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说《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再来追个电影版,虐哭了,写个文中感动我的记录吧。
忘川之上,桑梓之下,一半是光,一半是影。陈铭生的离去,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硬生生地将杨昭的世界劈成了这般模样。
在那光的一侧,是曾经与陈铭生共度的短暂却炽热的时光。他们在街头巷尾的漫步,那些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汇,都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碎片,镶嵌在杨昭的回忆里。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拥抱,都如同暖阳,试图驱散黑暗的阴霾。她还记得陈铭生骑着摩托车带她穿梭在城市间,风拂过脸庞,那是自由与爱的味道,这些温暖的画面在光中闪烁,成为她在黑暗中挣扎时的慰藉。
而影的那一半,是如今无尽的孤寂与悔恨。杨昭无数次在深夜中惊醒,伸手却再也触碰不到陈铭生的体温。寂静的房间里,只有她的呼吸声在空荡荡地回响。曾经他们一起憧憬的未来,那些关于平凡生活的幻想,都随着陈铭生的离去而化为泡影。忘川的水仿佛在日夜呜咽,诉说着她的痛苦,桑梓的方向,再也没有那个能让她心有所依的人。
杨昭常常徘徊在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看着熟悉的场景,却物是人非。那盏他们一起路过的路灯,如今依然散发着昏黄的光,可灯光下却只剩她孤独的身影。她试图在这光与影的交错中找到一丝解脱,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
有时,她会坐在他们初次相遇的公园长椅上,一坐就是一整天。看着阳光渐渐被阴影吞噬,心中的绝望也在不断蔓延。她恨命运的无常,为何要将他们如此残忍地分开;她又恨自己的无力,在陈铭生最需要的时候,没能给予他足够的力量。
然而,在这无尽的黑暗中,那一丝光却从未熄灭。杨昭知道,陈铭生希望她能好好活下去。那些他们一起读过的书,一起讨论过的艺术,都成为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忘川与桑梓之间,杨昭在光与影的边缘挣扎着、徘徊着、苦熬着。她不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多长,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走出这片黑暗。
杨昭站在那片曾经与陈铭生一同走过的桑树林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倾洒而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恰似此刻她支离破碎又满是回忆的内心。
自从陈铭生离开后,杨昭觉得自己的世界就像被硬生生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沉浸在往昔与陈铭生相处的甜蜜回忆中,那是有光的地方,陈铭生的笑、他的拥抱、他带着烟火气的关心,都如同暖阳般温暖着她;而另一半,则被无尽的黑暗与孤独笼罩,陈铭生牺牲后留下的空洞,无论如何都无法填补。
每年忌日,杨昭都会来到陈铭生的墓前,跟他讲讲这一年发生的事,就好像他还在身边倾听一样。可是这一次,站在桑梓树下,杨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恐惧。她发现自己对陈铭生的记忆开始出现模糊的片段,那些曾经无比清晰的画面,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雾。
她意识到,时间这个无情的杀手,正一点点地从她手中夺走陈铭生,哪怕是她拼命想要留住的回忆。她害怕,害怕自己会彻底忘记陈铭生的一切,害怕他在自己的生命里消失得干干净净。
杨昭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与陈铭生的过往。从最初的相遇,到后来相知相爱,每一个瞬间都珍贵无比。她想,若是连这些回忆都守不住,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杨昭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她静静地躺在浴缸里,温热的水渐渐被鲜血染红。在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她仿佛看到了陈铭生正站在一片光明之中向她伸出手,嘴角挂着熟悉的笑容。
“陈铭生,我终于来找你了 ,这一次,我们再也不会分开。”杨昭轻声呢喃,缓缓闭上了双眼,朝着那有光的地方走去,在忘川之上,在桑梓之下,他们的灵魂终于冲破了生死界限,紧紧相依,永不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