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吧 关注:8,025贴子:161,533

晋宫抉 作者:戚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1章 廷议起纷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02 03:03回复
    小谷传说、139******72、九鼎仓储.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咸和二年五月,建康。
    初夏的京师,阳光和煦明媚。太极殿前的池塘菡萏初开,丰繁的花朵上面,几只袅娜的花蕾顾影自怜,碧绿的叶子下面,时而有尺把长的金鲤鱼的影子闪过。暑热还没有侵袭京师,一两声早蝉的鸣叫,既嘹亮又单调。
    金漆雕龙的御座之上,摄政的庾文君庾太后与七岁的幼主晋成帝司马衍正和大臣们在商量大事。
    自从晋明帝司马绍驾崩后,司徒王导领受顾命,与西阳王司马羕、护军将军庾亮、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共同辅政,并加羽葆鼓吹仪仗、班剑二十人。
    但庾亮凭借皇帝的舅舅、太后的哥哥身份很快脱颖而出,被任命为中书令。中书令典掌机要,实权在握。
    这次廷议的主题是庾亮提出的一项人事任免。他想把历阳内史苏峻召回京城担任大司农,相当于把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提拔到中央,担任农业部部长。显然,在明眼人看来,这绝不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变动。
    苏峻是个大功臣。在刚刚过去的一场灾难中,他在关键时刻率部平定王敦之乱,解救朝廷于危难之中。事后,苏峻被晋升为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其他都是虚职和荣誉,只有历阳内史是实职,苏峻把自己的部队扎根在了历阳。这历阳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梁山峙其东,濠滁环其北,为“淮南之藩维”,“江表”之保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凡自淮西来者,必趋渡江,进取京师。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02 03:04
    回复
      “皇上、太后,大将苏峻素有狼子野心,将来一定会作乱。如果现在不削弱其权力,多年后必不可治。何况历阳又如此重要。”庾亮忧心忡忡地道。
      晋成帝一脸懵然地看着母后。庾文君也是个没多大主见的女人,“该如何处置,众位卿家,都说说吧。”
      “我建议朝廷召苏峻任大司农,主要是以收笼络之效,并借机释其兵权。这是借鉴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兵权的做法。”庾亮目光扫了扫殿上的群臣,补充道。
      大臣们一听,庾亮说得不无道理。是啊,王敦就是个教训,没对他的势力进行有效的钳制,导致他做大做强以至于差点颠覆了朝廷。
      但是满朝文武都没表态。庾亮得到的不是反对,也不是赞同,而是一致的沉默。这帮平日里擅长清谈的人,此时就跟哑巴一样,嘴巴都张不开,现场鸦雀无声。
      “王爱卿,你觉得呢?”庾文君朝站在首席位置的司徒王导看了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02 03:04
      回复
        晋成帝年幼即位,庾太后临朝称制,虽然大小事情还要请教一下司徒王导,但国家大事都由庾亮一手决定。为了避免矛盾,王导经常请病假不上朝。因这次廷议十分重要,庾亮派人通知王导务必要参加。
        “苏峻奸诈多疑,必定不肯奉诏前来。山川原野中,可以躲藏毒虫猛兽,苏峻在外,还不至于马上发难,应暂时包容,不惊动他。”王导语气平缓地道。
        庾亮气得直瞪王导,这分明是朝自己的计划泼冷水。正当他准备回应,想挖苦王导一番时,殿上传来一阵抗议。
