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吧 关注:504贴子:8,984

回复:尊重,或者远离——关于《烈火红岩》和《江姐》

收藏回复

让英雄的精神传承就是最好的对烈士的尊重!
如果你拍得都没人看,教育没有穿透力,又何谈尊重英雄?


IP属地:湖北禁言 |52楼2010-08-20 22:10
回复
    回54楼,你还是以小说《红岩》的视角来看待电视剧
    为什么一定要以虚构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作品的成败?
    比如你说“江姐的出色表现主要是在狱中”
    不知理由为何?
    还原一个真实江姐的情感经历,使人物更走近现代的观众
    也无损英雄的伟大


    IP属地:湖北禁言 |55楼2010-09-05 08:44
    回复
      回复:54楼
      支持,我也很认真看了历史文献,而且我的祖父也是那一代的革命者,你说的话深得我心。央视的《江姐》真的跟我从小在我爷爷口中听来的有一定的差距,也和我从历史文献上知道的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虚构情节太多,而且把别的烈士的功绩也安排到江姐身上,典型的样板戏模式。


      禁言 |62楼2010-12-08 00:24
      回复
        回复:33楼
        说的真好。深得我心。


        禁言 |63楼2010-12-08 00:25
        回复
          我也是今天中午偶然看了这部电视的第五集,然后彻底被雷了。单是江姐的名字,那个筠,就让我雷死,这么多年来,这个字都是“jun”音,为什么光电总菊在审片时就不审出来的,对烈士名字的发音都把握不对。不是不准,是根本不对。而且剧情似红岩非红岩,让人很不舒服。干脆编剧重新编一个,不要套用红岩的主题。


          禁言 |64楼2011-07-02 22:24
          回复
            楼主说得太好了,歌剧《江姐》,小说《红岩》,以及电影《烈火中永生》这三个最经典,他们对烈士非常尊重。
            事实上,如果重新拍摄《江姐》,我认为最好还是以小说《红岩》为基础,加入后来能找到的感人元素,例如大屠杀的救援为什么没有实施,亲人上山寻找烈士遗骸,政府惩办刽子手等等真实的情节,这样也许能获得突破,否则还不如不拍摄比较好。
            歌剧《江姐》,小说《红岩》,以及电影《烈火中永生》为什么能成功呢?


            禁言 |65楼2011-07-05 01:20
            回复
              小说《红岩》凝结了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对难友的无限尊敬与深切怀念,这样用心创作的小说是用血写成的。
              歌剧《江姐》是空政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细心打造的,刘亚楼亲自参与创作,里面的歌曲多次重写,成为了空政的保留剧目。
              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江姐的扮演者于蓝花了几年的时间筹备的,她几次修改剧本,还专门南下广东找夏衍修改剧本,并且采访了小说的作者和很多熟悉这段经历的人,光笔记就有30多万字,每次看这部电影都相当感动,一想起江姐,就会想到于蓝的形象,尤其是最后就义的时候,每次都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成功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禁言 |66楼2011-07-05 0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