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吧 关注:11,574贴子:364,629

回复:白起相关军事行动记录资料总结(传世文献+考古佐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起拔郢——楚都纪南城考古:
相关论文在知网维普上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简单放几个图),目前考古的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城,纪南城大约东西4450,南北3588
大小规模4450✖3588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2-16 11:15
回复
    简单列举几个南方大城考古的城墙规模:
    纪南城4450✖3588(白起拔郢的郢都)
    宛城2500✖1600(《秦本纪》秦昭王15年白起取宛,《韩世家》《编年记》对应秦昭王16年)
    叶城500✖2000(《穰侯列传》《范雎蔡泽列传》宛、叶一同入秦)
    邓城700✖800(《编年记》二十七年攻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2-16 11:21
    收起回复
      附插一则天星观一号大墓考古报告,湖北地区,楚国封君墓,盗洞为战国晚期至秦,官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2-16 11:29
      收起回复
        鄢郢相关考古还有郢城相关(拔郢之后秦在纪南城旁边建了一个新城)、章华台遗址相关(好像被火烧了)、松柏区相关考古、睡虎地相关考古等等(松柏汉简、轮台汉简据说也有记载秦昭王时期军事记录,但是目前未向公众公布,叶书内容与睡虎地编年记大致一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2-16 11:36
        收起回复
          附一则李唐时期考古:
          秦王城一名秦城。在今湖北竹山县南一里。《舆地纪胜》卷86房州:秦王城“《晏公类要》云,在竹山县南一里。《旧经》云,秦时筑。唐景龙中掘得石云,‘秦白起伐楚,于此下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2-16 11:44
          收起回复
            这里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点——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战国策》《史记》)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战国策》《史记》)
            “南定鄢、郢、汉中”与“南并蜀、汉”,汉即指汉中,两篇策文互相验证,考虑黄棘之盟归楚上庸一带,秦楚会盟秦为攻安邑与楚南阳,秦昭王二十七年又拿回上庸汉水北,推测二十九年白起拔郢之后汉中地全部入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2-16 11:51
            收起回复
              插播一下秦末西汉提到的
              《史记》《汉书》:
              陈馀: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 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今汤亲秉钺,席卷喋血万里之外,荐功祖庙,告类上帝,介胄之士靡不慕义。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窃恐陛下忽于鼙鼓之声,不察《周书》之意,而忘帷盖之施,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2-16 12:30
              收起回复
                插播一个夷陵相关玄幻小故事
                《震川先生集》归有光
                夷陵三四月多火灾。火发,有类若乌者,群飞街火至他屋,处处皆焚。先生夜梦一人,白袍乌巾,翘右足,旁有一人言曰:“此白将军也。”旦日,民列状请建火神庙。先生曰:“吾夜梦,乃秦武安君耳。”先是,州有四绰楔,通衢四出,皆已燔。先生建三重楼,设钟簴楼中,为武安君像而祀之,火患遂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2-16 12:38
                收起回复
                  插播一条战国策齐策提到鄢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2-16 12:44
                  回复
                    白起拔郢相关整理到这,有补充的可以来这个楼中楼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2-16 13:06
                    收起回复
                      华阳之战相关资料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
                      卅四年,攻华阳。
                      《史记·赵世家》:
                      (赵惠王)二十五年……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
                      《史记六国年表》: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击魏华阳军,芒卯走,得三晋将,斩首十五万。
                      (魏安釐王四年)与秦南阳以和。
                      《韩非子 初见秦》:
                      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 以弱齐、燕,中 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候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韩非子 显学》:
                      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
                      《史记·周本纪》:(周赧王)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
                      《史记·秦本纪》:
                      (秦昭王)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梁,破暴鸢,斩首四万,鸢走,魏入三县请和。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
                      《史记·魏世家》: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史记·穰侯列传》: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史记·魏公子列传》: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
                      《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
                      《史记·韩世家》:
                      (韩釐王)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战国策·韩策三》“赵魏攻华阳章”:
                      赵、魏攻华阳,韩谒急于秦。冠盖相望,秦不救。韩相国谓田苓曰:“事急,愿公虽疾,为一宿之行。”田苓见穰侯,穰侯曰:“韩急乎?何故使公来?”田苓对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何以为公之(王)〔主〕使乎?冠盖相望,告弊邑甚急,公曰‘未急’何也?”田苓曰:“彼韩急则将变矣。”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今〕发兵救韩。”八日中,大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2-16 13:06
                      收起回复
                        长平之战相关资料包括不限于《史记》、《战国策》、《汉书》、《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衡》(东汉初)、《战国策》注解、《晋书》《三国志》(且孤证不举)、严尤《三将叙》、西汉初《狱中上梁王书》、《史记》注解(东汉末、三国两晋版),考古相关,睡虎地秦简《编年记》、长平古战场相关考古,地理类书籍《水经注》《上党记》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2-16 13:20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2-16 19:17
                          回复
                            插播个新闻前不久长平古战场刚重新划了一下范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2-16 20:05
                            回复
                              长平之战,《史记》相关记载
                              《史记赵世家》:
                              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史记秦本纪》: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六国年表》:
                              (秦昭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
                              (赵孝成王)六年,使赵括代廉颇将。白起破括四十五万。
                              《史记韩世家》:
                              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史记魏公子列传》: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後四十馀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
                              《史记燕召公世家》:
                              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自是之后,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
                              《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馀万。五年,围邯郸。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2-16 20: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