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一次灵态未分离)(一次出体多次分离)
下班洗完澡,马上就睡了
差不多1点半
第一次清醒
执行技巧,但没反应,现实感太强烈,下意识感受尿意和肚子是否饥饿(这是一种很微小的注意)仍然执行着技巧
该微小的注意是有在一些时候是不影响我执行技巧的感觉摆放的,但这时,我是受此影响的,因为我发现肚子特别饿,我可以说是饿醒的,在这种情况下,技巧一直都没有任何感觉,我根本无法专注,我起来去吃饭
于3点左右再次入睡
第二次清醒(灵态未分离)(间接第二机制)
技巧一开始没起效,我几乎是立马感知到这点,所以马上执行策略,这个策略在有意识的执行,那就是晃手的时候要慢慢晃,没过一会,技巧开始起效(大概5秒左右)
我开始想用什么方式分离,我在翻身的就一直下意识思考关于“感觉掉线”
一个翻身,立马掉线(这里是掉线,而不是暂时回体)
因为我发现梦境感在1秒内完全褪去,我知道灵态已经褪去,执行技巧也没有反应了,一阵可惜后,继续模拟练习(这里模拟练习包含如何解决这种现象,我一边默念我可以的,期待在下次清醒这么用,哪怕掉线后应该也可以迅速进入灵态),等待下次清醒
第三次清醒(出体多次分离)(间接第二机制)
执行技巧没有感觉,想起上次清醒要求的策略,我一边执行技巧,一边默念“我可以的”
技巧没过一会开始起效(应该还是5秒左右的时间)
我翻身分离,但失败,我迅速回体了,这里回体并不是掉线(因为没有梦境感褪去的感觉)
我知道这是翻身很难起效,我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我通常都会执行另外一种分离技巧体系(这是习惯,长久养成的习惯)
我开始跑起来(想象的跑起来)(这也是一时想到的,想象活动分离体系的习惯,只要用这种体系,都是在灵态中随便乱想起某个技巧就执行的)
我这里跑的环境是我脑子里厂里的环境(这里并不是主动构建脑海视)
而是当我跑时,自动就感受到位置感(因此形成脑海视)这里脑海视也是根据内心感觉提供像,而这种像更是相对随机的生成场景(这很类似于打开某个不认识的门,在这时我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打开门后,仍然会随机生成合适于内心感觉的环境)
逐渐变得清晰后,我不想来到厂里(灵态中认为是厂里,实际上和厂里差的不是一般多),于是掉头去别的地方
这是一处卖早餐市集的地方(灵态中我认为的,可是却没有卖早餐)
我看着眼前的人物,想起了深化(愿望式记忆)
一想到深化,我立马想起了有两样
1,视觉深化
2,我知道我已经掌握了视觉逼真感觉元素
(以上是联想记忆,是想到深化后,就联想到下面的两项)
试想一下,如果想到深化,需要一种习惯的话,那么这种习惯难养成吗?我认为并不难的,这种习惯除了可以通过主动回忆任务记得,也可以通过愿望式记忆记得(而且我是玩出体的,意识相对较清晰一点,没有像知梦那样普遍意义上由于记忆问题一开始导致虚假记忆和设定偏多的元素,因此比较容易通过简单行为养成某种习惯)
除非我完全放任不管一段时间(通常将任务或者注意力放在解决其它问题上,这在前面就有过这样做,使得完全忘记了深化,甚至可以说即便记起了深化也没有联想记忆后面两项,因此无法执行视觉逼真感觉元素)
我看着眼前的行人,我只是这样看,通过力度调整内心的感觉,视觉就变得极致清晰了(至少我现在都看不出有任何差别,除了亮度这一元素)
在执行这个深化时,我完全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够获取到正确感觉,所以一旦获取到这类感觉,视觉就呈现类现实的清晰度了
在灵态中,我完全确定我的视觉就如同现实一样,在这边我一直走玩了一会,视觉完全真实一直持续到了感觉掉线产生回体后
(我认为这种下意识的维持视觉真实仍然需要一种感觉的,通常如果我感受到真实,必须建立在没有受到关于该视觉的记忆影响,且下意识产生“享受”这种感觉,因此建立在这种享受基础下,可以一直维持视觉真实,因为享受这种感觉的基础下,内心感觉会一直认为这会一直视觉真实)(当然这只是维持住视觉真实的其中一种感觉,我知道还有另外一些感觉也可以维持,只是说这种享受感觉相对容易获取)
后续掉线,我立马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我一边默念“我可以的”,我念这句话时,在这里,不管默念了这句话给了我信心,还是因为想起这句话时就给了信心,或者想到了这句话就下意识维持住基本感觉
总之我完全确定我已经掉线了(感觉褪去了)然后我因想到这句话,所以我生起了“我仍然可以再次进入灵态”(这里客观事实是,我已经退出了灵态,而我能够重新进入灵态,而不是任然处于灵态中,这两种天差地别)
因此技巧几秒后再次起效,我再次分离,我再次让视觉变得逼真像现实一样,然后没过一会我就掉线了,这次再次默念我可以的,然后再次续上(这次是仍然处于灵态中,所以续上很正常,也就说在这里这句话的作用是,让我仍处于灵态中)
过后我再次掉线,而这次,没有再次续上。因为我发现,我的感觉越来越不信我能够进入灵态了,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
