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儁的父亲载漪,这一脉在清史稿·列传·卷八中的记载如下:
载漪,奕誴第二子。出为瑞郡王奕志后。获罪,夺爵,归宗。语在瑞怀亲王绵忻传。
十年,命以惇亲王子载漪为奕志后,袭贝勒。同治十一年,大婚,命食贝勒全俸。光绪十五年,加郡王衔。十九年九月,授为御前大臣。二十年,进封端郡王。循故事,宜仍旧号;更曰端者,述旨误,遂因之。载漪福晋,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二十四年,太后复训政。二十五年正月,赐载漪子溥儁头品顶带。十二月,上承太后命,溥儁入为穆宗后,号“大阿哥”,命在弘德殿读书,以承恩公尚书崇绮、大学士徐桐为之傅。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礼,以溥儁代。都下流言将下诏禅位,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劻以各国公使有异同,谏止。
二十六年,义和拳乱起,载漪笃信之,以为义民,乱遂炽。五月,命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义和拳击杀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复及德国使臣克林德,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八月,诸国联军自天津逼京师,上奉太后出狩,载漪及溥儁皆从。次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未逾月罢。命奕劻与大学士李鸿章议和,诸国目载漪为首祸。十二月,夺爵,戍新疆。二十七年十月,上奉太后还京师。次开封,谕:“载漪纵义和拳,获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储位,废‘大阿哥’名号。”赐公衔俸,归宗。
二十八年六月,别以醇贤亲王奕譞子镇国公载洵为奕志后,袭贝勒。宣统间,为海军部尚书。改海军部大臣,加郡王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