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字吧 关注:44,216贴子:1,434,754

回复:【Micro love letter】好日迟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或许我不是感受不到爱。我只是,回避了感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4-01-27 01:06
回复
    阅读可以共鸣,可以寄情,但如果它能带来认知模式的更新,带来突破常识的勇气,那它就是一种自由。或者说,它是自由的起点。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4-01-30 07:47
    回复
      在想表达的日子里,更多时候是在嚼干草。干枯的草叶很硬,很蛮横的原生态,但也企图从中汲取一点鲜嫩的汁液,却错把口水当甘露。但人毕竟是经过进化的文明生物,距离普罗米修斯取来火种已过了上上万年,文明如同烟瘾,一旦悟了其中滋味再抽离就很难,所以也难以享受野蛮,嚼来嚼去最终只有牙龈隐隐作痛。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4-01-30 20:42
      回复
        新年快乐。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4-02-10 23:15
        回复
          左若童说,李慕玄不明白自己的路。但世界上有一种人,人生中本就是没有明白一词的,稀里糊涂地过,错过好多东西,但那才是他。他们要对抗的,不是路时的泥泞,是抉择时的难以两全,以及绝不退让的潜在自我。
          我想,其实人生就很美。各式各样的,拥有可能。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评判什么的,太肤浅了太没意思。初中时莫名其妙写了一句话: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其实那时候也没懂自己是什么意思,现在倒有一点点明白了。
          但也只有一点点。生命这个话题,太广袤。和宇宙一样,利用空虚裹着万物,在一次次翻卷之中折返。
          左若童有左若童的道和选择,有他的对错。李慕玄有李慕玄的,正是因为每一个不愿意违逆的选择他都坚持了,所以成为了李慕玄。都说一念之差,然而这瞬间的一念,是最真实的自我。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24-02-10 23:23
          回复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事物能够不由分说地改变我们一如既往的生活轨迹,虽然身在其中的时候总是看不见前路,就像童年时的视野不能跳跃过固定的行进轨迹,穿梭到三十年后的某个平淡但是肩负着隐秘的重担的时刻。但是它是恒定的,有些既定的东西不会发生变化,就像每天晚饭时候会在餐桌上投下波纹般光晕的灯,还有每周日的出行。这些东西细微、固执,仿佛永远都不会被改变。而当巨变真正来临时,我们总会觉得,它首先要是一样比原本的生活更加固执、坚硬的巨物,才能够在碾压上来的时候有摧毁一些什么的力气。
            当原本的轨道由此缓慢碎裂时,我们会有一段逃生期去建立新的家园,历史仿佛就是这样进行的,一些关乎日常生活的洗牌,仿佛都需要这样的运行秩序。但是事实上,那些使晚餐时点亮的灯熄灭、使每周末的放风时光碎裂的,是比生活中任何一样物件都要来得渺小的微缩事物。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24-02-11 16:34
            回复
              高中写作文的时候最喜欢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艺考的时候写影评喜欢写我们是被轧死的蚂蚱瘫倒在车辙里等待尾气为我们殉葬。唉虽然很土但我确实一直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辜负的人,滚滚洪流中个人命运其实微不足道。这是时代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阻挡性与你个人意志的冲突,我们从一个时代中看不清任何人 ,我们也无法从一个人身上看清一个时代。每次做历史题要写到历史局限性我都想,如果死后能跳出我现在所有的局限性去看到新的东西就好了。但如果真的能知道所有事物的本质那也确实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4-02-13 00:43
              回复
                人的感情连最易碎的绉绸都不如。因为那些绸缎至少可保存50年,而人的依恋之情远比此短。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4-02-13 00:49
                回复
                  我从未期待过拥有情书那样的爱情,一封又一封的没完没了,像一只蝴蝶一片羽毛,总之是鸿毛片羽地停留在这本厚重的、已经翻盖上的生命之书上,太飘飘然了,不够裸裎不够诚实不够坦荡地面对最不堪之处。那么纯洁的,像一种偷懒式的幻想。。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4-02-13 01:09
                  回复
                    我一直坚持认为小城镇是最具电影感的地方,你可以笼统理解为某种城乡结合部。潮流文化步入仍待拆迁的破旧毛坯房,颤动的三轮车摇摇晃晃把尘土挥到价格不菲的裙子上,单单一条河就可以将居民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霓虹灯投射的河流粼粼炫得人头晕,从城市归来的年轻人灯红酒绿,然而出了酒吧就被卖瓜老人的汗味熏得掩鼻。高楼已经拔地而起,翻起肚皮静静躺在河面的鱼无人问津,从前嬉戏的木板桥已然成梁,再没有小情侣卿卿我我,只剩落叶与腥味堆积。每一次归家,都是更新认知。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让你焦躁,家乡小镇上献媚似的招牌和网红风的小店却又蹩脚无比,鲜红的标语还在号召时代,有人在底下抽烟狠狠跺脚。而你,从高考完就被开除了某种户籍,离开这里又回来,像飘荡在这里永远幽怨的幽灵,这时才发现,我靠,原来我不属于任何地方。看,浑然天成的比对意象。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24-02-14 09:52
                    回复
                      大多数国摇很土。更多像愣头青刚步入社会对世界的宣泄,或者宣战。但是土得很直白。很直白的土。我喜欢这种土气,没有虚伪的精致浪漫,不是肥皂泡一样一戳即破的东西,是尘土,是拖得很长的车尾气,黑烟咕噜咕噜往上冒,不需要烟囱,天空在哪我们就去哪。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24-03-03 19:08
                      回复
                        学戏剧文学最难受的点是不管作品还是文论,知道前面有太多无法翻越的高山,也感觉到某些学科导向变得越来越奇怪,慢慢会有种绝望感。
                        你看了太多好的作品,逐字逐句分析后才知道创作的困难,那句话叫做越学越无知,就是这种感觉,以前觉得写东西就是写东西有什么难的,初生牛犊所以无知无畏,而现在不敢下笔因为无知有畏。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24-03-07 08:43
                        回复
                          虽然某某又说过先完成再完美,但作为一个有强烈完美主义倾向特质的人怎么可能放任自己并不够好的作品随意流传,多看一眼都觉得羞耻——然而又有一个弊端,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我永远能挑剔出自己的弊病。于是如此。
                          就像福楼拜说自己最终会走到不敢写一行字的地步,因为他一天比一天更体会到自己渺小,微不足道,知识贫乏。他说要胆大包天才可能。就是这样,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勇气”。写下文字的勇气,把文字发表出去的勇气,坦然面对读者的赞扬或批评的勇气。然而我最缺乏勇气。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24-03-11 20:17
                          回复
                            从记事起就开始在聪明与否的深海里扑腾挣扎,他者的评价如同海藻一捆捆将我缠住。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7楼2024-03-14 09:07
                            回复
                              头朝地,扎进泥土,嘴朝天,吐纳最重的空气,不出一小时,脚心出芽,须发成根,但你仍然说我不如一株植物安宁。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9楼2024-03-15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