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大城县新能源车产业园规划】1.规划相关情况简述
1.1规划名称、主办单位
规划名称:大城新能源车产业园总体规划(2015—2030)
主办单位:大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1.2规划范围及规划面积
规划控制范围以园区征地线为边界,总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
1.3规划期限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1.4发展目标
坚持上位规划对园区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原则,对园区内用地功能进行合理布局,规定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土地使用规定,完善规划区的基础设施系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建设以摩托车、电动车及汽车的配件生产、组装和销售为主,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较为完善的工业资源建设体系,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1.5产业发展方向及主导产业
近期发展服务京津冀的异地配套型汽车配件产业、摩托车配件产业、电动车配件产业以及电动车整车制造产业;远期发展京津冀的异地配套型汽车配件产业、摩托车配件产业、电动车配件产业以及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产业。
1.6产业布局
规划确定向南联动货运站场发展,为规划期内产业园空间发展的主导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产业园空间发展策略为为“东南优化、西北控制”。
东南集约发展:产业园北部有津保公路,东部有文大路,交通资源丰富,并且未利用地充足,产业园南部主要为村庄,响应国家集约节约发展政策,南部和东部以优化发展为主。
西北控制:产业园西部地区紧邻阜草干渠,用地发展空间不足;考虑到跨渠发展导致产业园市政设施投入的加大,因此,强化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控制,是产业园发展的现实选择。津保公路以北位于蓄滞洪区内,用地发展空间有限,为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应控制发展。
1.7空间布局
产业园将形成“两轴两带、两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其中:
“两轴”分别为依托津保公路和文大路形成的津保公路产业发展轴和文大路产业发展轴;“两带”分别为依托阜草干渠的阜草干渠水系景观带和依托阜草干渠支渠的阜草干渠支渠水系景观带。
两心分别为产业园北部的商业金融服务中心和产业园南部的生活区综合服务中心。多组团分别指相关产业配套区、北部居住生活区、南部居住生活区、物流仓储区、汽摩配件生产区、整车制造加工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