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75贴子:2,995,786

回复:道德经评级(高级)考题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是最小不可分割。玄机运行时,向内的传递,遇一即返,反者道之动,才有生机,居德养之地而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4-16 16:47
回复
    一是可以见到,不可能讲出来。可以讲出来,不可能见到。可以做到,不可能懂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6-07 06:39
    收起回复
      一,就是“以万物为刍狗”。站在“天”的角度,看所有的事或物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比如时间,对每种事物都一样。比如空间,可容纳尘埃也可容纳星球。
      而《老子》所说的天,大多是指代天子,即帝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6-07 07:24
      收起回复
        没有什么具体而实在的一个一。你这个人得一了么?你这个家得一了么?你这个国家得一了么?稍微揣摩,这个意思不很简单明白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6-07 08:00
        收起回复
          一就是道,道就是规律,万事万物亘古不变的真理。
          用在个人,就是做人正直,做事踏实,待人以诚。
          用在社会,就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
          用在国家,就是民生为主,服务大众。
          用在世界,就是天下为公,合作共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6-16 07:23
          回复
            一是道


            IP属地:湖北33楼2024-06-16 07:53
            回复
              一是阳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06-16 13:26
              回复
                回复楼主;不敢为天下先矣;考题三;天得一以清。谁也姐不清,姨不明地。
                只能用问答题來解决这类问题目。本小吧主学道徳经是位差等生,八十一道考题
                我只能答夠三十道题!楼主想捞点于货我不介意。我只能回答搂主 三道题。别的还没想好。


                IP属地:宁夏35楼2024-06-16 15:10
                回复
                  回复楼主;不敢为天下先矣;天得一地一;是來源於易经第一章;第一句;
                  乾,元,亨,利,贞。


                  IP属地:宁夏36楼2024-06-16 19:51
                  回复
                    请问 不敢为天下先矣;楼主 急於想知道;道德经里的 哪三道 考题呀?


                    IP属地:宁夏37楼2024-06-16 19:58
                    收起回复
                      【天得一以清】的【一】就是:道。
                      道德经就是讲【道】的,道德经是一本哲学专著。
                      古典哲学的道德经太过抽象艰涩难懂(这和当时的文字太贫乏有关)。
                      用现代的哲学的概念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也许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现代哲学的学术基础概念的表达方法有:知识论。
                      知识论就是哲学的目的,就是探索事物的客观的本质真像,就是追寻智慧。
                      知识论中包括了:1 本质;2现象。
                      另一个现代哲学的学术基础概念的表达方法是:认识论。
                      认识论就是人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不同的主观认识方法。
                      认识论也包括1 本质;2现象。
                      那这个知识论中的1 本质;2现象,和认识论中的1 本质;2现象有什么不同呢?
                      知识就是客观的事物本质,所以知识论的本质就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唯一不变的真像本质,是不可知的。
                      为什么说客观事物本质的知识是不可知的?
                      因为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都是主观的认识,那就都有局限性甚至错误,今天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明天可能更全面一些,后天可能比明天更正确一些,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识会更没有错误的。(今天明天后天是虚指,也许今天就是现在的一百年、明天是后一百年,后天是再往后的一百年)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会不断的改正错误,从当前的时间段来说,当前所认识的本质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真正的事物本质是在时间的前面等着我们。所以客观的本质是不可知的。
                      这就是主观的认识论的“本质和现象”和客观的恒定不变真正的本质和现象(也就是【道】)的区别。
                      说了这么多,回到开始的“【天得一以清】的【一】就是:道”。
                      这个【一】就是道,就是事物恒定不变的客观本质。
                      但这个【得一】是我们的主观认识,是主观的认为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事物本质,其实离真正的客观本质还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前面讲的知识论和认识论的区别)。
                      但不管怎么只是主观认识,不管这个主观认识有多么的局限性(甚至有错误),总是比在这个主观认识(也就是“得一”)之前的更离谱的主观认识更前进了一步的。
                      所以此时的【得一】就很厉害了,就更接近客观本质一步了,在这种比别人更厉害的前提下,你看到的天就会更清。(这里“天得一以清”是作者对于看到真相的一种比喻)


                      IP属地:辽宁38楼2024-06-19 10:35
                      回复
                        回复棱主;不敢为天下先矣;楼主率先想 爬楼! 道德经 里的楼层很多很广泛!
                        咱们先把 天得一以清 这座楼整出來好让 为天下 先矣,爬上又爬下地 爬尚一爬!
                        天得一地一;是从易经;第一章;第一句;乾,元,亨,利,贞。真地得到的。
                        昔之得一者;是从读书万巻一理润 中得來的!
                        .....................................................................................................................................
                        ..............來,1/6,贞,6/1,往.................无,1/6,馬,6/1,有..................空,1/6,佛,6/1,色
                        ..............往,6/1,利,1/6,來.................有,6/1,四,1/6,无..................色,6/1,佗,1/6,空
                        ..............來,1/6,亨,6/1,往.................无.1/6,壁,6/1,有..................空,1/6,弥,6/1,色
                        ..............往,6/1,元,1/6,來.................有,6/1,共,1/6,无..................色,6/1,阿,1/6,空
                        ....................................................................................................................................
                        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之道,刚柔始交而难生。
                        唐 , 刘禹锡 ;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尽鹅飞罢; 王安石 ;
                        葇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來。
                        秋 夕 ; 杜 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早春呈水部 ; 韩 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如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野有蔓草; 诗经 ,国风,郑风, [先秦] 。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IP属地:宁夏39楼2024-06-19 16:45
                        回复
                          老子要是看到大家的解释会笑掉大牙


                          IP属地:新疆40楼2024-06-19 18:53
                          回复
                            老子吧都是一帮草包


                            IP属地:新疆41楼2024-06-19 19:00
                            收起回复
                              太极的极点是一。
                              太极两仪图的分别的一个白点是一,
                              太极两仪图的分别的一个黑点是一,
                              黑白两个点合在一起也是一。


                              IP属地:辽宁42楼2024-06-20 20: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