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5日
漏签
0
天
元清吧
关注:
39,469
贴子:
1,753,07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2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元清吧
>0< 加载中...
有没有明军搞大图莎的史料?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阿罗纳尔多
小吧主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注意,是明军,不是明降军。而且要正史,野史不要。
送TA礼物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24-07-13 14:10
回复
热情奔放渊博豪媛
挞伐四方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朱元璋到朱由检:汗牛充栋、司空见惯。
IP属地:上海
来自
iPhone客户端
2楼
2024-07-13 14:24
回复
收起回复
月黑风高吃火锅
大哉乾元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b站就能搜到,另外郑成功都图过城
IP属地:辽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24-07-15 11:41
回复(1)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作者罗平)
数百年来,湘东地区民间一直有元末明初「血洗茶陵、攸县,带杀醴陵、湘潭」的传说,而历修县志都不见记述,致使这一问题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近20年来,经相关县市方志界人士多方考证,这一历史悬案逐渐浮出水面。
一、元末明初湘东地区确实发生过大屠杀
「血洗」,是民间口语,其实就是指战争中对民众的大规模屠戮。元末明初,因战争动乱,湘东地区的茶陵、攸县、醴陵、湘潭确实发生过血腥屠杀。
元元贞元年(1295),攸县民户在3万户以上,由县升为中等州。经历元末明初兵祸后,攸县居民仅存18姓(见新市石桥傅氏族谱)。
据《攸醴符氏六修族谱》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聂应铨撰《扶竹大祠记》称:「明祖鼎定,攸遭友谅杀戮,符姓一人,匿居垅砦获免,其今之德馨公也。」当时符姓男妇老幼人口约150余人,「血洗」后仅剩1人,可见杀戮之惨。乾隆版《攸县志》载:「太祖吴元年(1364),朱元璋自将伐伪汉陈理,克湖广,镇抚周兴率寨长王崇德以攸州附。时州民不满万,复改州为县。」
笔者于2001年查阅县内77姓族谱,其中有44姓是洪武年间自江西迁入攸县。2003年出版的补纂《攸县志》统计,全县96个姓氏中,明初由江西迁入攸县的有74个姓氏。「血洗」后的攸县,田园荒芜,自江西迁攸的移民,可以「插标为记」,随意圈占田地。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攸县人口才恢复到23 011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茶陵境内有36 642户177 202人,而由县升州。元末明初,茶陵地处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峙争战地区,人口锐减。
明初翰林大学士、茶陵人刘三吾(1313~1400)在《坦斋文集•段氏族谱序》中描绘当时茶陵「州里化为山泽,宗族化为草木,人类且澌灭。」尽管明洪武年间,明朝廷极力推行「以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政策,但直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茶陵人口才恢复到56 563人。战乱前的醴陵,元元贞元年(1925),人口增至4万户而升为中州。战乱后,醴陵仅存二三百户,土著老寨户尚存7姓478人。经过明初官府鼓励移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醴陵人口增至5 152户、31 061人。
据民国33年(1944)《醴陵志》载,醴陵客籍移民后代占总人口的99%,其中元末至明代迁入醴陵的客籍移民后代约占73%。元延祐二年(1315),湘潭人口不下10万户。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围剿陈友谅残部,在湘潭大肆杀戮,全县幸存4 653户、20 053人。对此明初汪辉在《湘潭脱险志》中如此描述:「历朝鼎革,荼毒生灵,唯元明之际最惨。湘潭土著仅存数户,后之人多来自豫章。醴陵与湘潭接壤,故老相传,土著亦仅存十几户,余皆无复存在」。此后,县人多从江西迁入,经200余年休养生息,人口渐繁(据1995年版《湘潭县志》)。
兵燹给湘东地区带来空前劫难。一是人口锐减。民众除被大量屠杀外,幸存者被迫举家外逃避难,湘东地区几成无人之境。二是田地荒芜,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由于人口大都被杀和外逃,田地大量荒废,赣籍移民来攸后,可以随意圈占土地。三是文化遭致大浩劫。由于房庐被毁,人口逃亡,湘东地区的文史资料损失殆尽,唐、宋元时期史料荡然无存。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24-07-22 18:17
回复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杀戮何人所为
元末明初湘东地区的血腥杀戮,究竟何人所为,近十多年来,史志界人士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朱元璋,有的认为是元朝统治者,有的认为是陈友谅,有的认为三者都参与了屠杀,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笔者认为,湘东地区元末明初的血腥屠杀,是元朝统治者、红巾军徐寿辉和陈友谅、朱元璋三股政治军事势力在该地区长期拉锯式战争的结果,而朱元璋是主要的血案制造者。理由如下:
(一)元末明初湘东地区是徐寿辉、陈友谅经营长达13年的根据地。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彭莹玉南方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占据湘东地区。农民起义军进军醴陵、攸县、茶陵、湘潭,4县县志均有记载。二十年(1360),陈友谅称汉帝,直至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遣大将徐达攻占荆湘诸路止,时间长达13年。
(二)在陈、朱争夺战中,湘东地区民众支持了陈友谅。故老相传,陈友谅祖籍茶陵,其祖父和父亲做船水生意,往来于湘江之间,后定居湖北沔阳。起义后,陈友谅在红巾军中势力最大,后又称帝。由于乡土观念,得到茶陵、攸县两县民众支持,当时茶、攸二县运送粮草船只在湘江往来如织。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当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之际,茶陵组织4万余石军粮支援陈友谅。结果陈兵败被杀,4万余石军粮全部被朱元璋截获。鄱阳兵败后,陈友谅部分家眷逃往茶陵,得茶陵人庇护。
