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中央当官(秘阁校理)的范仲淹,因为临朝听政的刘太后有“请天子率百官献寿于庭”的企图,便上书极力反对,并且“奏疏请皇太后还政”。此举除了让范仲淹成为当时的流量大V外,还让他被中央政府封杀,不得不自己“乞补外”贬黜到河中府做通判(相当于山西永济市市委书记)。纵使是个道德完人,范仲淹内心也并非毫无波澜,再给晏殊的信件中他如此吐槽:“小臣昧死力言,大臣未能力救。苟诚为今日之事,未量后代之患,岂小臣之狂言,大臣之未思也?”翻译过来就是说当朝宰相(吕夷简)不帮忙、不给力。鉴于当时吕夷简是独相状态,范仲淹的外黜在程序上他肯定有过经手,两人自此结下“梁子”。明道二年(1033)的废后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与宋仁宗亲政后的逆反心理有关。早在仁宗十五岁成婚时,年轻的皇帝情窦初开,早恋的对象则是王蒙正的女儿。据说此女“姿色冠世”,但是刘太后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硬让仁宗娶了后来的郭皇后。等到刘太后离世,仁宗逐渐开始“释放天性”,后宫美人竞相得宠,郭后在后宫教育“姐妹”们“做人”时误扇仁宗耳光,这导致了仁宗因“初恋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