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谈谈为何“观心”是“充实生活”的心法。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充实生活。其实这一条是针对破戒的高发情况——无聊状态来说的。人一旦感觉到无聊时,哪怕观心断念水平很高,都极其容易破戒。从这一点来说,充实生活的确是可以帮助戒色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若忽略了其观心的心法基础,就会很容易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东做一件事,西做一件事,事情做了很多,内心的洞穴却依然装满无聊,并满溢出浮躁的邪火。这个情况就是因为把“充实生活”片面地“向外驰求”,希望借助做一件什么事来消除无聊,这么做无可厚非,可大家若细心观察,会发现,这样做少数时候是有效的,大多数的时候是无效的。那么什么时候是有效的呢?就是你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内心很专注,故而心智的噪音开始变得平静起来,所以无聊感就逐渐消退了。但其实,不用刻意做什么,只用在做当下这件事上保持一定程度的观心,就可让心智的噪音逐渐消停下来,在观心的平静状态下,哪怕是做一件很简单的事,都可以感受到莫大的充实和平静。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像曾国藩这样一个大忙人,每天都要静坐四刻,还称其为“如鼎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