(三)朱元璋在统一战争中,受到了湘东地区军民激烈抵抗。《醴陵市志》载:至正二十四年12月,朱元璋遣徐达攻占荆湘诸路,屯兵醴陵。醴陵迭遭刀兵,疬疫流行,人民外出谋生……醴陵作为陈友谅统军元帅指挥所,自然重兵驻守,双方战斗之激烈可想而知。湘潭的情况是:「元末陈友谅部将饶鼎臣率败兵入境,陈之参将易华在境内乌石结寨抵抗朱元璋」,「明初常遇春遣部将饶鼎臣克湘潭,大肆屠杀,全县幸存20 053人」(据湘潭县志)。洪武二年(1369),驻守在茶陵的陈友谅故将饶鼎臣再次反朱,遭到潭州指挥严广的重兵围剿。
湘东地区在朱、陈争夺战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对于一统天下而政治报复心理极强,而又以诛杀功臣心狠手辣著称的朱元璋来说,是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于是遂有湘东地区大屠杀之惨案。对此,攸县石桥傅氏族谱有明确记载。
傅氏攸县始祖是傅大轩,「大轩,字学兴,元皇庆元年(1312)生,顺宗甲戌(1334)授职官山东历越知县,后回籍,因湖北沔阳人陈友谅称帝,鄱阳兵败,谅之家人私逃茶乡。后大明洪武戊申(1368)嗣正统,亲引兵征,累及茶、攸、醴三县,大轩遂避乱隐居本邑池茶峰。迨洪武丙辰(1376)春三月,诏免湖广等省田租,大轩公蒂峰十里,居住石桥而攸族转开。」此一记载,证明湘东地区的大屠杀是朱元璋所为。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24-07-22 18:18
回复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洪武四年(1371),傅大轩在《仙池赋》曰:「假令大明有道,兵刃不加,则平地可居,胡为乎居峰?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胡为乎池欤?」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他隐居池茶峰的原因是因为大明无道,兵刃交加。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24-07-22 18:18
回复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茶陵作为陈友谅的祖籍地,又极力支持过陈友谅,朱元璋更是不愿放过,除了对茶陵人的大肆杀戮,即使是朱元璋巩固了大明政权后,在经济上也不放过茶陵。对此,《茶陵县志》记载:「茶陵自明代初年起,田赋特重,额定岁征大米46 862.9石,比元末加赋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元末至正年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雄。朱定鼎后,怨县民曾运米4万余石接济陈,于是每年按此额课征。」除了经济上的压榨,朱元璋还在茶陵设立军事机构茶陵卫,以军事手段严防茶陵及湘东地区民众的反抗。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楼
2024-07-22 18:19
回复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湘潭易华庙,易华在明太祖实录里是朱元璋平叛的反贼,而在湖南民众的心中,却是为民请命反抗朱明的大英雄。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楼
2024-07-22 18:19
回复
收起回复
天命崇德
至元新格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朱元璋登基祭天诏书里就有易华其人——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 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 惟臣,帝(天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采石水寨蛮子海牙,方山 陆寨陈野先,袁州欧普祥,江州陈友谅,潭州王忠信,新渔邓克明, 龙泉彭时中,荆州姜珏,濠州孙德崖,庐州左君弼,安丰刘福通,赣 州熊天瑞,永新周安,萍乡易华,平江王世明,沅州李胜,苏州张士 诚,庆元方国珍,沂州王宣,益都老保等。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1楼
2024-07-22 18:20
回复
收起回复
阿罗纳尔多
小吧主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反正在明粉眼里图城是异族专利,我带明正义之师。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24-07-23 20:48
回复
收起回复
自信人生三百年
法天启运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不好的事都是清朝干的,要不就是清朝污蔑的,我大明哥哥就是冰清玉洁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24-07-23 22:57
回复
收起回复
Angela冷馨儿
明王出世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朝血洗山东
《徐鲍两姓族谱》:“自大明洪武即位,常遇春将军率花马军平山东道,平而复起者再三,于是赫然斯怒,所过州县无论盗贼良贱,概行诛戮,虽有存焉,然百不一二,是以地广人稀。”
《蓬莱县志》“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
《东泊子村志》:明初,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杀戮甚重。后永乐扫北,又大动干戈。
《烟台市志》:“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杀戮甚重,各县残存土著人为数极微,境内仅存七、八万人,
《常宁县志》:“明时卫在衡州,而所在常宁,其兵悉屯田于常宁者,盖湖南大遭屠戮后,调江西户口安插,时各处安插已遍,唯常宁、贵阳于廿八年遭奉虎满之乱,又屠将半,故有隙地以为屯,且为捍御瑶人之所,此衡郡诸邑皆无而常宁独有之者也”。
《株洲简志》:元明之际,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湖南后,醴陵县土著仅存 18 户。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24-08-24 09:40
回复(1)
收起回复
Angela冷馨儿
明王出世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邵阳市志》:朱元璋便把湖南的百姓看作陈友谅的死党,下令血洗湖南。明军杀至宝庆东乡一带,见一妇人,身上背着一个八岁小孩,手拉一个五岁小孩,正在逃命。问道: “你为什么背大携小呢? ”妇人忙答: “我背上背的是侄子,手里拉的是儿子,因为哥哥死了,嘱咐我好好抚育子。”
《中国修辞史》:他(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时血洗湖南,又在对徐寿辉作战时血洗湖北东部黄冈巴水流域;即位后又大肆杀戮功臣,丞相胡惟庸案杀官史三万多人,大将军蓝玉案又株连一万五千多人,他对全国实行特务统治,设立锦衣卫......
