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吧 关注:9,866贴子:131,854
  • 5回复贴,共1

“您无法与拉黑您的用户互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常交流,真不至于如此。。。
既然拉黑了,那我单独发帖吧。
畅销榜上,字数300万字以上的除了赤心就只有一本万古神帝,其他书月榜门槛都无法和赤心相比。
赤心月榜第100名是34246点,截止12月20日,普通会员全订赤心是34311点。也就是说能进这100名的,全部都是12月1日-12月20日之间至少花费了普通会员全订的起点币——除了大额打赏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这期间,从0开始全订——可以一章章订,也可以一口气全订。这100个账号中有至少70个是这种情况,而隔壁帖子的截图,则将里面的数字账号、先订阅超过100元,再全订的账号逐一摘出来,人为断定这个特征是刷订阅的特征。
我请问:
1、为什么不把一口气全订的账号截进去?要刷的话一口气全订不更加容易吗?——但如果把一口气全订视作特征,很容易发现畅销榜上其他书一口气全订的数字账号上榜比例高于赤心。
2、如果每天买全订,里面有任何两个账号操作时间一致吗?是不是作者寒酸到只能一个个账号找人买,日复一日?
3、如果要刷,只要每个账号在全订的基础上,少订阅20元——刷的账号就将隐藏在月榜100名以外,绝不会上榜。
具备正常逻辑的人,都知道这些把前100个账号里符合某些自定义特征的账号总结出来,都只能证明这些账号“符合这个自定义特征”,而无法再证明任何东西。——甚至这些精心筛选的账号,里面明显就有同时订阅其他书、也有发表评论的账号。
朋友,我其实挺佩服你对这本书如此的关注。我对这本书保持关注、尽力以我的视角回答你们的问题,是因为我对这本书的热爱——而你们其实投入的关注不比我少,如果你们对这书也有相当的恨,那你们为这本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确实某种意义上让我感动。
但其实我更希望看到你主观点批判这本书,因为你说这本书垃圾、这是刷子、说这作者垃圾,我会认为你有你自有的逻辑,虽然双方意见相左,但这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当你看到其他地方所发的,看似客观但其实毫无逻辑的证据,却兴致冲冲地搬运回来广而告之,这让我觉得,我对线的对象智商可能有点问题。
突然怀念疯不觉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0 17:12回复
    抱歉,我被拉黑了只能在这里回复了:
    起点吧有一个帖子,里面一位本来想证明一天20万收藏问题很大的人,翻查龙空帖子的时候,竟然发现那个时期一个白银箱子10万以上收藏是很正常的情况,有很多当时的帖子为证。甚至如剑卒过河试过一个白银箱子加了30万收藏。
    这些帖子依然存在于龙空,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搜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0 17:39
    回复
      这是龙空的帖子,有兴趣可以去证伪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0 17:41
      收起回复
        你是友军吗?
        那我“不得不”介绍一下他写过什么实体书了,虽然百度一下就能知道:《豪气歇》、《西游志》、《我爱你时剑拔弩张》,一共三本。虽销量都不太好,但应该确实比组团提问的那些作者,都更实体一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20 17:43
        收起回复
          再补充一下。
          我们现在假设这些先舵主,然后过几天再一口气全订的数字账号都是刷的。
          那我们必须想象,这样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些号上舵主的时间不一样,后续全订的时间也无一相同,舵主到全订的间隔时间也没规律。
          我设想到一种场景:
          就是有一个人日复一日地为这本书买均订,但他没钱!他会和单一卖家说:“我现在钱不够,能不能先买一半订阅,然后过几天我有钱了,再买剩下一半。”——交易完成后,他会努力搬砖,争取在今天内赚到足以买第二次订阅的经费。。。
          小场景假设完了,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思路,能让刷订阅的账号恰好符合先舵主,然后一口气全订的特征?
          除了龙空那位辛苦收集数据发“实锤”贴的楼主之外,起哄的朋友里,请问还有哪些真的认为这些账号的特征代表了刷票?请说出来,我保证不嘲笑你们的智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12-20 20:18
          收起回复
            我昨天看到了拉黑我的那位吧友发帖了。感受到他确实认为这本书和作者的某些观念与他差异很大,他坚持自己的正义性,也对自己无法说服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感到无奈。
            可惜他把我拉黑了,我也没法回帖,我想拿书里的一句话回他,“正确的对面,可能是另一种正确”。
            他认为的“双标”,书里也有一句话:“神有我,有我必有私。”
            我同样不认为这本书里主要角色的行为是全部正确的,但我觉得他们做出的选择,在书中当时的情景下都具备可能性,作为主角的姜望,也只是一个成长中、在变好的少年。
            他说他还是学生,我也看出他对自己世界观的坚持,在大学环境,有这样的坚持其实挺好的。
            但人都是独立个体,只要不违背一般公序良俗道德,人们都是有机会且应该在不贬低对方人格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看法的。
            我也不是一早就有如此的觉悟,我最早来贴吧的时候,也经常被吧里的批评言论搞得血压升高,几度破防。
            但我和批评者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对一件事物的负面情绪所能带来的坚持,一般不会有正面情绪所带来的坚持持久。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正面情绪,足以让我比大部分批评者更能坚持自己立场——这是我能够在对待一些直接粗暴的形容词、一些不以交流为目的的负面发言时,越来越淡然处之的原因。
            我认为自己正确,可能站在对面的,也是一种正确。我觉得,如果是因为坚信自己的正确而提出批评,那双方的意见是可以共存,甚至在讨论争辩中各自升华的。而万一已经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动摇,只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继续坚持,那早点放手,可能会让自己轻松一点。
            无论喜欢还是讨厌这本书,我们也算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过交集。祝愿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践行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生活顺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12-22 0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