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603贴子:87,748,887

回复:看看存在的一切,这里真的有“别人”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复:200楼
看.....所有问题又回到了我在196楼,最后想说的话上面去了.....(请自行翻阅最后4段话)
用一个科学上本来就不成定论的科学理论来佐证你要提出的论点....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赖式的辩论方式.....因为你提出的证据...根本就不能作为已知的证据...
马褂兄你的一切的唯意识论的假设都是基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则,进而推演出他的世界观,与正统严肃科学不同的是....他直接跳过了证明,把某些有争论的理论,当成了已知去证明他的论点.....有争论的理论,本身就是正误未知,用正误未知的论据,去证明另外一个未知的正误...这本身就已经是个不讲道理的事情了....
我先引用下马褂帖子里提到的,他的话~~~~~~~~然后在他的话后面加上我想说的话
;;;;;;;;;;;;;;;;;;;;;;;;;;;;;;;;;;;;;;;;;;;;;;;;;;;;;;;;;;;;;;
马褂的意思:
量子力学指向的是一个令崇拜“物质”的人惊粟的结论: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波函数塌缩”或“多世界退相干”?——是你、我、他背后的那个“普遍性意识”。
真相是:所有的一切一切——所有的存在,都是那个“普遍性意识”(心灵)投射(创造)出的三维全息幻相。
马褂想要表达的:我们真实世界裏的一切,其实都是由我们的意识决定的而已.....
;;;;;;;;;;;;;;;;;;;;;;;;;;;;;;;;;;;;;;;;;;;;;;;;;;;;;;;;;;;;;;;;;;
我要说的:
在我说之前先重复一下马褂的论点就是:"波函数塌缩”或“多世界退相干”
哥本哈根解释:观察者对某一物体的观察,导致了该物体量子波函数的塌缩。
好,接下来,我引用一段量子力学史的资料
;;;;;;;;;;;;;;;;;;;;;;;;;;;;;;;;;;;;;;;;;;;;;;;;;;;;;;;;;;;;;;;;;;;
该资料的地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7395_17775.html
摘出一部分如下:
1997年,在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MBC)召开了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研讨会。有人在与会者中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究竟他们相信哪一种关于量子论的解释。结果是这样的:哥本哈根解释13票,多宇宙8票,玻姆的隐变量4票,退相干历史4票,自发定域理论(如GRW)1票,还有18票都是说还没有想好,或者是相信上述之外的某种解释。到了1999年,在剑桥牛顿研究所举行的一次量子计算会议上,又作了一次类似的调查,这次哥本哈根4票,修订过的运动学理论(它们对薛定谔方程进行修正,比如GRW)4票,玻姆2票,而多世界(MWI)和多历史(DH)加起来(它们都属于那种认为“没有坍缩存在”的理论)得到了令人惊奇的30票。但更加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50票之多承认自己尚无法作出抉择。在宇宙学家和量子引力专家中,MWI受欢迎的程度要高一些,据统计有58%的人认为多世界是正确的理论,而只有18%明确地认为它不正确。但其实许多人对于各种“解释”究竟说了什么是搞不太清楚的,比如人们往往弄不明白多世界和多历史到底差别在哪里,或许,它们本来就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就算是相信哥本哈根的人,他们互相之间也会发生严重的分歧,甚至关于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决定论的解释也会造成争吵。量子论仍然处在一个战国纷争的时代,玻尔,海森堡,爱因斯坦,薛定谔……他们的背影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当年曾战斗过的这片战场上仍然硝烟弥漫,他们不同的信念仍然支撑着新一代的物理学家,激励着人们为了那个神圣的目标而继续奋战。
;;;;;;;;;;;;;;;;;;;;;;;;;;;;;;;;;;;;;;;;;;;;;;;;;;;;;;;;;;;;;;;;;
这段资料的含义不言而喻,马褂所依托的哥本哈根解释和退相干,只是量子力学假说的一部分,并不是已经既成的事实....事实上请注意我引用的资料里的第7行~~(它们都属于那种认为“没有坍缩存在”的理论)~~~马褂混淆的整合了多宇宙和退相干取了个名叫做,多世界退相干,并且完美曲解了它们,对此,我表示遗憾....
而事实上,马褂对哥本哈根解释里面人的意识的干涉的解释也是曲解的,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查阅......
好,事情到了这里,一切又回到了我在帖子开始前说的那个观点......不再赘述
至于马褂在第200楼里,举的实验到底证伪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我会在另外一贴给出说明


IP属地:辽宁207楼2010-08-28 12:54
回复
    呵呵,不知道搬出“1997年,在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MBC)召开了一次关于量子力学的研讨会。有人在与会者中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想说明什么?
    110楼看不懂?不明白“叠加态”吧?
    “你不知道量子力学各流派之间 无论是波函数塌缩还是多世界退相干 并无本质差别。关键在于:叠加态。”
    


    209楼2010-08-28 14:07
    回复
      小宝贝们这样讨论还不错啊
      总算有个理性讨论氛围


      210楼2010-08-28 14:15
      回复
        “~~~马褂混淆的整合了多宇宙和退相干取了个名叫做,多世界退相干,并且完美曲解了它们,对此,我表示遗憾....”
        ------------------------
        链接百度不能发。节选一段,看看什么叫“多世界退相干”:
        我在这里,我在那里——休·埃弗雷特对量子力学的解释(节选)
        “......20世纪70年代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物理学家迪特·泽赫(Dieter Zeh)发展出了一套被称为退相干的理论,之后祖瑞克对其进行了扩展。这个理论认为,由于量子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它们不会长时间处于叠加态上, 而是趋向于“退相干”。其结果是,环境的作用使得量子系统的行为就好像发生了坍缩,而实际上它们却和周围的环境更紧密地纠缠在了一起,以致于没有实验可以 探测到它们,而且对于多粒子系统更是如此。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在与退相干结合起来之后,“多重世界”理论会显得更具有吸引力。这是因为退相干可以挑选出宏观物体中常见的态,使得它变得更可靠而且因此变得具有可观测性。这个理论甚至还得到了一些实验的肯定,而且看上去还去除了多重世界理论中的不少不确定性。”

