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3】
今天又去另外一个民办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市里的和这边的民办学校对比一下,才发现至少自己这边的民办学校学生表现的还会自然一点,不像市里的那些为了表现真的……
本来是安排俺的备课组长去参加评课的,结果她嗓子不适,来不了
正好今天讲课的老师两个中有一个我认识的,当时我们一起应聘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来了三个人,要了我跟另外一位老师,她被淘汰了
去年认识之后,我们就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时不时碰下面。然后前几天我拿到课程名单,看到她的名字时,我有点惊讶,但还是觉得终于有机会听下她的课了。
-
这几天,广东暴雨,包括我的老家也淹得很厉害,现在也在慢慢的退洪水当中,我这边中午才把暴雨预警等级调到了黄色。今天要听课的这个学校下午上课时间蛮早的,2点10分,我跟朋友1点50分出发,途中经过了一个常年暴雨积水的隧道,堵了一会儿,最后踩点到了。
-
我们年级来了四个人包括朋友,他本身是我们学校的,去年跑到其他学校去交流了,也是带初一,然后我们三个一起听课。
初一的课听完我们就准备上楼听初三的课,下了课我跟授课老师说了hello,然后我们就直接提出了她上课时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疑惑的说法,后面评课时我们学校老师也提到了,她当场做了回答。
时间把控是蛮好的,整体没有非常大的问题,但是后面有一个地方搞错了,她把一个本来应该在前面的课时讲的重点放到后面也就是今天讲的课时了,我们当时还觉得奇怪,还好我带了课本,后来才发现他是想讲课文里面的最后一段话,但是那段话是在讲本课的一个小知识点,她把这一句话当成描述前面的课时的另外一个知识点了。然而这个没有人提。
-
初三那个老师的课,我就觉得怎么说,这是复习课,但是她却采取了上新课才使用的方法。感觉讲的还是多了,但归纳的比较少。把学生的作业给展示了出来,却没有做任何评价。
老师引入的例子是,《第20条》,她甚至让学生在课上讨论是否应该判正当防卫。然而我当时就觉得很不对劲,这个不是应该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范围吗?果不其然,评课时另外一所学校的一位老师也指出来了,而且她的描述非常地专业(比如,防卫过当和必要限度),不知道其他老师听懂没有,反正我完全可以,之后我一问,果然也是学法的

-
评完课之后, 正巧碰见了教历史的级长和另外一位也是教历史的老师。我们科组听课的四个老师有一位提前先离开现场,她去隔壁幼儿园接孩子,在去接孩子之前,她推荐我们可以去吃听课学校对面的一家小吃店。于是五位老师一起决定去吃那家店,是级长请的客。我吃完饭就给他转钱了,但她没要。
-
下面的图是我在小红书上找的,就是今天下午吃的那家店的东西,我自己忘了拍图了。他家的蜜汁鸡翅是招牌,八块钱一个,特别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