《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時長沙、善化、平江、劉陽各縣亦遭屠殺,至今鄉人言朱元璋血洗湖南,猶震攝屋。
《攸县罗氏族谱》:“元季末,陈友谅据湖南,与朱元璋争雄事败,元璋纵兵屠戮,湘江两岸,人烟几绝,史称朱洪武血洗湖南。其后,当地郡守招四方之民分耕其地。”
明嘉靖刊《湘潭县志》称其屠城后,仅余“潭民七户”。这次屠城使湘潭人口剧减,湘潭城内“土著仅存数户”。
《依湖邓氏族谱》:“吾祖世籍豫章(即江西),丁封易代,迁来血洗,系千钧一发,绵一脉于千秋!”
《叶氏谱》中记载:“洪武屠湘,未先白马之盟,却有红羊之劫,血流漂杵,鬼昼哭,十室一室居人,九室堆骨”。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5楼
2024-08-24 09:41
回复
收起回复
Angela冷馨儿
明王出世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吕氏宗谱》:“洪武血洗,惠公由安仁奉调镇常”。
《周德伟散文存稿·先君事略》:“通叟公标得石砚乡田地数十顷,构屋居之,率子躬耕,并教学县,亦遭屠杀,至今乡人言朱元璋血洗湖南,犹震慑。”
苏州屠杀
《吴中故语》“信国公以城久不破怒,若城下之后,一岁小儿亦当斫为三段。时信国引兵从葑门入,遇城中士女必处以军法。武宁闻之,急使人捧令牌迎信国军,曰:‘杀降者斩。’信国军乃止。”
杨基《白头母吟》“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家有屋,屯军伍,家家有儿遭杀虏。越女能嘲楚女词,吴人半作淮人语。东营放火夜斫门,白日横尸向官路………如今芳草野乌啼,鬼火磷磷日未西”。
杭州屠杀
《南村辍耕录》杭人遭难条:“突至城下,城门闭三月余,各路粮运不通。一城之人,饿死者十六七。军既退,吴淞米航辐辏,借以活,而又大半病疫死”。
昌东屠杀
《纪事录》“戊申年”:二月,攻东昌,坚拒数日。大军四面登梯克之,遂屠戮,纵军掳掠,焚其房舍而去。
怀来县屠杀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6楼
2024-08-24 09:42
回复
收起回复
Angela冷馨儿
明王出世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纪事录》:怀来县有大、小二寨,攻之,土人力战,不克。大军梯登屠之
台州屠杀
刘崧《陶氏三节妇诗》:往年兵入台州府,劫掠州人尽荼苦。陶家一妇偕二女,捐命俱能保真素。
庆阳屠杀
《纪事录》:于五月,达令羽林卫指挥使张焕哨庆阳,元守将张师道埋兵击之,遂退。是月,整兵再攻之,城在山上,坚拒不克。城中水穀俱绝,互相杀食。饲马以松柏屑,人用黄泥细者以人油炸而食之。至八月十五日,达令各卫将士上下穿地道以攻之,城中不觉,师道方力战间,城中地透军出,遂克之。羁其守将,屠其男子,纵掠妇女,擒师道于一百八渡
IP属地: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7楼
2024-08-24 09:42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中国出手反制美国关税
2031630
2
吧友遭Uzi老婆铁拳制裁
1785994
3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1602300
4
甲亢哥香港行节目效果垮掉
1235034
5
韩国人请驻韩美军撑腰反被怼
953732
6
老美自杀式关税把美股干崩了
674675
7
官方发话:皮套论被定性为谣言
525504
8
香港小孩哥还是没有放过梅西
382260
9
网飞鬼泣神人剧情堪比Mujica
368566
10
明日方舟女玩家痛骂M3娘化
311325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