        “皇上,臣赞同王司徒的建议。庾大人的主张万万不可行!”说话者是托孤大臣、尚书令卞壸,“历阳距建康咫尺之遥,远比当年七国之乱的威胁大。这样做必定激发苏峻提前叛乱,打到建康是须臾之间的事,朝廷根本没有能力组织抵抗,这绝对是馊主意。”
        “这点你大可放心,我准备让苏峻的弟弟苏逸接替苏峻的位子,让他放心不是想夺他的权。何况苏峻的情商不至于这么低,放着好好的日子不享受,却因为一纸诏书就跳起来造反,这绝对不是一个将军所为。”庾亮反驳道。
        任何建议或主张除了合法性、合理性,关键还要看有没有可操作性。
        “庾大人,我向你求证一下,苏峻是不是向你表过态?在外边讨伐贼寇,远近都听朝廷调遣,如果要他作朝廷辅佐,他是不会答应的。”卞壸道。
        “是又怎么样,苏峻不过是个兵不过万、能力又属平庸之辈,根本不是帝国的对手。”庾亮不以为然地道。
        “当年曹爽就是通过这明升暗降的招数把司马懿做空,自己大权独揽的。现在庾大人想着故技重演,苏峻怎么会不明白。恐怕是你庾大人的私心在作怪吧!”卞壸冷冷地道。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02 10:23
        回复
          微臣为了天下大事克己奉公、夙夜不寐,丝毫不敢有私心杂念,请皇上、太后明察!”一番话让庾亮羞得直辩白。
          不过说实话,庾亮确实忍受不了苏峻这样的人跟他叫板。前不久庾亮向宗室司马宗开刀时,司马宗有个部下叫卞阐,知道苏峻那里是安全的港湾,混乱中逃跑到历阳,在苏峻的庇护下躲了起来。庾亮得到消息后,命令苏峻交人,苏峻理都不理他。
          大臣们的反对,更激起了庾亮削弱苏峻势力的决心和信心。他始终认为苏峻对自己的威胁空前加大,是自己走向独裁道路的巨大绊脚石,不拿掉自己心里就一惊一乍地不安稳,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
          已是三朝元老的卞壸此刻深知身上担子的分量,国家大的内乱暂时平息,但成长起来的新军阀势力,比如苏峻,又有不听中央政权号令的倾向。更让他忧虑的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朝廷和官员中普遍存在一种不务实事、轻浮松懈的思想作风,比如眼前的庾亮。
          庾太后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宣布退朝,改日再议。廷议没有任何结果。
          傍晚时分,血红的晚霞,似乎要吞噬整座都城。卞壸走出太极殿,大臣们又开始找节目去清谈了,王导借口身体不适回家了。他回头望着余晖下太极殿上的雕梁画栋,不禁长叹一声,知道无须再议是已成定局。他知道庾亮的脾气,也知道庾亮的动作必败无疑。
          司马任台看着卞壸一筹莫展的样子,劝卞壸准备良马作不时之需。
          “真到那时,要马何用?”卞壸苦笑道。
          此时,离太极殿不远的建康城有一座宅子,叫褚宅。男主人褚裒在石桌前,正辅导他四岁的女儿读诗经。这是个官宦世家,褚裒字季野,他年轻的时候就有简傲高贵的风范,声名冠于江南。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5-02 10:24
          回复
            褚裒最初被西阳王司马羕辟为掾属,后任吴王司马岳的文学,分管教育工作。他有一位掌上明珠,叫褚蒜子。
            “蒜子,诗经可有背熟?”母亲谢真石拿着女工从内室走出来,朝院子里的小女孩问道,语气中有些许责备之意却并未完全表现出来。
            这个被唤作蒜子的女孩抬头望了望,浅笑中带着愧色,丢了手中的书,撒娇似的向母亲跑去道:“母亲,孩儿不喜欢读诗经,可否读些其他的?”
            褚蒜子像是在征询母亲的意见。
            谢真石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眼神中多了一丝冷淡,道:“褚谢两家向来门风颇严,你怎可不读诗书?将来有人问你是否褚裒和谢真石之女,你将如何作答?”
