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整理吧 关注:4贴子:513

回复:好的思维总结记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发心,甚至要发出离心。因为他的处理心就决心从旧的我中立出来,从旧的习气中,从旧恶气中,从身口业中走出来。


IP属地:辽宁87楼2024-01-28 11:15
回复
    心外无物你,不妨借助西方上帝最高审的这一视角来理解,没有什么东西在上帝的心外,所有事情都是上帝的心中之物。


    IP属地:辽宁88楼2024-01-28 11:17
    回复
      尽心就是全身心的实现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全身心的做好生命中的每一件微小的事情。
      洗衣,做饭,读书,交友,都扮演好每个身份,每个角色,心无旁骛,尽全身的力量去做好每件事情。世界上没有佛,没有圣人,没有天堂,一无所有,只有尽心二字,就是我们永恒的归宿。佛家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涅槃而儒家教的静心老百姓说该干啥干啥,做好每一件事,死后生前什么永恒,什么解脱堕落这种虚的这种没用的都是废话,应该像垃圾一样守到路边,就留下两个事情,尽心做好眼前每一件事,干就完了。


      IP属地:辽宁89楼2024-01-28 11:21
      回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这句话就在于说,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没有任何主观色彩,完全跳出自己角色的状态去观察身边事物,这是一种智慧,不要过度的给予感动,人生有的时候需要虚空。
        致虚极,守静笃是一个良好的状态。
        读书道德经说什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24-01-31 09:49
        回复
          虚其心,实其腹的真正含义是让被领导者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达到温饱,能吃好最好,喝好就可以了,但欲望尽量要减少一些
          要明确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少,学会做减法,学会保留,与自己现在身体能量相匹配的事业是一种智慧。
          事业随缘去做,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可能事业做得更大。
          这些话对于我自己而言,就是要少生气识破生气巫婆的咒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24-01-31 09:52
          收起回复
            圣人之心: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把自己的欲望降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24-01-31 09:52
            回复
              阴好比老子讲的物质基础,有房住,有衣服穿等等。阳相当于人的欲望,老子一方面讲滋阴,把物质基础不足,另外一方面又清热去掉欲望。这在中医里叫滋阴清热。所以老子讲让人物质变得富足,然后才能去掉欲望。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24-01-31 09:56
              回复
                老子认为在神之前可能还有一个力量,人们认为的神只是道德执行者监督者而已,民间所讲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沿着道的方向走向善者,为众生服务,即使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神,他也会来帮助我们,这是人生的判断,大宝我们要理解人生方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4-01-31 09:58
                回复
                  老子本意说什么,您怎么理解都没关系,能受到启发就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4-01-31 09:58
                  回复
                    虚而不屈,动而欲出。它不断的运动,不断向外出东西,虽然它的中间是虚空的,但它不会塌陷,这就是天地之间的状态,他好像是中空的,但是万物全都是这个空的地方衍生出来的,因为像天道一样把自己放空,人就不会纠结,气血就会通畅更少,患病更从容更圆融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4-01-31 10:00
                    回复
                      多数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我们到处去探寻,不断的去追寻万物,这样是没有尽头的,不如守于中,不如回到中心来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事情,这样就找到了世界的秘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4-01-31 10:02
                      回复
                        无为而为,在我心里的意思是,当你要去调理一棵树的树叶的时候,需要先去调整它的树根,当树根是很好的时候,自然树叶也是很好的,也就是说你把整棵树的生长环境都调好了,那么这棵树它自然就会变好,需要你去做太多的功夫。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4-01-31 10:02
                        回复
                          那种为了造福大家而努力做事的人就不容易被影响,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影响他,他不是为了获取什么,所以这样的人的努力就更持久,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4-01-31 10:03
                          回复
                            同样是做好事去让做,一种是本能的让做,觉得人就应该做好事,另外一种是认为自己要做好事,大家都夸我是好人,但这两种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是第1种态度让做的人老大妈坐下来,但是没说谢谢他,他不在意,老他妈到站下车了,没把座还给他,他也不怨恨,但是第2种态度的人就会觉得老大妈说些没说谢谢,旁边的人也没赞许他,他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叫老大妈站起来把座位还给他。这样要求回报的人,如果别人一点回报都没给他,他就不做了,就是宗旨这方面的努力,而另外一种人就按照心中的善念去做事情,坦然的面对,一切无所谓回报。天之道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不为了回报而做事情,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隐藏在幕后,生养万物。
                            想换句话说来,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生养了万物之后,万物不也是天地的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4-01-31 10:05
                            回复
                              放下自己的利益,心理的纠结会更少,因为把自己放空了,这个时候做事就没有任何的包袱,就能够洞察到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里只有一个光明的善念,凭着这个去做事情,无论别人怎么评价都不在意,只做最正确的决定,这就是王阳明的心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4-01-31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