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吧 关注:1,102,896贴子:26,889,664

电影公司与电视制作公司,各自的特摄史——三宅敏夫 (渣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是这几天在看的《日本特摄技术大全》里的内容,作者三宅敏夫。


IP属地:浙江1楼2024-03-28 18:16回复
    ■摄影所是什么?
    1908(明治41)年,东京的吉泽商会在目黑行人坂设立了日本第一所摄影所。现在普遍分布在东京和京都的摄影所,在当年还存在于大阪、兵库、神奈川、奈良、千叶。
    而日本确立起摄影所体系则是在19世纪30年代(昭和初年)。所谓摄影所,便是具有从拍摄开始一直到影片完成的全部机能的电影工厂。
    将电影的制作现场的技术人员们进行大致的区分的话,可以分为演出部、摄影部、照明部、录音部、美术部、制作部。美术部统括的专门职位有装置(大道具)、装饰·小道具、背景、造园等,除此之外还有移动效果(特殊机材)、衣装、美妆(化妆)、结发、记录(场记)、拟斗·杀阵、操演、演技事务、剧照、车辆等许多的职种集中起来制作出一部电影。另外,最先处理拍摄出的胶卷的是现象所,之后经过编集、整音等工作后,一部电影就完成了。
    特摄班的职种,与本篇班是相同的,包含演出、摄影、照明、美术、制作的分工,而特摄班特有的职位则是合成。因为不需要同期录音的缘故没有录音部。而随着怪兽电影的全盛期的到来,制作怪兽的专门职位也以造形部的名义独立了出来。使微缩模型战斗机飞起来的专门职位,原本由移动效果(特殊机材)来担当,后来则作为特摄作业的重要专任职务,被圆谷英二命名为操演。


    IP属地:浙江2楼2024-03-28 18:16
    收起回复
      ■日本特摄的技术者们
      传承至今的日本特摄的历史,是从战时的国策电影『夏威夷马来海战』开始的。基于史实对珍珠湾攻击进行的微缩摄影由圆谷英二来演出、以及摄影的上村贞夫、川上景司、美术的渡边明、利光贞三、合成的天羽四郎。他们给战后的日本特摄留下了浓厚的痕迹。
      圆谷在战后,因为公职追放的缘故被东宝解雇,成为自由人的圆谷为新东宝、大映、东映、松竹等公司提供了特殊技术。在事实上推动了超越制片厂体系的人才交流。在五社协定签订前,圆谷在五年间在各个公司之间游走,给后来的日本特摄人才脉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日本国内的电影产业在1960年达到顶峰,但从1953年开始登场的电视这一新兴媒体产业逐渐的夺走了娱乐业的王座,随着电影的观众动员数急剧的下降,电视产业提供的的工作数量增加,电影界的特摄技术人才开始流向电视产业,并从电视作品制作中培育出新的人才。
      在那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也小有名气的日本特摄技术者们在亚洲圈与诸外国的作品中也作出了许多的贡献。


      IP属地:浙江3楼2024-03-28 18:16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8 18:19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28 18:20
          收起回复
            前文提到的东宝特摄职务编成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28 18:22
            收起回复
              ▶特摄职员的组织编成
              虽然基本的组织编成基于电视剧班构建,但特摄班需要设立特殊器材与处理拍摄对象的专门职务,因此将工作分工细化了。在业界领袖圆谷英二的领导下,东宝特摄映画繁荣的同时,特殊美术系在微缩模型数量增加、布景规模扩大、专业技能多样化的情况下拥有了众多的人才。在鼎盛时,特殊美术系下辖大道具、背景涂装、石膏、模型、灯饰、机械工作等部门。跟风而行的其他公司也以东宝为范本建立起特殊技术科,在电视时代则是建立起各公司的电影工作人员系统的缩小版来运用。合成是将本篇与特摄连接起来的重要工作,东宝的合成部门在组织架构上从属于圆谷组,并且在绘画合成与线画合成等多方面作出了贡献。1970年圆谷英二去世后,特殊技术科的组织规模开始缩水,部门合并,人员减少。而随着电影业界的夕阳期到来,摄影所丧失了培养人才的功能,依靠着电视剧与CM广告的工作,技术人员们纷纷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公司。