            “来,来,孩子,我们继续。”褚裒朝蒜子招了招手。
            褚蒜子又回到父亲跟前,拿起桌上一本诗书便读了起来,摇头晃脑的样子,倒真像一名女学生。
            “之乎者也”充斥了褚蒜子的视听。她不懂那里面的确切含义,但似乎看得懂父母亲眼里的期待。也不知是她要讨家人的欢心,还是天性如此,褚蒜子很努力地背诵那些生涩拗口的东西。
            “父亲,我想荡会儿秋千。”过了一会儿,褚蒜子道。
            “孩子,玩去吧。”褚裒搁下书卷,站了起来,朝北边望了望,顿时思绪万千。长江,从古到今,由西向东,一路汹涌而来。它的北边已经成为匈奴的占领区,胡人正虎视眈眈盯着南方肥沃的土地,而东晋王朝却在长江以南的区域朝不保夕、苟延残喘。
            天很快就暗下来了。突然,天空升起一轮少见的红月亮,地面上出现一道很亮的光线,街坊邻舍家里的鸡狗在乱叫。不一会儿,月亮被滚滚乌云所吞没,狂风大作,一把把碎石般的雨点抛到屋顶上。
            褚裒心中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个天是怎么了?
            褚裒和谢真石夫妻一对视,眉头双双一皱,隐隐觉得:天生异象,这是天下格局有变的征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5-04 00:29
            回复
              第2章 苏峻被逼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04 00:30
              回复
                褚裒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朝廷很快签发一纸诏令,从京师快马加鞭传到历阳内史苏峻手里。
                历阳府衙。苏峻正愁眉苦脸,时而在踌躇踱步,时而仰天长叹,不知该如何应对。
                苏峻本就不是大族,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也找不出什么靠山替他周旋。
                他就是个普通的军阀,王敦之乱使得老百姓流离失所,苏峻就利用这个时机,集合了几千户流民,建立了地方武装,归顺朝廷之后,一心想着立功,在平定王敦的叛乱中有功于朝廷,威望逐渐提高。他拥有精兵一万人,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于是朝廷把江北都托付给他,成为抵抗北方胡人的一道屏障。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04 00:30
                回复
                  此时,苏峻对参军任让、阜陵县令匡术等几个心腹愤愤地说:“明帝在世时,拉着本官的手,要我在北面讨伐胡寇。现在中原没有平息,我曾乞求皇上把青州这个荒凉的地方给我,让我展示一下作为鹰犬的作用。如今不仅不给,还要召我入京,这究竟是何意?”
                  “乞求一个荒凉的地方都不答应,还要入京,苏大人,您一定没有活路了,您还是应该守住军队以求自保。”话音刚落,任让就说。
                  “这诏令不就等于把您逼上绝路吗?”匡术接过话茬说,“朝廷说您要造反,那还有人的活路吗?天下没安定,那不是您的事,您也不用想那么多。既然朝廷认为狡兔已死,猎犬当然要烹杀掉。不过对那些存心要害您的人,我一定会誓死相随您予以报复!”
                  “这是庾亮要加害本官,我决定不入京了。”听了心腹的话,苏峻有些小激动,吩咐手下的人转告来使,“我苏峻宁愿在山头上望监狱,也不能在监狱里望山头。”
                  随后,苏峻马上派人请豫州刺史祖约前来密谋。这是北伐英雄祖逖的弟弟。祖逖去世后,把自己的政治资产和北伐遗愿都交给了弟弟。
                  祖约接信后火速赶往历阳。
                  “苏大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两年前如果没有您的援手相救,恐怕我早已命丧黄泉了。这庾亮欺人太甚,您说咋办就咋办。”
                  苏峻眼前闪过一幕:两年前,北方的前赵和后赵大军进犯东晋,在石聪的带领下,后赵进攻东晋重镇寿春,在攻下寿春旁边的号称“建康屏障”的阜陵时,形势一下子万分危险。这让驻扎在寿春防御后赵的将领祖约非常担心,他马上要朝廷出兵救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5-04 00:30
                  回复
                    没想到,主政的庾亮不仅不肯发兵救援,还企图在寿春和建康之间凿开一条人工河来抵御后赵大军。这办法一提出来,守备在前线的祖约当时就很不爽,我在前线辛苦御敌,你们倒好,不出兵救我,还在我身后挖河,把我和敌人放在一块,这不明显是把我扔给敌人当炮灰吗?就在祖约十分气愤的时候,苏峻让大将韩晃绕后,切断了石聪的后路,一举逼迫石聪撤军,解救了建康的威胁,同时也把祖约救了出来。祖约感激不已,所以就和苏峻结了盟。
