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未进入灵态)(分析)(上)
昨晚记录完直接就去睡觉了
可能两分钟不到就睡着了
印象中,我正在强行抵抗睡意,进行专注力练习和默念
但生理上的困意是如此强大,怎可能对抗得过?我尽可能多一点练习,以保证有多一点准备,使得醒后不会那样慌张。(没有准备下的慌张)
我并不想出其不意的进入灵态,因为那种练习方向太过于依赖运气。
我想意识清晰下,通过专注力,且有条不紊的,有尽可能多的主观意识的努力的进入灵态
第一次清醒,同样大概是5点(前面按照科学上,应该是有清醒的,但是归纳为无意识的清醒,先不管无意识的清醒)
白天工作强度太高,所以一觉睡到5点,这点还是蛮合理的
我顿了好久,但仍然有些困(看来这接近8小时的睡眠还不满足白天所消耗的精力)
然后才想起做技巧,但由于我很困,意识又是非常不清晰,专注力什么的根本就不得进行
(我现在太缺乏专注力训练,晚上那一点训练根本不够为醒后状态这一情况的准备)
已经连续好几天,醒后无法专注了
如果专注了,无法生效,那是大脑没有回想的问题(也就是大脑对该技巧熟练度的问题)
如果无法专注,那就是技巧熟练度的问题,尽管醒后的情况最难,但仍然可以通过练习,尽最大可能提升醒后能够专注的能力
我并没有说像半分钟1分钟甚至往上的专注力,那是很离谱的,实际上,对于间接法来说,5-10秒专注力,就足够了,而更长久的专注力,实际上是相对被动的执行技巧(尤其在进行直接法练习中)
但请注意,不要把两种弄混淆,如果你认为你睡前那几分钟的被动专注练习或者在现在能够专注于技巧好几分钟,就认为你有这个能力,能在醒后立马专注好几分钟,并认为这是“冥想”或者太玄的功劳,我只能对此种如此不严谨的分析表示出“可笑和愚蠢”。
醒后不专注于技巧,至少需要区分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情况,每多一种变量,其结果数量都会呈指数级增长(请忽略我的数学,可能不是指数而是其它,但我忘记了)
一些粗糙的理论认为,他们把这些情况通通归为一类,然后说:哦!专注呀!
冥想可以专注,于是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冥想上,他们坚信冥想和醒后的专注有某种联系(而实际上确实如他们所说,真的有某种联系)
但他们忘记了,这不是主要联系,而是非常次要的练习
数学老师不会告诉你通过“冥想”来学习数学,数学有它的思考模式和针对性训练。
可面对灵态学习上,所有人都在犯那种错误,他们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而是通过其它的有那么一点点联系而大谈特谈,他们避免了直接面对细节问题,而选择了泛性回答,这可以维持住他们大佬的身份(而实际上他并不是大佬),也给了许多普通人装逼的机会
昨晚记录完直接就去睡觉了
可能两分钟不到就睡着了
印象中,我正在强行抵抗睡意,进行专注力练习和默念
但生理上的困意是如此强大,怎可能对抗得过?我尽可能多一点练习,以保证有多一点准备,使得醒后不会那样慌张。(没有准备下的慌张)
我并不想出其不意的进入灵态,因为那种练习方向太过于依赖运气。
我想意识清晰下,通过专注力,且有条不紊的,有尽可能多的主观意识的努力的进入灵态
第一次清醒,同样大概是5点(前面按照科学上,应该是有清醒的,但是归纳为无意识的清醒,先不管无意识的清醒)
白天工作强度太高,所以一觉睡到5点,这点还是蛮合理的
我顿了好久,但仍然有些困(看来这接近8小时的睡眠还不满足白天所消耗的精力)
然后才想起做技巧,但由于我很困,意识又是非常不清晰,专注力什么的根本就不得进行
(我现在太缺乏专注力训练,晚上那一点训练根本不够为醒后状态这一情况的准备)
已经连续好几天,醒后无法专注了
如果专注了,无法生效,那是大脑没有回想的问题(也就是大脑对该技巧熟练度的问题)
如果无法专注,那就是技巧熟练度的问题,尽管醒后的情况最难,但仍然可以通过练习,尽最大可能提升醒后能够专注的能力
我并没有说像半分钟1分钟甚至往上的专注力,那是很离谱的,实际上,对于间接法来说,5-10秒专注力,就足够了,而更长久的专注力,实际上是相对被动的执行技巧(尤其在进行直接法练习中)
但请注意,不要把两种弄混淆,如果你认为你睡前那几分钟的被动专注练习或者在现在能够专注于技巧好几分钟,就认为你有这个能力,能在醒后立马专注好几分钟,并认为这是“冥想”或者太玄的功劳,我只能对此种如此不严谨的分析表示出“可笑和愚蠢”。
醒后不专注于技巧,至少需要区分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情况,每多一种变量,其结果数量都会呈指数级增长(请忽略我的数学,可能不是指数而是其它,但我忘记了)
一些粗糙的理论认为,他们把这些情况通通归为一类,然后说:哦!专注呀!
冥想可以专注,于是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冥想上,他们坚信冥想和醒后的专注有某种联系(而实际上确实如他们所说,真的有某种联系)
但他们忘记了,这不是主要联系,而是非常次要的练习
数学老师不会告诉你通过“冥想”来学习数学,数学有它的思考模式和针对性训练。
可面对灵态学习上,所有人都在犯那种错误,他们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而是通过其它的有那么一点点联系而大谈特谈,他们避免了直接面对细节问题,而选择了泛性回答,这可以维持住他们大佬的身份(而实际上他并不是大佬),也给了许多普通人装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