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0日漏签0天
老三国吧 关注:806贴子:11,1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 123回复贴,共9页
  • ,跳到 页  
<<返回老三国吧
>0< 加载中...

回复:陈辽《〈三国演义〉80集电视连续剧趣谈》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十八集:孙策因何杀于吉?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趣谈之十八
道教于东汉末年创立。由于战乱,民众受难,但又找不到出路,因而信仰道教者日多。黄巾起义,张角、张良、张宝兄弟三人,打的就是道教的旗号。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道教仍在民间流行。特别是在江东,道教势力尤甚。《三国演义》里写孙策杀死道人于吉,但未点明孙策为何非杀于吉不可。电视剧则画龙点睛地作了点明。
袁绍遣使结好孙策。文武百官设宴为孙策箭创康复贺喜。楼下忽然传来鼓乐声。孙策问话,却无人回答,众官纷纷交头接耳,嘀咕什么;尔后,有人离座,走到窗前,探头朝外张望。孙策又大声问一句:"我在问诸位!"一些官员猛然醒悟,朝孙策陪笑,却不知刚才孙策都说了些什么。在座文武中有人借故下楼而去。孙策发怒:"为何下楼?"张昭回答:"今有于神仙,从楼下过,诸将欲往拜之。"孙策起身凭栏观望,见一道人,身披鹤髦,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孙策怒问:"是何妖人,快与我擒来!"张昭:"此人姓于,名吉,往来吴会,救人万疾,无有不验,世人称为神仙。"众文武:"不可得罪,不可得罪。"从这些镜头、画面中,可见道教和于道人的影响。孙策愈怒:"速速擒来,违令者斩!"不一时,外面大乱。凭窗望出去,只见大队兵士冲出人群,将于吉拖走。满街百姓,皆跪地不住叩头求告,哭喊之声震天动地。不一会儿,一个军士上楼报告:"妖道已斩!"几个文官武将闻声,竟瘫倒在地上。孙策恨得咬牙,冲过去,一把将一个军官拖起来,还未开口,箭毒复发,只觉天旋地转,身子缓缓倒下。一群士兵忙冲上去扶住。一股鲜血从孙策嘴里喷出,他不住的喃喃道:"妖道蛊惑人心,亡也!亡也……"说着,昏迷过去。
其后,吴太夫人批评他不该杀于吉,"你杀了他,眼前便要降祸于你!"孙策惨然一笑说:"母亲该知孩儿心思,大业未成,江山未定,出此妖人,乱人之心,弄得文臣震服,武将破胆,兵士皆有畏惧之色,如此下去,孩儿一番大志,何时得以实现,这等妖人怎可不除?"道明了他杀死道人于吉的本意。原来,孙策杀于吉,为的是争夺对臣民的思想控制权和影响权。这一点睛之笔,恰到好处。
校理之七 《三国演义》第六回:“时号‘江夏八俊’。”应为“时号‘八友’。”据《三国志·魏书·刘表传》注引《汉末名士录》。此八人既非江夏人,又未聚集江夏。


2025-05-10 11:46:09
广告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十九集:荀彧:官渡之战中的一个不出场的要人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趣谈之十九
袁绍、曹操在官渡大战。袁军逼近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兵士下视曹军寨中放箭,日夜袭扰,取得了战术性的胜利。这时曹操对是否与袁绍在官渡决战,发生了动摇。他对谋士刘晔说:"官渡相持已有月余,虽说互有胜负,然而袁绍毕竟兵多粮足。一战下来,我这里只有死伤者去,却无兵马粮草续来。如此下去,军心必散。如今许都空虚,倘若袁绍分兵攻击许都,我腹背受敌,又何以拒敌?既然急战不胜,莫如——早退。以便整备军马,日后再作一击!"曹操的考虑不能说不对。其后许攸向袁绍献计,就是分兵袭击许都。在此重要时刻,带来了荀彧的来信。
在电视剧里出现了荀彧的画外音:"袁绍悉聚众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我军虽少,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放下信件,权衡利害,迅速作出决断:"有理,此机断不可失!"作出了与袁绍在官渡决战的决策。
此时,刘晔又献上了"霹雳车"的图形,曹操迅速下令,按图制出霹雳车。一架架霹雳车向袁军发射。曹兵挥刀砍断索缆,被压弯的竹排将无数大石块向土山抛射出去。战鼓不停地响着,一阵阵石块如雨自天而降,土山上传来惨叫哀号之声。一块块巨石正砸在一座土山上,将土山云梯上的袁军顿时砸得四下逃窜。曹操反过来在战术上取得了胜利。
没有荀彧这个官渡之战中的不出场的要人,曹操是不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的。电视剧对此强调,再次显示了编导们的思想艺术水平。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十集:许攸,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趣谈之二十
官渡之战,基本上决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大局。因此,历史家都对袁、曹官渡之战极为重视。《三国演义》也化了较多篇描写官渡之战。电视剧的编导们看出,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是许攸,因此着力在这一人物身上做文章。
