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表述应当是重心的地面投射点和脚底力学感知点。因为按照现代解剖学的观点人体重心是在第二骶骨前缘或附近,这肯定不是楼主要讨论的。浑圆桩我没有研究,无发言权。无极桩我还是做了些研究和实验,有一些发言权。
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讨论站桩时候重心的位置,重心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脚底压力位置感知的不同。
无极桩姿态要求中,有一个说法,叫两会三点一垂线,即百会、会阴及两会延长线至地面的交点,三点要在一条垂线上。这个地面投射点,理想状态或理论上要在两个涌泉连线的中点上。但这仅仅是理想状态,初学站桩者这么去做的话,一定会出问题。身体姿态一定会极其别扭,小腿大腿都会发僵发硬。
对于初学站桩的人而言,中线在地面的投射点,一般会在两个脚踝之间中点或略靠前的位置,这个时候双脚平铺用力感觉重点的配置会最舒适。
随着站桩功力的增强,投射点的位置会逐步前移,最后会移到两个涌泉中点。
这个时候,实际上已进入由筑基到化气的阶段,脚踝会有明显的气感。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