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吧 关注:8,025贴子:161,533

回复:晋宫抉 作者:戚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挑三拣四,你啊,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吧。不跟你说了,我要到官署处理要务去了。”
蒜子扮了个鬼脸,朝正准备跨出大门的父亲喊道:“嫁不出去最好,陪你俩一起变老。”
没多久,一个出人意料的喜讯从天而降。琅琊王府派人来提亲了,说是皇上的旨意,来下聘褚蒜子。琅琊王司马岳是皇上唯一的亲弟弟,又是皇上钦赐的婚事。
褚裒不敢怠慢,征求女儿意见。蒜子也听说了琅琊王这人,只是素未谋面。据旁人反映,琅琊王在皇族里属于佼佼者,各方面素质都不错。
“全凭父亲做主。”蒜子向父亲表了态。
在风景秀丽的玄武湖西南角广莫门附近,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茵茵的街巷。在这条街巷之中,坐落着一座王府,那就是琅琊王府。蒜子和琅琊王的大喜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6楼2024-07-01 07:38
回复
    褚裒特地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女史箴》,作为女儿的嫁妆之一,这是西晋司徒张华所著的手抄本,集合了历代贤女的事迹。蒜子翻开一看,里面写着,“静恭自思,荣显所期”,意思是女子若想尊贵,必须要“慎独”。“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专宠必生傲慢。蒜子明白父亲的用意,身入王府,要谨言慎行,谦恭礼让,中规中矩。
    红装绵延几里,路上铺洒着数不尽的玫瑰花,就连满城的树上都系着无数条红绸带,马车、辇车从街头排到街尾,井然有序,路旁皆是维持秩序的御林军。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比肩继踵,个个皆伸头探脑去观望这百年难见的皇家婚礼。
    琅琊王府内堂洞房的西北角安放龙凤喜床,喜床上铺着厚实的红缎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床上用品有明黄缎和朱红彩缎的喜被、喜枕,其图案优美,绣工精细,富贵无比。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24-07-01 07:38
    回复
      婚礼结束后,司马岳抽出先前藏在靴鞋中的红纸裹着的筷子。他踌躇了一下,手微微地抖着,有点紧张。他鼓起勇气,把新娘头上那张盖头帕一挑,一阵粉香往他的鼻端扑来,只见新娘子羞涩地看向自己。四目相对,两人都惊呆了,几乎是异口同声:“兴皇寺!是你?”
      世间还有这样的缘分!两张炽热的嘴唇顿时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这是咸康五年(339年)冬天的事情,就在褚蒜子开始蜜月之旅时,朝廷又发生一件大事。庾亮趁王导去世的机会再次上疏,准备迁镇襄阳。当时正碰上敌人进犯邾城,因为庾亮指挥有误,低估了敌军的实力,导致北伐惨败,他的亲信毛宝败退,投水而死。
      争强好胜的庾亮终于尝到了人生最后的苦头。他因此忧愤成疾,在家休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8楼2024-07-01 20:10
      回复
        新年将至,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此起彼伏。除夕夜那天,庾亮已经全身疲软,一点精神都没有,更没有力气坐起来跟家人吃团圆饭,一起宴饮守岁、欢乐待晓了。不过,他的大脑还是清醒的。
        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论条件,他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属于风流名士和儒学人士都喜欢的角色;论水平,在东宫侍讲时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大多都被人们称许。当时晋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乱世,把《韩非子》赐给太子司马绍,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该多留心这些东西,司马绍对此也很赞同。晋元帝让庾亮前去拜访王敦商讨国事,王敦与庾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靠近庾亮,之后感叹道:“庾元规的贤能,远远超过了裴頠呀。”
        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人,却做不成事,甚至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他这辈子喜欢跟人斗,跟皇亲国戚斗,跟地方势力斗,跟权臣重臣斗,跟门阀世家斗。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9楼2024-07-01 20:10
        回复
          跟司马皇族斗,他以谋逆的名义杀害了朝廷皇族中的元老司马宗,天下都认为庾亮是在铲除宗室。晋成帝听后,哭泣着说,舅父说他人是叛贼,就轻易地杀害他。如果别人说舅父是叛贼,那该怎么办?
