出,科学的历史是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参见《科学知识进化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科学理论作为历史批判的对象,它的全部成果都是作为中介而存在的。同样,哲学解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激起人们的反省,向那些既定方向的假设确定性进行挑战。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它首先是人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合法存在的。人类在理解中展现新的历史可能性,就实现为自我扬弃的辩证发展过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8-07 12:28
    回复
      2025-05-17 02:18:52
      广告
      现代哲学所提供的辩证思维方式提醒人们:在致知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终极之真,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真,把真理理解为过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至上之善,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善,把价值尺度理解为过程;在审美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最高之美,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美,把审美活动理解为过程。诉诸于人类历史活动的现代辩证法理论,以中介的观点去对待现存的一切事物。这就是它的葛明的、批判的本质之所在。它把人类对自身全部活动最高支撑点的探索,由传统哲学对终极真善美的追求,改变为时代水平的相对性理解。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8-07 12:29
      回复
        6.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08-07 12:30
        回复
          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现代哲学,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本体观念的深刻葛明。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8-07 12:31
          回复
            人类作为物质世界链条上的特定环节,是自在的或自然的存在;人类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又是自为的或自觉的存在;因此。人类作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统一是自在自为的存在,即作为物质世界中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能动性主体而存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8-07 12:31
            回复
              作为自在的或自然的存在,人类统一于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即本体;作为自为的或自觉的存在,人的世界又只是世界对人的生成,人是自己的根据即本体;作为自在自为的存在,人类以自己的历史活动而实现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客观规律与主观目的的统一,由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人类社会存在才是人类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08-07 12:32
              回复
                从自在性、自为性和自在自为性这三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理论:从自在观点出发的旧唯物论。从自为观点出发的旧唯心论,以及从自在自为观点出发的现代哲学。由于旧唯物论和旧唯心论从自在和自为这两极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它们陷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并成为抽象对立、互不相容的哲学理论。现代哲学在扬弃传统哲学的两极对立的过程中,其视角则愈来愈聚焦在沟通两极的中介环节上,使实践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意义哲学等等成为现代哲学的多元形态。而透视现代哲学多元形态的深层统一性,就会发现,其实质都是以人类的社会存在(或其中的某个特征、部分、方面、环节)为本体的。可以说,整个现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马ke思的实践辩证法理论所实现的伟大哲学革命为实质内容和根本方向的,而不管现代哲学的其他流派是否自觉到或是否承认这一点。马ke思是真正的现代哲学的奠基人。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8-07 12:33
                回复
                  2025-05-17 02:12:52
                  广告
                  7.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4-08-07 12:34
                  回复
                    由此,我们既可以正视现代哲学所显示的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又能够把握现代哲学所存在的重大分歧和尖锐斗争,在当代的水平上坚持和发展马ke思ZY哲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4-08-07 12:34
                    回复
                      以人的历史活动为中介而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是整个现代哲学的共同特征。但是,人的历史活动是以多种多样的中介环节而构成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从语言、科学、艺术、zong教、lun理等中介环节出发,都可以构成某种统一性原理去说明人与世界的统一。然而,正是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各流派分别抓住某一环节并加以片面地夸大,才使之成为现代的唯心主义哲学。马ke思的实践辩证法理论,则不仅在于它把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诸种关系扬弃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而且在于它揭示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它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去说明科学、文化、艺术、宗教和语言的历史,说明由它们的交互作用而构成的人类历史存在的进步性、局限性和正在展开的可能性,从而为人类找到了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08-07 12:36
                      回复
                        马ke思的实践辩证法理论与现代西方哲学各种派别的这种重大分歧不是偶然的。哲学家“以何为本”,首先取决于哲学家“以谁为主”。“本体”问题是同“主体”问题密不可分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从本质上看,是把科学家视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所以它以科学家的科学活动及其成果为本体;现代西方文化哲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较为宽泛的人文学者为主体,所以它以广义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为本体;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社会化了的人类”或“人类的社会化”为主体,所以它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全部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成果为本体。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8-07 12:37
                        回复
                          显然,马ke思所理解的主体和本体,实质上是以扬弃的形态容纳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和本体。因此,我们应当从两个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一方面,如实地把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视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自觉地使之转化和升华为实践哲学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则自觉地坚持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用实践辩证法理论去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由片面夸大实践活动的某个环节而导致的错误倾向。而要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其根本前提,则是把握住现代哲学所实现的本体中介化的葛明。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4-08-07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