下班洗完澡,马上就睡了
差不多1点半
第一次清醒
执行技巧,但没反应,现实感太强烈,下意识感受尿意和肚子是否饥饿(这是一种很微小的注意)仍然执行着技巧
该微小的注意是有在一些时候是不影响我执行技巧的感觉摆放的,但这时,我是受此影响的,因为我发现肚子特别饿,我可以说是饿醒的,在这种情况下,技巧一直都没有任何感觉,我根本无法专注,我起来去吃饭
于3点左右再次入睡
第二次清醒(灵态未分离)(间接第二机制)
技巧一开始没起效,我几乎是立马感知到这点,所以马上执行策略,这个策略在有意识的执行,那就是晃手的时候要慢慢晃,没过一会,技巧开始起效(大概5秒左右)
我开始想用什么方式分离,我在翻身的就一直下意识思考关于“感觉掉线”
一个翻身,立马掉线(这里是掉线,而不是暂时回体)
因为我发现梦境感在1秒内完全褪去,我知道灵态已经褪去,执行技巧也没有反应了,一阵可惜后,继续模拟练习(这里模拟练习包含如何解决这种现象,我一边默念我可以的,期待在下次清醒这么用,哪怕掉线后应该也可以迅速进入灵态),等待下次清醒
第三次清醒(出体多次分离)(间接第二机制)
执行技巧没有感觉,想起上次清醒要求的策略,我一边执行技巧,一边默念“我可以的”
技巧没过一会开始起效(应该还是5秒左右的时间)
我翻身分离,但失败,我迅速回体了,这里回体并不是掉线(因为没有梦境感褪去的感觉)
我知道这是翻身很难起效,我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我通常都会执行另外一种分离技巧体系(这是习惯,长久养成的习惯)
我开始跑起来(想象的跑起来)(这也是一时想到的,想象活动分离体系的习惯,只要用这种体系,都是在灵态中随便乱想起某个技巧就执行的)
我这里跑的环境是我脑子里厂里的环境(这里并不是主动构建脑海视)
而是当我跑时,自动就感受到位置感(因此形成脑海视)这里脑海视也是根据内心感觉提供像,而这种像更是相对随机的生成场景(这很类似于打开某个不认识的门,在这时我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打开门后,仍然会随机生成合适于内心感觉的环境)
逐渐变得清晰后,我不想来到厂里(灵态中认为是厂里,实际上和厂里差的不是一般多),于是掉头去别的地方
这是一处卖早餐市集的地方(灵态中我认为的,可是却没有卖早餐)
我看着眼前的人物,想起了深化(愿望式记忆)
一想到深化,我立马想起了有两样
1,视觉深化
2,我知道我已经掌握了视觉逼真感觉元素
(以上是联想记忆,是想到深化后,就联想到下面的两项)
试想一下,如果想到深化,需要一种习惯的话,那么这种习惯难养成吗?我认为并不难的,这种习惯除了可以通过主动回忆任务记得,也可以通过愿望式记忆记得(而且我是玩出体的,意识相对较清晰一点,没有像知梦那样普遍意义上由于记忆问题一开始导致虚假记忆和设定偏多的元素,因此比较容易通过简单行为养成某种习惯)
除非我完全放任不管一段时间(通常将任务或者注意力放在解决其它问题上,这在前面就有过这样做,使得完全忘记了深化,甚至可以说即便记起了深化也没有联想记忆后面两项,因此无法执行视觉逼真感觉元素)
我看着眼前的行人,我只是这样看,通过力度调整内心的感觉,视觉就变得极致清晰了(至少我现在都看不出有任何差别,除了亮度这一元素)
在执行这个深化时,我完全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够获取到正确感觉,所以一旦获取到这类感觉,视觉就呈现类现实的清晰度了
在灵态中,我完全确定我的视觉就如同现实一样,在这边我一直走玩了一会,视觉完全真实一直持续到了感觉掉线产生回体后
(我认为这种下意识的维持视觉真实仍然需要一种感觉的,通常如果我感受到真实,必须建立在没有受到关于该视觉的记忆影响,且下意识产生“享受”这种感觉,因此建立在这种享受基础下,可以一直维持视觉真实,因为享受这种感觉的基础下,内心感觉会一直认为这会一直视觉真实)(当然这只是维持住视觉真实的其中一种感觉,我知道还有另外一些感觉也可以维持,只是说这种享受感觉相对容易获取)
后续掉线,我立马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我一边默念“我可以的”,我念这句话时,在这里,不管默念了这句话给了我信心,还是因为想起这句话时就给了信心,或者想到了这句话就下意识维持住基本感觉
总之我完全确定我已经掉线了(感觉褪去了)然后我因想到这句话,所以我生起了“我仍然可以再次进入灵态”(这里客观事实是,我已经退出了灵态,而我能够重新进入灵态,而不是任然处于灵态中,这两种天差地别)
因此技巧几秒后再次起效,我再次分离,我再次让视觉变得逼真像现实一样,然后没过一会我就掉线了,这次再次默念我可以的,然后再次续上(这次是仍然处于灵态中,所以续上很正常,也就说在这里这句话的作用是,让我仍处于灵态中)
过后我再次掉线,而这次,没有再次续上。因为我发现,我的感觉越来越不信我能够进入灵态了,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