                    这次恩人有难,祖约挺身而出,与苏峻一拍即合,以清君侧的名义,准备叛乱。
                    庾亮其实已经预料到苏峻不会接受朝廷安排,也就等着苏峻造反。这下苏峻真的起兵造反了,庾亮也就信心满满地开始坐镇指挥,做出了应对措施:让提反对意见的卞壸做了尚书令右将军,同时让王舒、虞潭做扬州刺史和都督三吴军事,摆出一副调兵遣将的架势,以互为犄角的阵势防备苏峻,拱卫京师。
                    庾亮好友、江州刺史温峤得知消息后,马上说要带军进京勤王。庾亮心想苏峻不过是小菜一碟,地方小部队怎么胜得过中央军,自己完全可以应付。于是拒绝了温峤的意见,还让他不能越雷池半步。
                    司徒王导等人也跟庾亮提意见,趁苏峻刚起兵,我们应当马上切断阜陵周边的渡口,让苏峻不能渡江过来进攻。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防范敌人,也可以把握时机进逼历阳。这一计划其实十分明智,完全把握了战争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但庾亮就是不听,仗还没打就胜券在握。
                    在庾亮拒绝了切断阜陵渡口这一计划后,很快,苏峻将领韩晃和张健就果断渡江袭击了姑孰,抢夺了大量粮食物资。苏峻的初战告捷让庾亮后悔万分,但也无济于事,为时已晚。
                    出师就获胜的苏峻抢了粮食,于是就加紧了进兵步伐。而这时,宗室大臣司马雄和司马休因受不了庾亮的打压排挤投靠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08 15:38
                    回复
                      庾亮也抛下了开始的自信,自己做起了都督诸军事,上阵指挥,弟弟庾翼在没有官职的情况下被紧急起用,守备石头城。到这时候,朝廷也只是发布蓝色预警信号而已。
                      见叛军来势凶猛,身为宣城内史的桓彝主动出击,想着为国家努力一把,但没做好充分准备,结果被韩晃打败,宣城失守,局势对朝廷更加不利。
                      紧接着,韩晃先是不失时机地干掉镇守慈湖的司马流。苏峻带着部队渡过长江,击败了庾亮手里的精锐部队——近卫军,很快进逼到离建康不远的覆舟山。建康现在完全暴露在苏峻大军面前,形势已经千钧一发了。
                      素有作战经验的徐州刺史郗鉴知道情况后,打算亲自领兵营救。庾亮却以防御北方进攻为由而阻止,像是怕到时平定叛乱别人抢了自己功劳一样。
                      眼看苏峻的军队将要打到建康城下,温峤为了给建康一点支援,把军队驻扎到离京师较近的寻阳,等朝廷一声令下就马上去守卫。但朝廷迟迟没启动红色预警。
                      那边在外的将军想支援但得不到应允,这边苏峻可不会放过进取建康的机会。苏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攻破建康,掌握权力,这才能保住一命。于是他背水一战,一路奋勇进取,并获得了接连的胜利。
                      这样就不得不进行建康保卫战了。朝廷将领陶回知道苏峻在之前是保卫过建康的,肯定对此城十分了解,苏峻不会进攻保卫建康的石头城,而会直接进逼建康皇城。所以他建议庾亮在绕开石头城和皇城的小丹杨南道埋伏,来一个以逸待劳,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根救命稻草,庾亮却依然拒绝。到了这份儿上,庾亮还不知道自己的错,什么都不听,而且什么也没做,好像到时会有天兵天将来救援一样。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08 15:38
                      回复
                        形势越来越恶化,看实在无法挽回建康失陷了,庾亮这才不得已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并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同时宣庾太后口诏,升郗鉴为司空,负责总指挥平定苏峻叛军,郗鉴马上任命有才识又稳重的褚裒为自己的参军,准备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救百姓于战火之中。
                        郗鉴其实也是一位军阀,当时叫“流民帅”。流民大多颠沛流离,吃尽苦头,国恨家仇,已使他们顽强如石。为了生存,很多流民都拉帮结派,组成武装,在打家劫舍中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们中的首领就称之为“流民帅”。只不过他是位儒雅有学识的军阀,他不仅物色到褚裒这样有见识的能人,还找到了王羲之这样有风度的女婿,这是后话。
