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由来
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古代专指陕西省关中地区;现今多指称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的富庶之地,多指四川省,在四川省,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从此被誉为"天府之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
举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故事: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他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真是天府之国……”秦惠王不为所动。
历史上著名天府之国: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成都平原(唐代至今);华北北部(明清时期);江淮以南地区(北宋时期);太原附近(五代时期);闽中(明代);盛京(清代);;汉中地区(汉代)。
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是:1.成都平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