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ke思恩ge斯坚定不移地承认外部自然界对人及其精神的“优先地位”,并以是否承认这种“优先地位”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标准。但他们认为:(1)在自然界与精神谁为“本原”的意义上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2)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关于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证明,必须诉诸于实证科学和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3)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以自身为中介而扬弃了自然与精神的抽象对立,并实现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具体统一;(4)正是由于旧唯物论和旧唯心论离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的历史发展去解决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才把二者在“本原”问题上的抽象对立夸大、扩展和膨胀为整个哲学理论的互不相容,从而造成了各自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旧唯物论无法容纳能动性,旧唯心论则只能抽象地发展能动性);(5)其结果,是造成了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和互不相容,并构成了“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6)因此必须“拯救”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理论,在对实践的重新理解中创建新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