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原西部古人群与高原外人群的互动过程
虽然距今2300年左右,中亚相关成分开始影响部分阿里人群,但中亚成分在这些人群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低(仅占小于5%的比例)。这些结果一方面为高原古人群与临近新疆地区、中亚及南亚古人群的文化互动提供了遗传学证据,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这样跨高原的文化互动其伴随的人群迁徙和混合较为有限。
距今2000年开始,南亚相关遗传成分也影响了阿里地区。有趣的是,影响阿里地区古人群的南亚相关遗传成分,来自于定居在中亚地区的混合人群。
这一人群在遗传上携带中亚及南亚人群相关遗传成分,但在文化上具有典型的南亚文化的因素。
此前研究认为他们是南亚印度河流域文明迁徙至中亚地区定居的移民。这是首次发现南亚人群相关遗传成分影响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古人群,为探究高原古人群与印度河流域文明相关古人群的互动提供了线索。
公元9世纪,随着吐蕃政权衰微,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地区建立了古格政权,直到公元17世纪,古格王国覆灭。作为吐蕃世系的延续,古格王朝人群是了解吐蕃末代人群的遗传特征的重要窗口。本项目于古格王朝遗址中采集的一例古人类样本,显示出了受到中亚人群影响的信号,且基因组中中亚成分比例高达31%(图2)。这一混合事件估计发生时间在公元1353年左右,恰好处于古格王朝繁盛的时期。这项新发现表明,除了历史记录中与南亚王国的联系,古格王朝还与中亚王国人群发生过人群交流与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