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58贴子:2,998,603
  • 3回复贴,共1

不可证伪引申的错误解读导致修仙人才凋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可证伪引申的错误解读:1、不可证伪是指没办法证明它是错的===所以没有研究的意义。
关于证伪性的错误解读,即“不可证伪的事物没有研究的意义”。这一错误解读直接阻碍了高知识份子修仙之路。一般人是不会接触证伪概念,只有大学以上的知识份子才接触,而当这群高智商人才接触并认同以上错误的不可证伪概念后,就不会去修仙了,因为修仙不可证伪嘛。
不可证伪的事物没有研究意义,这句话不正确,正确说法应该是“没有需要的情况下,不可证伪的事物没有研究意义”,在科学领域,其实很多的研究在本质都是在不可证伪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而研究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有需要,就有研究的必要,有研究的必要,就有意义。这么浅显的逻辑,却叫不醒装睡的猪,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那些高智商如轮回、二笨、心灵家园等都不能理清这个逻辑,显然不至于。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传播洗脑。
就概念本身角度而言,不可证伪的定义很明确,就是无法证明是错的。但是在知识传播讲解的过程中,导师会扩充讲解,扩充讲解本身也没问题,便于人们更明确的理解具体含义,问题就出在这里,说的越多,越是偏移主旨,比如扩充到在科学的范畴里,并不研究不可证伪的事物。又比如不可证伪的没有讨论的意义。这并不是导师的故意误导,而是错误的认知已经被融入到知识里很多年,导师也在这种错误的灌溉里长大,这种错误是有心人故意灌溉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坚持物质科学路线,不去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是一种现实版的思想钢印,这种钢印手段老练狠辣,用正确的立场绑定思想。首先科学是一定正确的,这点没有人能否认,练气士也不否认,即便是明天上帝降临,也不能影响科学的正确性。有了这个认知,那么在讨论问题时,都以自己的言行符合科学标准而自豪。而“科学不研究不可证伪”这一说法被当做是科学的时候,这种思想就会融入到相信科学之人的思想里并认为是正确的,逻辑很简单,科学是正确的,这句话是科学的,那么这句话就是正确的。从而反推出研究不可证伪的事物是不科学的,那么相信科学的人自然会抵触去研究不可证伪的事,毕竟谁也不想自认不科学,甚至在看到别人在研究不可证伪事件时,还会高举科学大旗,耐心解释说‘你说的这些其实毫无意义,要知道在科学的领域当中,不可证伪的事物是巴拉巴拉超级变身阿瓦特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只有真正达到科学家的程度,才能够摆脱这种思想钢印,科学家已经完全脱离了“信”的阶段,步入了探索阶段,当探索精神出现后,思想钢印就会突然崩塌,而这时的科学家,要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极度深入,要么就位高权重,再让他们修仙,显然不愿意,要放弃的东西太大,而还未必有收获。如此出现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恶性局面,就是明白修仙是可行的高智商人才因为在专业领域过于深入不想跳出来修仙,不明白修仙是可行的高智商人才被不可证伪思想钢印捆绑而无法教化,高智商人才都不修仙。仙道自然无法发展。蠢人适合修仙的观点只有蠢人信。
不可证伪事物在需要的情况下是值得研究的,案例说明:
1、在还没有发现比分子更小的物质前,分子是不是最小物质,这个问题是不可证伪的,例如你把仪器功能提高十倍,还没有发现比分子更小的物质,你敢说就一定没有比分子更小的吗?我可以说你仪器功能还不够强大。虽然分子不是最小物质,但因为科技发展的需要,还是会不停的研究探索,最后发现质子,原子,夸克等。
2、某种材质的投影效果很好,至少在当时没有发现比它更好的了,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比他的投影效果更好的材质呢?不可证伪,你敢说没有吗?我说你只是没发现而已,金属钼的投影效果很好,你敢说没有比它更好的?不敢,这些都不可证伪,但是基于电子科技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还是在做着各种实验,以求研究出更好的投影材质以满足人类需求。
修仙是不可证伪的,但是基于人类进化的需要,当人意识到不依靠外物,其本身的局限性跟动物的区别并不大,且不满足于当下局限想要突破这个局限时,修仙的需要性出现了,有了需求,就具备研究价值,因此修仙是可以发展的,是有价值的。人类渴望真正无拘无束的自由,而仙的概念恰好就具备了这个性质,修仙的需要性出现了。人们想要摆脱病痛,想要在快乐的心情下永生,仙的概念恰好具备了这个性质,修仙的需要性出现了。修仙的需要性太多太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28 21:36回复
    这个时候,二笨的飞天面条有话说,《你想长生,信我家里的飞天面条就可以了,飞天面条是全知全能的大神,只要你信的程度够深,就能满足你一切愿望。虽然信飞天面条能怎样这个事不能证伪,但是你有长生的需求,就可以信》。
    在这里他偷换了概念,把探索研究偷换概念为信,由“不可证伪事物在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去研究的”,转化为“不可证伪事物在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去信的”,可见即便强如大吧,也没能跳出思想钢印,走向研究探索之道。所以依旧停留在信科学的层次,没有达到科学家的层次,只有达到科学家的层次,才会跳出信的圈子,探索新天地,我甚至反对相信休息就能长生不老这个说法,只要你信了,你的方向就错了。练气士本身也不信。
    轮回也有话说,《只要你在战场上跑的足够快,你就能一定能不受伤,这句话不能证伪,因为只要你受伤,我可以说你跑的还不够快,因此这个说法毫无意义,没有研究价值》。在轮回的这个例子里,就是非常经典的倒果为因。首先任何人都要承认,在战场上跑的足够快是不是真的可以无伤,这个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没有研究价值的原因不在于能不能证伪,而在于人们知道人类跑的最快的博尔特在战场上也会受伤,而普通人连博尔特都跑不过,所以不具备研究条件,不具备研究条件自然就没办法研究,没办法研究自然研究它毫无意义。只能说还是格局小了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28 21:38
    回复
      几个错别字影响阅读体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7-28 21:46
      回复
        大家一定不能被错误的认知所迷惑,一定要清晰明确的了解信、科学家、探索研究、信科学、不可证伪这几个概念的关联。
        1、不可证伪的东西没有信的意义。
        2、科学本质上是在研究不可证伪的事物,但科学本身是可以证伪的,信科学与信不可证伪是两个概念。
        3、“信科学”这个行为并不科学。
        4、科学家并不信科学,而是在否定科学。
        5、练气士并不信神仙可以无所不能,而是在修仙,探索仙之所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7-28 22: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