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之战相关资料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
卅四年,攻华阳。
《史记·赵世家》:
(赵惠王)二十五年……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
《史记六国年表》: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击魏华阳军,芒卯走,得三晋将,斩首十五万。
(魏安釐王四年)与秦南阳以和。
《韩非子 初见秦》:
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 以弱齐、燕,中 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候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韩非子 显学》:
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
《史记·周本纪》:(周赧王)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
《史记·秦本纪》:
(秦昭王)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梁,破暴鸢,斩首四万,鸢走,魏入三县请和。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
《史记·魏世家》: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史记·穰侯列传》: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史记·魏公子列传》: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
《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
《史记·韩世家》:
(韩釐王)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战国策·韩策三》“赵魏攻华阳章”:
赵、魏攻华阳,韩谒急于秦。冠盖相望,秦不救。韩相国谓田苓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田苓见穰侯,穰侯曰:“韩急乎?何故使公来?”田苓对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何以为公之(王)〔主〕使乎?冠盖相望,告弊邑甚急,公曰‘未急’何也?”田苓曰:“彼韩急则将变矣。”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今〕发兵救韩。”八日中,大败赵、魏于华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