当时,袁绍大军七十万,曹操大军七万相持在官渡,兵力之比为十比一。优势在袁绍方面。特别是曹操粮草告竭,曹操密信给荀彧,要他在许都尽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不料,送信人被袁军活捉,密信落入谋士许攸手中。许攸立即带信禀告袁绍,报告这一好消息,提出建议:"曹操屯兵官渡,与我军相持已久,许昌定然空虚,若分一军星夜奔袭许昌,则许昌可夺,曹操可擒也。"袁绍问道:"何以见得?"许攸:"今曹操粮草已尽,正是可乘之机,兵分两路击之,大局一战可定。"袁绍又问:"如何知道曹操粮草已尽?"许攸答称:"巡哨兵已捉到曹营细作,该人携有曹操密信,往许昌催粮。"他得意地从怀中掏出信呈与袁绍。袁绍看完信,先是高兴,但看见许攸得意的神情时,却又将信扔在案上,许攸不解地望着袁绍,袁绍:"曹操诡计多端,此信恐是诱兵之计。"最后,好谋而无断的袁绍,不仅不采纳许攸的计谋,相反,听信审配的小报告,将许攸赶走:"本应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左右,推出去,今后不许来见!"心高志大的许攸受不了这个窝囊气,连夜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南阳许攸来投,身着内衣,光着脚跑出帐门,见许攸后弯腰施礼,搓手摇头哈哈笑着拉许攸进帐。许攸向曹操献计:"袁绍七十万大军粮食辎重,尽屯于乌巢,此乃袁绍要害之地。"曹操提出问题:"如此重要所在,袁绍必设重兵把守,恐轻易不能攻取。"许攸笑了起来:"我说三日之内可破袁绍,便是指此而言。乌巢如此重要,袁绍却视同儿戏,派淳于琼领兵防守。那淳于琼嗜酒无度,袁绍岂不是将乌巢拱手让与明公!"这一情报与曹操掌握的符合。曹操冲许攸三拜,尔后连声大喊:"我将亲自前往乌巢劫粮!"兵贵神速,曹操迅速亲自率军烧了乌巢之粮,从而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电视剧抓住许攸这个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来写官渡之战,自然举重若轻了。
校理之八 《三国演义》第十回:“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应是“朝廷加曹操为兖州牧”。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5-10 11:40:09
广告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十一集:郭嘉:曹操统一北方的功臣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第二十一集
官渡之战,曹操歼灭袁绍的主力,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大局,但毕竟冀州、幽州、并州还在袁绍的子、婿手中。北方并未统一。曹操当时急攻冀州不下。这时,谋士郭嘉进计:"丞相,去岁因袁绍废长立幼而引起袁谭、袁尚兄弟之争,互动干戈。眼下之事,我攻之急,则二袁相救,攻之缓,则二袁必相争。丞相……"长于纳善的曹操听了对郭嘉说:"奉孝,尽管说下去。"郭嘉:"以我愚见,此刻莫如先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间之剧变;然后趁势击之,可事半而功倍。"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撤走了军队。
果然,曹军一退,袁谭、袁尚兄弟即恶斗起来。曹操回军,乘势夺了冀州。袁谭被曹洪杀死。不久,曹操又挥师北上,夺取了幽、并二州。袁尚、袁熙会合蹋顿进攻曹操失败,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此时,郭嘉不幸因病死去,临终前,他留下遗书给曹操:"今闻袁尚、袁熙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又接受了郭嘉的意见,按兵不动。没多久,辽东公孙康送袁尚、袁熙首级至。至此,中国北方被曹操统一了。
正因为郭嘉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功臣,所以电视剧对郭嘉的这两条妙计,都着力加以描叙。郭嘉死后,电视剧写曹操为郭嘉守灵,目光专一。回顾众官,悲痛地说:"诸君年龄,皆与孤相当,惟奉孝最少,我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我心肠崩裂!"众人闻言俱流下泪来。曹操回身,再燃心香一枝,大哭道:"奉孝死,乃天丧我也!"曹操如此悼念郭嘉,是有道理的,因为郭嘉的识见的确高出众谋士一头。电视剧在《统一北方》中看重表现郭嘉,深得《三国演义》作者之心。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十二集:是命途多蹇,还是未得奇才?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趣谈之二十二
在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认为能够得上英雄之称的,只有刘备和他自己。但是,刘备自讨伐黄巾后,多年未成气候。好不容易权领徐州州事,但徐州又被吕布夺去。其后,他依附曹操,依附袁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到了刘表那里,刘表只让他当个新野县令。刘表的部下蔡瑁仍不相容,设计谋害刘备。刘备跃马过檀溪,方逃脱此祸,到了司马德徽道号"水镜先生"的庄上。但直到此时,刘备对他的前半生之何以未能成功仍未反思过。