                        接到通知,见前方战事吃紧,褚裒热血沸腾,但他不露声色,十分镇定,只见他来到先祖堂,在供奉祖先牌位的供桌前,不住地磕头烧香,感谢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和自己出征顺利。褚裒虔诚地双手合十在胸前,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三炷清雾缭绕的香上,三点火不住地明灭闪亮。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08 15:38
                        回复
                          那灵牌上供奉的先人,排在第一位的,是褚裒的祖父褚智,以才干能力著称,官至安东将军。父亲褚洽,官至武昌太守。
                          褚裒希望自己能有个崭露头角的机会,报效国家,以光宗耀祖。他不知道自己在灵牌前跪了多长时间,只感到那么充实,那么满足。
                          褚宅大门口,褚裒整装待发,在跟夫人谢真石依依告别后,便骑着马风驰电掣而去。蒜子拼命挥着小手,朝褚裒喊道:“父亲,等您回来,再给我讲诗文。”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08 15:38
                          回复
                            第3章 庾文君之死
                            就在褚裒急匆匆赴任的路上,苏峻叛军势如破竹、毫无悬念地逼近建康城。
                            庾文君和晋成帝显然很慌了,想找个商量的人也没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其实不找也罢,因为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
                            一直反对庾亮过激行为的卞壸挺身而出。他绕过庾亮,一边给平南将军温峤写信,要他火速来救援京师,一边出师东陵口做好死战的准备,在告别夫人裴氏后,率两个儿子一同保卫京城。
                            卞壸赶到东陵口,与苏峻展开大战。这个从未拿过刀枪、上过战场的文官,凭“立朝刚正、孤忠正气”之志,在力战苏峻叛军后,因寡不敌众,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皇宫。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5-10 07:39
                            回复
                              卞壸身上已多处受伤,虽知大势已去,仍顽强抗敌、拒不逃跑,直至战死在皇宫殿前,年仅四十八岁。他的两个儿子见父亲战死,忍着悲痛,血战叛军,也不幸相继战死。事后,卞壸的夫人抱着父子三人的尸体失声痛哭,说:“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卞壸确实是一位忠臣,为官清廉,虽然做了朝廷重臣,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住着旧房,食粗茶淡饭,跟普通百姓别无二致。朝廷也知道卞壸廉洁,没有积蓄,在他儿子结婚时,下诏特意赐五十万两白银,但卞壸坚决不受。
                              京师云龙门。镇守在此的周导和陶瞻在激战之后也壮烈殉国,建康处境岌岌可危,几乎没有回转的余地。
                              败报频传,到了这时,庾亮才知道形势不妙,就想在宣阳门前抵抗,面对苏峻的虎狼之师,结果大军还没站好队就逃了大半,无奈之下,庾亮只能抛下皇帝和那个皇太后的妹妹,自己和三个弟弟抱头逃窜,投奔驻扎在寻阳的温峤去了。
                              临跑前,庾亮向侍中钟雅交代后事,指令他怎么做怎么做。钟雅冷冷地说:“今天这个局面是谁造成的?”庾亮此时才有些羞愧,一时语塞,“来不及跟你解释这个了。”庾亮抛下这话就快马加鞭不见人影了。
                              庾亮出逃了,建康的抵抗失去了所谓的主心骨,苏峻带着大军纷纷拥入皇城,建康就这样轻易被拿下。文武百官见状也纷纷随之逃散,来得及的携家人卷钱财细软跑,来不及的就只顾自己穿着睡衣跑,争先恐后,就差一个比赛了。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偌大的朝廷,只有王导、钟雅等少数几个人留在晋成帝身边。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5-10 0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