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难全面认识一个人,因为我们现代人社交会先快速下个定义,也就是第一印象,是要贴一个刻板的标签。他给我的印象好,那么他就是好人;印象不好就是坏人。心理学上叫光轮效应。
为什么会这样?城市化带来旧有家庭的崩塌瓦解,人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脱离了相对稳定的社交环境,进入每天都和不同人打交道的大城市里面,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维持那种稳定的关系,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减少深入认识人的时间成本,不得不说贴标签是个很有用方式。经济效益很高,但是人文关怀上来看要批判:现在面试要刷学历的现象屡见不鲜,学历低的人能力不一定弱,学历高的人能力不一定强。造成企业筛选学历的现象反映了企业对学历高低的刻板印象。
但古代有没有这种刻板印象呢?也是有的,比如只允许贵族当官,平民能不能当官呢?很难。先秦时期秦国为什么能在制度上领先所有中原国家,是因为它让底层人有很多的上升空间,人民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从浩瀚的人类历史中来看,刻板印象并不是只在现代出现,它是人性的一部分。只是在现代得到了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