          跟苏峻斗,让晋成帝成了笼中之鸟,让亲妹妹香消玉殒,让建康城化为一片废墟,还差点让晋王朝覆灭。
          跟王导斗,政治智慧不如人,宅心仁厚不如人,唉,不堪一提。
          庾亮长长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余日无多了。难不成自己真是个孤独的英雄,知音难觅?难不成自己应了那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想到这儿,他不禁想打个寒战,但是一点力气也没有。罢罢罢,不想了,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等所有的事情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庾亮累了,就长长地睡了过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0楼2024-07-07 06:03
          回复
            次日,咸康六年(340年)正月初一,就在建康文武百官、坊间市民迎接新年的时候,朝廷得知庾亮去世了,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尉,谥号文康。
            从咸康五年七月至咸康六年一月的半年间,东晋第一代政治家、重臣王导、郗鉴和庾亮相继去世,此前陶侃和温峤已先走一步。倾轧始告结束。生命不息,斗争不止,这就是古代的政治。不过,新的一轮政治斗争又将开始。
            郗鉴、王导和庾亮都为自己培养了接班人。
            太尉郗鉴病重期间,上疏乞求卸职,并认为太常蔡谟平简贞正,是时望所归,建议朝廷任命他出任都督及徐州刺史。不久,郗鉴去世,朝廷当即任命蔡谟接替郗鉴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以及扬州的晋陵、豫州的沛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授予假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1楼2024-07-07 06:03
            回复
              王导的接班人是吏部尚书何充,这是一个身份特殊的人。他是王导的外甥,妻子曹夫人姐姐的儿子;何充的妻子是庾亮的妹妹,因为庾亮另一个妹妹是庾文君皇后,所以他和王导、庾亮、皇帝都是亲戚。何充看起来左右逢源,但内心和王导走得更近。他年轻时去拜访王导,王导手拿麈尾指着床,让他过来和自己同坐:“这是你的座位。”王导修补扬州的官舍,回头对何充说:“我这是为你修的。”
              当然王导更看重的不是何充的身份,而是他不惧权贵的刚烈性格。王敦的兄弟王含做过庐江太守,贪污骄横,名声败坏。王敦脸皮厚,当着众人说:“家兄做官,正直清廉,庐江的人都竖大拇指。”何充当时任王敦秘书,正色说:“我就是庐江人,听到的和大将军说的不一样。”王敦被噎得说不出话。旁人都替何充担心,他却脸色不变。
              庾亮则推荐了他的弟弟庾冰和庾翼。他要把庾家做大做强,把门阀世家发扬光大,他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几个弟弟推荐给皇帝。庾亮死后,庾冰接任朝廷大权臣的职务,庾翼则把持东晋最重要的外镇官员荆州刺史一职。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2楼2024-07-07 06:03
              回复
                三人去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都录尚书事,两个人都是丞相。
                何充、蔡谟、庾冰和庾翼四人都是名士,在魏晋南北朝,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这个时代的字典中绝没有“超级模仿秀”这个词,只有“秀出你自己”。
                所以不论是巍峨在庙堂之上的名士,还是蜷缩在寒屋之内的小人物,都可能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流传千古,他们都是怎么秀出自己的呢?又一轮精彩绝伦的宫廷大戏即将拉开序幕,而这个见证人正是褚蒜子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3楼2024-07-07 06:04
                回复
                  11章 谢家乌衣巷
                  这天中午时分,蒜子接到褚裒的口信,说蒜子的舅父、历阳太守谢尚要在家里请客祝贺褚蒜子的新婚。于是稍做梳理就偕同夫君、琅琊王司马岳,随褚裒夫妇出发了。
