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吧 关注:40,363贴子:242,640

回复:回复 47:对真实生活中stand alone complex现象的观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莫名其妙的蹦上来了.......


IP属地:河南198楼2006-08-12 13:50
回复
    8月3号的发言竟然在在8月12号置了顶.......

    海怪......浮上来了........


    IP属地:河南200楼2006-08-14 00:16
    回复
      有趣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国安局的诸位又要忙碌了。

      看看那些媒体的评论,瞧瞧那些专家们,哈哈。

      http://quanzi.daqi.com/ztnew/204625/5/index.html


      IP属地:河南202楼2006-09-07 16:55
      回复
        关于引发sac的事,本人一没有葵那样帅,二没有外星人那样的后台,还是算了吧.........

        那些专家们唯一中听的话也就是把 闪 和咨询技术的社会学作用串到一起来了。

        至于话题的转移,非人力所能为之,开初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啊


        IP属地:河南206楼2006-09-08 14:00
        回复
          “回212,你在第3部分的回答可否看作从根本上被假象洗脑的结果?”

          谁会这么做?这样的话谁能受益?

          中国不是北韩,中国的咨询长城虽然说离FREEDOM还差很远,但也比那个“光明网”仁慈的多,至少它只是在关键的事件上作文章,而不是从整体上、进行管制和封锁,我们可以接受GOV的论调,也一样可以看到USA的报道,只不过是多留心一下就是了。

          至于全面的洗脑,就必须要控制我所接受的一切咨询,这样才算得上起码的引导和催眠,如上我所举,就是既要控制CCTV,也要管得住BBC,CNN,TVBS,VOA,这种覆盖全球的事业,应该会很麻烦 很麻烦........


          IP属地:河南214楼2006-09-08 19:05
          回复
            全民“发源于受引导个性的整体意识”,可不可以看成是一种对政府制造的“标准人民”的模仿呢?


            IP属地:河南216楼2006-09-09 12:55
            回复
              同意,虽然说两者很难划清界限,就像科学家引导黑猩猩使用工具一样,最会都会被理解为“对于人类行为的模仿”


              IP属地:河南218楼2006-09-09 14:23
              回复
                不是踩在白骨之上,就是变成白骨。

                都差不多


                IP属地:河南220楼2006-09-09 14:40
                回复
                  The term "meme" (IPA: [miːm], not "mem"), coined in 1976 by Richard Dawkins, refers to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one mind to another. Dawkins said, Examples of memes are tunes, catch-phrases, clothes fashions, ways of making pots or of building arches. A meme propagates itself as a unit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alogous in many ways to the gene (the unit of genetic information). Often memes propagate as more-or-less integrated cooperative sets or groups, referred to as memeplexes or meme-complexes.

                  The idea of memes has proved a successful meme in its own right, achieving a degree of penetration into popular culture rare for a scientific theory.

                  Some proponents of memes suggest that memes evolve via natural selection — in a way very similar to Charles Darwin's ideas concerning biological evolution — on the premise that variation, mutation, competition, and "inheritance" influence their replicative success. For example, while one idea may become extinct, other ideas will survive, spread and mutate —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 through modification.

                  Some meme-theorists contend that memes most beneficial to their hosts will not necessarily survive; rather, those memes which replicate the most effectively spread best; which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successful memes might prove detrimental to their hosts.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me

                  meme作为“遗传因子”的话,到是更像我之前在31楼所说的“社会主流意识”

                  “个体的意志是生长在社会的意志这片土地上的,我们从社会获得情报,然后用这些带着社会群体立场的被污染过的情报来建筑灵魂,而所谓没有任何立场,完全客观的情报是不可能存在的,以这个前提进行发展,所谓灵魂的独立也是不完全的,不绝对的,独立也是存在共性的,也就是社会主流意识,这种意识以道德,宗教,法律,习惯等为名义束搏和影响着个人的意志和灵魂,让我们不自觉地做出妥协,在选择时做出系统默认的答案,并付诸于行动,所以说只要能够正确的影响甚至控制社会主流意识,灵魂的可控不无可能。”


                  IP属地:河南223楼2006-09-13 21:45
                  回复
                    我受够了,baidu明显跟我过不去.......

                    我对这套愚民,暴力,野蛮,缺乏专业性的发帖审查system一头青烟了!

                    关于 著作和名誉权的问题 ,baidu大爷就准备吃官司吧!

                    支持“国货”,脑子进水了!


                    IP属地:河南224楼2006-09-13 22:04
                    回复
                      去问BAIDU大人...........


                      IP属地:河南232楼2006-09-20 00:18
                      回复
                        给人一种“人云介云”的感觉,但跟sac好像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哦。

                        归根到底,还是以人类的社会体系为基础的吧


                        IP属地:河南234楼2006-09-20 16:29
                        回复
                          其实,“谣言的传播模式”是一个不错的事例。

                          “河南省交通银行挤兑事件”,可以参考一


                          IP属地:河南236楼2006-09-24 21:48
                          回复
                            很久以前的事了,上个世纪.........

                            有一个大二的小伙(名字记不清了),不知道跟交行有什么过节,在网上发帖子说 河南省交行的行长鲸吞了储蓄系统账面上的余款(数亿人民币)投奔自由世界去了,交行无法兑现,状况不稳,云云。

                            结果这个事情很快就闹大了,而且消息传播的越来越离谱,导致了市民很大规模的恐慌(风传交行即将破产倒闭),造成了大量储户到交行在郑分行疯狂挤兑的事件,联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郑州市资讯化的发展程度,原始的 口耳相传 成了事件扩大最直接的凶手。

                            整个事件大概持续了3个星期,在群众情绪最热烈的那几天,郑州市政府几乎动员了所有的宣传手段及工具,强制调配外地县交行的款项进行支援(独裁政体的政府能量),为了安定情绪,交行各分行统统 一摞一摞像小山 一样准备应对储户的钞票堆在交易柜台内最显眼的地方,向外面黑压压的人群说“不急,我们有的是cash”。

                            至于开头的那位老哥,事后也就人间蒸发了,应该是搬到布满铁窗的屋子里去了吧.......

                            谣言的传播其实就像病毒一样,分裂,变异,扩散,每一次传播都会因宿主的关系而自我修正,最后的样子,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郑州的老乡,还记得“三星事件”吧?


                            IP属地:河南238楼2006-09-26 22:52
                            回复
                              有很多受害人的.........

                              带有时代特色的 金融集资 事件.........


                              IP属地:河南240楼2006-09-27 0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