        


        211楼2010-08-28 14:15
        回复
          回复:201楼
          这楼小宝贝的用词过度了
          无助于解释清楚问题


          212楼2010-08-28 14:16
          回复
            回复:203楼
            http://tieba.baidu.com/f?z=785540242&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C1%BF%D7%D3%C1%A6%D1%A7&pn=0
            大家看看这里吧
            也有个近似的讨论
            但大家都基本做到了对事不对人
            如果真想做学术性的讨论
            应该如此


            213楼2010-08-28 14:19
            回复
              203楼
                  我相信物理学在实验与观测上都是非常严谨的,并且也忠实的反映出了“客观实在”的规律,唯一的障碍是我们自己的二元逻辑认知限制了我们,我们没有丝毫的权利定论宇宙应该怎样存在,其实我们连自己都并不十分了解,重要的是尊重观测事实,不妄加评断。
                  当爱因斯坦毫无实证的随便说出:“上帝不掷骰子”时就是二元认知在运作并限制了他,二元认识方式总是认为事物非此即彼,其实是我们的思想和语言太简单了, 无法完全理解与描述事实存在的方式。当一个苹果放在我们面前,我们永远无法完整的说出一个苹果究竟是什么,但苹果就是在那里,我们只要去看、去听、去闻、 去尝就对了,那就是事实与二元性认知的差别所在~
              --------------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竟然对全世界那么多的重复实验得出的明确结论感到震惊、不敢相信?因为:量子力学是反“直觉”的——“真相”是反直觉的。
              我们投生在一个黑白颠倒的“幻相”的世界里,我们一直被“直觉”蒙骗着。象爱因斯坦那么伟大的科学家,最后依然被“直觉”所欺骗。
              那 真相到底如何?
              简单地说,就是楼主在1楼的八个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是佛陀两千年前告诉我们的。
              这也是量子力学今天指向的终极的结论。
              想挑剔的请注意:我没有说,这是量子力学今天“得出”的终极的结论。我说的是:“指向”。为什么?因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只对“可观测的量”有效。但不接触量子力学的人体会不到量子力学的伟大!量子力学已经探触到了“自然”的极致。仅仅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它已经向我们清晰地昭示了那个终极的结论的所在。

              


              214楼2010-08-28 14:22
              回复
                回复:196楼
                我说过,我不想和科学痞子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这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
                希望教主也能减少这类修辞
                这同样也不利于讨论气氛

                


                215楼2010-08-28 14:27
                回复
                  看看文章,说得很对,再看作者,原来是讨饭丫头。


                  216楼2010-08-28 14:30
                  回复
                    讨饭丫头QQ多少,加个好友吧。


                    217楼2010-08-28 14:32
                    回复
                      212楼
                      回复:201楼
                      这楼小宝贝的用词过度了
                      无助于解释清楚问题
                      ---------
                      说明下:这里“遗老遗少”指的是“上帝不会掷骰子”原作者,在这个帖子里探讨的人还称不上。
                      另:这位朋友还是不要称呼小宝贝了,直呼ID就可以。我这岁数 确实不敢装什么宝贝了。

                      


                      218楼2010-08-28 14:36
                      回复
                        回复:218楼
                        果然是我会错意了
                        那老兄再接再厉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讨论气氛~
                        我觉得这个帖子如果大家能抛弃成见
                        应该都能吸收一些知识的养分
                        因此因该感谢你们两个给大家列举这么多例证了~


                        221楼2010-08-28 15:03
                        回复


                          222楼2010-08-28 15:16
                          回复
                            回复:214楼
                            想挑剔的请注意:我没有说,这是量子力学今天“得出”的终极的结论。我说的是:“指向”。为什么?因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只对“可观测的量”有效。但不接触量子力学的人体会不到量子力学的伟大!量子力学已经探触到了“自然”的极致。仅仅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它已经向我们清晰地昭示了那个终极的结论的所在。
                            ——————————————————————————————————————
                              窗纸的比喻真的是十分恰当喔,因为科学是所谓的实证主义,没有实证便没有定论,即便明明看到所有的箭都飞向同一个箭靶,在箭没有射中标靶之前科学仍然不可以说那个箭靶就是目标。好像谁首先戳破这层窗纸就会遭到全世界物理学家的口诛笔伐以至身败名裂一般。
                              科学总要肉身感官可以证明的证据,但多世界理论恰恰是不可能以肉身感官证明的,而超感官的方法每个人只能自己为自己证明,因为“你不可能亲眼看到别人做了什么样的梦”。相反超心理学一边便容易得多了,因为超心理学恰恰是研究超感官知觉方面的学科。不过在现代科学这个现代强大宗教统治下任何“非科学”的学科似乎都变得不可信似的,其实科学也只是人类二元逻辑的一面之见罢了……
                              我相信科学精神原本不该是这样子,科学应该是我们用来发现宇宙真相的方法,因为二元逻辑思维只是人类工具的其中之一,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应该面对无限的未知开放自己而不是限制自己在二元认知的框框内……


                            223楼2010-08-28 15:19
                            回复
                              回复:216楼


                              224楼2010-08-28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