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l吧 关注:21,464贴子:260,168

回复:开始制作我想象中最完美的瓜车轮组,持续更新!(六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么,接下来的就是重点了,为什么当时弹片会被DT 棘轮结构横扫的最大原因。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知识点,踩踏咬合角度,即第一脚踩下去,停脚再踩第二脚曲柄需要转动的角度。特别是爬坡停脚和越野低速快慢脚的时候更小的咬合角度能带来更大的优势。
最简单的计算方式就是DT的18/36/54T 3个棘轮的咬合角度分别为:360/18=20 360/36=10 360/54=6.66
而弹片花鼓的计算方式则是360/花鼓壳体棘齿数量 即412花鼓的 360/28=12.8度,明显是被DT的36和54吊打。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影响踩踏的关键就是花鼓壳体的开槽,那么在当时也有一些花鼓能做到72甚至116个开槽,达到远比DT更密的踩踏角度,例如I9花鼓、ck、chosen。
OK,可以推断出花鼓棘齿数量增加=咬合点变多=咬合角度变小=踩踏点更密=花鼓声音也更密了,上述全是优点。
那么,花鼓棘齿数量增加了,代价是什么呢?如下图:

当然是棘齿更浅更密,磨损更快、强度更低,寿命更短,加工难度更大,价格更贵(非常贵)
许多大肥猪用户在带强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爬坡重踩打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棘齿过浅过密,磨损过度,最终结果就是寄了换新花鼓力!
基于这种原因,DT花鼓便于更换棘轮的优势一下凸显,给弹片花鼓来了个措手不及,迅速席卷整个轮组市场,特别是公路库市场。54T更受冲刺手和爬坡手的欢迎。
19年开始DT在国内迅速铺货,弹片花鼓在国内的至暗时刻来了各大传统花鼓厂家看着财报纷纷汗流浃背


IP属地:广东38楼2024-03-22 00:58
回复
    先总结一下,低棘齿数量(低T数棘轮)更少的咬合=更高的强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价格=更大的踩踏间隙=声音不好听=声音不够密响数低=溜车阻力小
    高棘齿数量(高T数=咬合点变多=咬合角度变小=踩踏点更密=花鼓声音也更密=溜车阻力大=棘齿更浅更密=磨损更快=强度更低=寿命更短=加工难度更大=价格更贵
    那么,弹片花鼓能不能做到咬合点多、强度高、寿命长、声音密、加工难度相对低、价格相对平价呢?
    在这个基础下,弹片花鼓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来和席卷全球的棘轮花鼓抗衡,弹片花鼓又是怎样在2023年又再次重获新生获得欧美用户青睐呢?
    先写到这里,1点了,睡觉了,大家可以猜猜厂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IP属地:广东39楼2024-03-22 01:08
    收起回复
      好惨,写了一晚上没人看


      IP属地:广东40楼2024-03-22 01:09
      收起回复
        最后一楼了,弹片花鼓厂家更新了新技术:分时咬合技术。即ABCDEF 传统六爪弹片是单组同时六片咬合,分时咬合技术则做到了ACE BDF 六爪分两组,当ACE 咬合时,BDF不咬合,同理BDF咬合时ACE咬合。
        因此当花鼓内棘齿为24齿时,传统六爪单组咬合同比棘轮为24T,但是因为有分时咬合技术,做到了24*2=48T
        因此高咬合多棘齿弹片花鼓的寿命短,强度低的缺点被完美的解决,因为24/28都可以达成48/56T的效果
        弹片永不为奴,弹片兴!分时王!
        好处说完了,坏处是啥是分时咬合需要较高的加工工艺才能做到完美的分时咬合,因此成本会比单组贵,以及6爪弹片变成了AB组,等效于3爪,花鼓声音变小了
        但是,我不在乎啊
        好了,花鼓选完了,下篇写车圈


        IP属地:广东45楼2024-03-29 23: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