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观吧 关注:2,990贴子:506,848
  • 3回复贴,共1

解读《交趾怀古》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谜底:麒麟
影射人物:宝玉



IP属地:广西1楼2024-05-24 16:06回复
    中华文化艺术是讲究外形美感的,例如“琴瑟琵琶”“魑魅魍魉”都体现了工整美,但是曹雪芹却在这首诗的开头就用了不工整的词组——“铜铸金镛”,三个字同偏旁,一个字就是作为它们的偏旁的字。曹雪芹文笔非凡,自然会知道,只有四个字同偏旁才能体现工整美,可是他还是要用不工整的词组,让人看了恨不得帮忙改一改,一定大有深意。试想,这首诗其实是谜语,那么,这也许是曹雪芹在暗示读者:先把这个词组改得工整才能猜谜语。那么应该怎样改呢?“镛”指的是大钟,这里并没有强调大小,而是泛指钟,“钟镛”一词可以泛指钟,古代钟和镛是两种形似但也有区别的乐器,合用就起到泛指的作用。所以,“铜铸金镛”改成“铜铸钟镛”可以既不失原意又体现工整美。而“钟镛”一词双双去掉偏旁,可以成为另一个同音词“中庸”,《中庸》一书是孔伋十六岁所写,所以,“铜铸钟镛”其实是谐音“童著《中庸》”,《中庸》一书可规范人的思想行动,起到振纪纲的作用,所以才会说“童著《中庸》振纪纲”。中庸虽是孔伋所著,但最早已由其祖父孔子提出,所以从中庸又可联系到孔子。说起孔子,笔者想到了颇为神奇的地方:他的一生都与麒麟密切相关,遇麟而生,获麟绝笔,遇麟而死。所以,第一句可以由一个字的改动,一步步联系上麒麟,这样一来,麒麟就可能是此诗谜的谜底。只要后面三句符合,我们就可确定谜底就是麒麟了。再来看第二句,“声传海外播戎羌”,意思是说此物的名声能从中国传到外国,再看麒麟,果然,不仅中国钟爱麒麟,外国人也把麒麟视为至宝,甚至还有过外国人把长颈鹿当成麒麟献给中国的故事呢!巧的是,这个故事的外国正好是交趾,与题目《交趾怀古》也能对应。同时,“交趾”也可以别解:要找答案就交给这个“趾”字,我们把目光投向《诗经》,发现有“趾”字的题目只有一个《麟趾》,这就再次联系上了麒麟。后两句,对马援的骁勇善战和张良的锦囊妙计虽然表示肯定,但还是觉得最值得器重的是麒麟,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至高至美,至祥至瑞,最终定以仁德感天下,化干戈为玉帛,比起马援的勇和张良的谋,可谓不战而胜。


    IP属地:广西2楼2024-05-24 16:08
    回复
      这首诗影射的是宝玉。
      “铜铸金镛振纪纲”,宝玉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这样的家庭规矩森严,所以,他这个向往自由的人偏偏被严明的纪纲束缚。“声传海外播戎羌”是说,宝玉由于衔玉而生,与众不同,所以名声传得很远,这不,连周瑞的女婿冷子兴都知道了,还告诉了别人,这样下去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戎羌】在这里除了本意,也可以通过谐音别解:蓉蔷——即宝玉的两个侄子贾蓉和贾蔷,所以【播戎羌】暗示长房长孙贾蓉和颇受溺爱的贾蔷都不如宝玉。宝玉虽然衔玉而生,俊秀聪明,但娇生惯养的他是无能的,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诗的后两句通过夸马援的勇、张良的谋,反衬宝玉的无能。


      IP属地:广西3楼2024-05-24 16:09
      回复
        把宝玉比作麒麟,并非无中生有:第一,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被比作凤凰儿,而凤凰和麒麟均是虚构的象征祥瑞的动物,再者备受宠爱的男孩可以被称为“麒麟儿”,所以凤凰儿和麒麟儿是相通的;第二,宝玉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并没有恃宠而骄,相反对女孩子们都很友善,就连对鄙俗阴险的弟弟贾环都很宽容,正像麒麟的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第三,好巧不巧,宝玉偏偏得到了一只象征性的金麒麟。
        但是,宝玉一个不小心把麒麟弄丢了。如果这里的麒麟确实比喻富贵时的宝玉,那么麒麟丢失的喻意很明显:那个锦衣玉食的宝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宝玉!


        IP属地:广西4楼2024-05-24 1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