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42贴子:354,500
  • 3回复贴,共1

心学入门方法探讨——凡有关心学疑惑,皆可提问,必定逐一回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能对自己的身体升起仁爱之心吗?
我要对自己的身体升起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是儒家之根基所在,别的话也不多说,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一,凡有问,不论早晚,我会逐一回答,尽量不会让各位问题落空。
第二,大家尽量问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入门方法就是上面两句话,不断的重复即可。


IP属地:河南1楼2023-11-12 21:15回复
    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
    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
    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
    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
    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
    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
    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
    当知的,圣人自能问卜。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 ‘虽知亦问,敬
    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
    便自有主行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
    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直因闻先生之说,则知程子所谓有“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
    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其说皆无可疑。
    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直初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
    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才有夹杂,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
    恶恶臭的心。善能实实的好,是无念不善矣。恶能实实的恶,是无念及恶矣。
    如何不是圣人?故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IP属地:河南11楼2023-11-19 20:31
    收起回复
      以后不再此处回答任何问题,这个方法大家皆可自取,验证大家也可以看得到,若果真有些不懂的,去问@李二狗子。
      诸位同学,他年再会。


      IP属地:河南25楼2023-11-30 13:53
      回复
        @贴吧用户_778VPXb 视听食只是举例,你之所以到现在还有这样的疑惑,就是没有直下承当自己的本心自性。不是只有六根自性,起心动念也是本心自性啊,只不过是没有发而中节而已。
        你心中总是有个疑惑在,从根本上讲这个疑惑源于对生命的生死恐惧,不知道你在练习释放法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在真正修正的过程中,第一,不求速验。第二,不求结果。
        正如禅宗所说,只除妄想不求真。疑惑太过,就是私欲,是要去除的,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的正其不正。
        阳明先生说,圣人只是一个无我而已。
        道理很简单,大体上就是这样。
        关于实修实证,你现在说一个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我最近时间比较多,我们一起努力试一下,看行不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5-03-04 11: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