              IP属地:浙江8楼2024-03-28 18:23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28 18:24
                回复
                  [松竹]
                  迅速注意到特摄重要性的大船摄影所所长城户四郎在『夏威夷马来海战』公开的第二年就将圆谷门下的一期生川上景司与奥野文四郎等人挖走,在大船摄影所设立了公司最早的特摄部门,川上景司担任特摄工作的负责人,特摄班的组织架构则沿袭东宝的形式。
                  「大船调」的风格并不一定需要许多的特摄作业,但在战争电影中一定会有特摄的出场,1953年的大热作『你的名』中,微缩特摄为其中的空袭场景拍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东宝公职追放的圆谷英二作为技术顾问参与了现场制作,后来在在东映大展才华的矢岛信男也作为摄影师参与了制作。这是『哥吉拉』诞生的前一年的工作。
                  此后,除了『难以忘怀的爱恋』与『几度风雨几度秋』等部分电影外,可供特摄发挥的余地不多。
                  1959年,矢岛信男跳槽到东映,接着川上景司也在1963年跳槽去了圆谷特技制作公司。这两人为后来的电视特摄双壁「东映电视」与「圆谷制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松竹则由于人才的流失,特摄部门逐渐衰弱。
                  1967年,松竹在怪兽热潮中制作了『宇宙大怪兽基拉拉』,已经独立的川上景司负责特摄工作,之后,1979年的『夜叉池』则是回到旧巢的矢岛信男负责。


                  IP属地:浙江10楼2024-03-28 18:25
                  回复
                    顶一顶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24-03-28 18:25
                    回复
                      期待更新


                      IP属地:河北12楼2024-03-28 18:26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28 18:26
                        回复
                          松竹所谓的“大船调” 借用一下阿迪姐的文章的内容来解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28 18:28
                          回复
                            [大映]
                            在『夏威夷马来海战』公开的同年1942年成立的大映,并没有足以自主拍摄特摄的体制,1944年的『因此祝福神风』由受菊池宽社长的邀请从东宝临时派遣而来的圆谷英二与向山宏等人参加,拍摄了与元寇作战的海战场面。
                            大映首部全面使用特摄的作品是1949年在大映京都摄影所拍摄的『透明人现身』,自由人时期的圆谷英二负责了这部电影的制作。
                            永天雅一担任社长后的大映开始推进大作路线,这一时期的大映制作了『日莲与蒙古大来袭』(1958)、『大江山酒天童子』(1960)、『释迦』(1961)、『秦·始皇帝』(1962)、『鲸神』(同年)等作品。特摄史剧的制作将以的场徹与筑地米三郎为中心的大映特摄组的力量发挥了出来。
                            另外,为了对抗东宝的『哥吉拉』,1965年大映在东京摄影所中制作了『大怪兽嘎美拉』,这部作品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极大热度,并在日后成为一个名系列。在大映京都摄影所制作的『大魔神』三部曲(1966)与妖怪系列(1968~1969)也开始同时上映,从此两部特摄片兴业成为固定路线。
                            大映在1971年,第二次特摄怪兽热潮(第二次怪兽热潮)开始的那一年破产并在1974年成为德间书店旗下的电影制作公司。德间大映在1995年以后制作的平成嘎美拉三部曲是由一群与旧大映没有缘分的年轻工作人员们制作而成的,并由东宝发行。在平成加美拉三部曲的制作中,CG技术开始被导入到制作中,传统特摄的制作现场开始发生变化。


                            IP属地:浙江15楼2024-03-28 18:28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28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