                  路不太远,舅父谢尚府邸就在秦淮河朱雀桥边上的乌衣巷。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由东向西横贯建康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河北面是夫子庙,建于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建立学宫,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蔚然壮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4楼2024-07-11 06:56
                  回复
                    河南畔就是乌衣巷,住有权倾朝野的大臣宅邸王家和谢家。作为贵族士大夫的集居地,高门大宅,宝马香车,更是一副热闹繁华的景象,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白天画檐若云,晚上灯花如雨。
                    蒜子的外公、豫章太守谢鲲成为乌衣巷里谢家的第一代主人。在永嘉南渡过程中,谢鲲一搬再搬,最后选定在这里安家。但天不假年,蒜子出生那年,他就去世了。
                    谢尚和一位红衣女子早早在门口等候,见司马岳一行人到来,谢尚马上行大礼,口称:“臣等见过琅琊王。”
                    “舅父,家里不必行此大礼。”司马岳忙上前搀扶。
                    谢尚起身后对褚裒夫妇说:“妹妹、妹夫,为兄在此恭喜了!早该宴请你们,无奈公务缠身,直至今日才有空得以一叙。”
                    谢尚又上前拍了拍司马岳的肩膀,转头笑着对蒜子说,“我们也攀上皇亲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5楼2024-07-11 06:56
                    回复
                      “蒜子,快来见过你的宋姨。”谢尚指着旁边的红衣女子,一位肌肤娇嫩、神态悠闲、美目流盼、桃腮带笑的女子。蒜子知道她是舅父的最爱,著名的歌姬宋袆。她曾师从石崇爱妓绿珠,有国色,善吹笛。
                      进府后,褚裒发现除了妻舅谢尚一家,还有谢尚的叔叔谢裒,谢尚的堂兄弟谢据、谢万、谢石等。
                      “下官拜见谢大人!”褚裒连忙到谢裒面前行礼。
                      谢裒是三朝元老,是个持重的人,在晋元帝时他就是吏部尚书。
                      “今天是家事,你我亲戚,无须客套!”谢裒忙还礼。
                      “姐姐,我来迟了。”说话间,从内室跑出一位水灵灵的小姑娘,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原来是谢尚堂弟谢奕的女儿谢道韫。按辈分排起来是蒜子的表妹。
                      “听说姐姐来,我也打扮打扮。”谢道韫有些害羞地对蒜子道。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6楼2024-07-11 06:57
                      回复
                        “在治政上,他一点也不输于他人,曾强烈反对王敦起兵反叛,在王敦占据石头城后,他又劝谏王敦要主动跟皇帝和好,建议王敦任用素有名望的周顗、戴渊,以安众心。”
                        如此有才华的长辈,让褚蒜子心潮澎湃,她暗道:“难怪谢安叔父说,他如果遇到竹林七贤,一定会互挽手臂,一同走入山林。”
                        谢尚擅长音乐,广通多种技艺。说着说着,他借几分酒兴,举杯吟诵道:“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朱发艳歌,玉指弄娇弦。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太美了!”司马岳拍手叫好,“舅父,你的舞蹈也是一流的,久未见你跳鸲鹆舞了,能否让我们再睹舞姿?”
                        “好啊,我来助助兴,请你的宋姨吹笛伴奏。”谢尚欣然道。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24-07-12 22:31
                        回复
                          鹆舞因舞者模拟鸲鹆(鸟名,俗称“八哥”)动作而得名。谢尚曾在司徒王导及宾客座前著衣帻而舞,俯仰屈伸,旁若无人,宾客为之拊掌击节,那次表演让他一举成名。
                          只见谢尚“正色洋洋,若欲飞翔。避席俯伛,抠衣颉颃。宛修襟而乍疑雌伏,赴繁节而忽若鹰扬”,舞姿矫健,气势奔放,尽显昂扬奋发的鸿鹄之志。
                          大家看得如痴如醉,舞毕,无不交口称赞。
                          褚裒也惊叹不已:难怪王导大人在世的时候,就很欣赏他的舞蹈。
                          正当一家人开怀畅饮时,家人来报,有位叫桓温桓元子的客人求见。
                          “元子?”