刘备与水镜见面后,水镜问道:"明公何来?"刘备诡称:"偶尔经由此地,因小童相指,得拜尊颜,实乃万幸!"水镜说:"公必是逃难至此。"刘备叹气说:"实不相瞒,我代刘荆州赴襄阳之会,蔡瑁意欲加害,是我借故逃席而出,路过至此。"
这时,水镜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读 tuo<拓>)不偶耶?"刘备归之于:"只因命途多蹇,以至于此。"水镜则一言点明:"不然。实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也。"刘备起初不接受这一看法:"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张、赵云,竭忠相辅,颇赖其力。"水镜指出:"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人善用之。孙乾、糜竺、简雍等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刘备推说:"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无奈未遇其人。"水镜又说:"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刘备这时才认识到自己的失误所在,连忙请问:"备愚昧不识,愿赐指教。"水镜接着告诉他:"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刘备急着问:"奇才安在,备欲往一求。"水镜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又急着追问:"先生赐教,卧龙、凤雏,何人也?"但水镜就是不告诉他,卧龙、凤雏究竟是谁。
电视剧专门有一集《跃马檀溪》,向观众提出和回答了刘备"何故至今落魄不偶"的问题。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十三集:写徐庶即是写诸葛亮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趣谈之二十三
刘备从水镜先生嘴里得知卧龙、凤雏其人后,渴望与卧龙、凤雏见面。但是水镜先生只说"好,好!"却并没有告诉刘备"卧龙、凤雏"是谁,家在何处,而是请刘备自去寻访。
刘备回县,见有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大大咧咧行于道中,一路唱着:"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刘备以为此人莫非就是"卧龙、凤雏"?即把他请回县衙,方知此人名单福(徐庶化名),随即拜他为军师。
单福确实身手不凡,指挥关、张、赵云击败曹操来犯军队,杀死吕旷、吕翔。曹仁布下八门金锁阵,他细观此阵,发现"其间尚有松动处,一在东南,一在正西,衔接不密,便是破绽",因命赵云"从东南角'生门'突入,往正西'景门'杀出",破了八门金锁阵。刘备盛赞单福:"军师真奇人也!"认为他是水镜先生所说的奇才了。
其后,单福又指挥关、张、赵云歼灭曹仁、李典大军,夺下樊城。庆功时,刘备万般感慨地望着单福:"备有军师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不料,程昱设计,由程昱冒充徐庶母亲的笔迹,伪造书信,要徐庶立即来许都营救她。徐庶不辩真伪,决定去曹操处救母。临别前才告知刘备,他本名徐庶,因为逃难,更名单福,"老母手书来唤,庶不能不去"。宽仁大度的刘备,并不扣留徐庶,而是同意他去许都。刘备设宴相送。
徐庶已走,只听一阵马蹄声,忽见徐庶又转回来。刘备大喜,高喊:"元直复回,莫非无意去许都?"徐庶秉告:"非也。我因心乱如麻,忘却一件大事。此间有一奇士,住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相助?"刘备问他:"此人比先生才德如何?"徐庶说:"以我比之,犹如驽马比麒麟,寒鸦比鸾风。此人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之奇才也!"刘备惊喜:"莫非就是卧龙、凤雏乎:"徐庶答道:"凤雏乃襄阳庞统也,卧龙正是诸葛孔明!"由此揭开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序幕。
电视剧在《走马荐诸葛》这一集里,全力描写徐庶。其实写徐庶即是写诸葛亮。徐庶的才学韬略已经如此,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也就可想而知了。
校理之九 《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嵩:"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应为"便与子曹德……",据《三国志·魏书·武帝志》注引《世语》,曹德系曹操之弟,而非曹嵩之弟。


2025-05-10 11:34:09
广告
  • 溪月南歌子
  • 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23回复贴,共9页
  • ,跳到 页  
<<返回老三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