                          “姐夫?”
                          谢尚和司马岳几乎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
                          “仁祖(谢尚的字)兄,不用出迎,我自己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来人脸上有几颗星印,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姿貌伟岸,风度不凡,穿着宽大的风衣,带着疾风进来了。
                          桓温一进门,褚裒就感到气场不凡。你道这桓温是何人?他是苏峻之乱为国捐躯的宣城内史桓彝长子,论辈分他比谢尚、褚裒小一辈,年纪也稍小。
                          “哦,琅琊王爷也在啊,见过王爷。”
                          “今天是家宴,元子兄你来得正好,快坐下来,一起恭喜王爷的喜事。”谢尚上前迎道。
                          “啊,真是择日不如撞日,这次被我撞上了,下次我专程邀请你们到我家做客,可要赏脸哟。”
                          “姐夫见外了,你一旦邀请,我一定赴宴。”蒜子回答。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24-07-12 22:32
                          回复
                            蒜子听司马岳介绍过桓温,但并不熟悉。桓温在十五岁时,因父亲死于小人之手,他枕戈泣血,立誓要报仇雪恨,重振家业;十九岁,桓温假扮吊客,混入仇人丧礼,手刃其三子,以此扬名天下,后又娶了司马岳一母同胞的姐姐南康公主,成了驸马爷。作为政坛新星,他步入仕途后一路官运亨通,咸康元年(335年),才二十出头的他出任琅琊内史(相当于太守)。
                            “元子兄孝道过人,感人至深,谢某十分钦佩!”
                            “哪里,仁祖兄的孝心才是我仰慕的楷模。”谢尚七岁时兄长去世,他哀恸的感情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十五岁时,父亲在豫章任上病逝。时任丹阳尹的温峤前来吊唁,谢尚虽悲恸欲绝,但依然擦干眼泪,与温峤冷静作答,举止有异常人。
                            “跟你相比,我差得远哩。”
                            “那些都是陈年往事,不值一提。不过今天重新讲讲也无妨,哈哈。”
                            “今日元子兄为何事而来啊?”谢尚问道。
                            “就恭喜琅琊王爷和蒜子小姐而来啊!”
                            “不说实话?”
                            “唉,什么都瞒不了你老兄,想请兄台帮我跟庾翼大人美言美言?”
                            桓温知道,谢尚跟庾亮的弟弟、安西将军庾翼交往很深,庾翼镇守在武昌,谢尚多次前往庾翼驻守处商议军务。他曾与庾翼一起练习射箭,庾翼说:“你如果射中箭靶,我就将我的鼓吹赠送给你。”谢尚应声拉弓,箭中靶心,庾翼当即将他的鼓吹送给了谢尚。
                            “好说!”谢尚不假思索,满口答应,“不过得有个条件,你得先满饮此杯,还得跟我清谈一番!”
                            “清谈就免了,兄台知道我是一介武夫,哪会那些高雅的东西。”桓温接过酒,一饮而尽。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9楼2024-07-15 01:02
                            回复
                              那你喜欢什么?”
                              “我还是喜欢做点实事。”
                              “实事?”
                              “我要唤醒沉睡的天下,要让寒族的人冒出来。”
                              “沉睡?沉睡指什么?”蒜子看了看桓温,又转头问旁边的司马岳。司马岳也一头雾水。
                              “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都是皇恩浩荡,我等有福啊。我在想怎么多为朝廷做点事,才不枉此生。”桓温才知自己的话有点多了,忙改口说。
                              蒜子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年轻人产生几许好感。见有些尴尬,她岔开话题,“怎么不见谢安叔父,到哪里去了?”
                              “这小子哟,跟一帮朋友不知到哪里找乐子去了,风流雅行,整天不顾家。”谢安的父亲谢裒接过话茬。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0楼2024-07-15 0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