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新研究:少吸氧,寿命延长50% 2023-07-10 18:01
在延缓衰老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中,饮食限制因为效果明显和适用物种多,目前脱颖而出。
少吃有助抗衰老和长寿,少吸氧可能也有类似效果。
近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少吸氧,可能延长寿命。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fad106072a85edffa8cfe2b795509d8/c4d07b899e510fb33cb80ea79f33c895d1430c7d.jpg?tbpicau=2025-02-22-05_3e7c2d8a66418a2f88a1728f8b5cfe59)
少吸氧,寿命延长50%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过早衰老的小鼠模型。
在氧气水平为21%的正常水平时,这种小鼠在平均16周大时会死于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而正常小鼠的寿命约为两岁。
在小鼠出生4周后,研究人员将它们转移到氧气浓度仅为11%的环境中,相当于海拔5000米的氧气水平。
结果发现,在低氧环境中,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24周,与正常氧气浓度16周寿命相比,平均寿命约延长了50%。
小鼠的最长寿命也增加了。在正常氧气浓度中,这些小鼠的最长寿命为26周。在低氧浓度中,小鼠的最长寿命增加到31周,延长了30%。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氧气限制情况下,小鼠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的虚弱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运动能力大幅提升,神经功能减退得到缓解。
低氧环境中小鼠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延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013432404a7d933bfa8e47b9d4ad194/82f108fa513d2697264e716d13fbb2fb4316d87a.jpg?tbpicau=2025-02-22-05_8bf59500be6343e58bac20a35f202a5b)
低氧为何能延长寿命?
早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寿命更长,得某些疾病的概率也较低,可能和氧气稀薄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在哺乳动物中证明氧气限制可以延长寿命。
低氧环境是如何延长寿命的?
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机制,不过可以排除几种可能性。
研究人员检查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看看是不是因为低氧导致吃得更少,间接通过热量限制延长了寿命。
结果发现并不是。低氧环境下小鼠吃的更多了,说明有其他机制起作用。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DNA损伤、小脑慢性炎症、线粒体稳态等常见的衰老机制,发现低氧环境下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小鼠摄入食物量变化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30395338e95d143da76e42b43f18296/7320269759ee3d6dd45ffefb05166d224f4ade06.jpg?tbpicau=2025-02-22-05_cc8703e55f8f608a093127ef89ed6c1b)
为什么吸氧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过多的氧气不但不能被利用起来,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
人体内红细胞含有95%~99%的氧气,不管做多么激烈的运动,这个氧气含量都足够了。
即便血液中含有大量氧气,也不能完全输送到肌肉、器官、组织中使用。
20世纪40年代,人们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以提高生存率,却发现大量患儿失明,吸氧过度可能诱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氧气本质上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学物质,除了给细胞供能外,还会产生活性氧(ROS)。
机体内活性氧含量高时,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甚至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衰老等疾病。
正常情况下,进入体内的氧98%产生能量,另外2%转化为自由基,可以被体内的抗氧化剂中和,不至产生危害。
但是当高浓度吸氧,或者处于创伤、缺血等状态时,摄入的氧就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自由基,产生危害。
在延缓衰老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中,饮食限制因为效果明显和适用物种多,目前脱颖而出。
少吃有助抗衰老和长寿,少吸氧可能也有类似效果。
近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少吸氧,可能延长寿命。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fad106072a85edffa8cfe2b795509d8/c4d07b899e510fb33cb80ea79f33c895d1430c7d.jpg?tbpicau=2025-02-22-05_3e7c2d8a66418a2f88a1728f8b5cfe59)
少吸氧,寿命延长50%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过早衰老的小鼠模型。
在氧气水平为21%的正常水平时,这种小鼠在平均16周大时会死于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而正常小鼠的寿命约为两岁。
在小鼠出生4周后,研究人员将它们转移到氧气浓度仅为11%的环境中,相当于海拔5000米的氧气水平。
结果发现,在低氧环境中,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24周,与正常氧气浓度16周寿命相比,平均寿命约延长了50%。
小鼠的最长寿命也增加了。在正常氧气浓度中,这些小鼠的最长寿命为26周。在低氧浓度中,小鼠的最长寿命增加到31周,延长了30%。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氧气限制情况下,小鼠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的虚弱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运动能力大幅提升,神经功能减退得到缓解。
低氧环境中小鼠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延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013432404a7d933bfa8e47b9d4ad194/82f108fa513d2697264e716d13fbb2fb4316d87a.jpg?tbpicau=2025-02-22-05_8bf59500be6343e58bac20a35f202a5b)
低氧为何能延长寿命?
早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寿命更长,得某些疾病的概率也较低,可能和氧气稀薄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在哺乳动物中证明氧气限制可以延长寿命。
低氧环境是如何延长寿命的?
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机制,不过可以排除几种可能性。
研究人员检查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看看是不是因为低氧导致吃得更少,间接通过热量限制延长了寿命。
结果发现并不是。低氧环境下小鼠吃的更多了,说明有其他机制起作用。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DNA损伤、小脑慢性炎症、线粒体稳态等常见的衰老机制,发现低氧环境下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小鼠摄入食物量变化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30395338e95d143da76e42b43f18296/7320269759ee3d6dd45ffefb05166d224f4ade06.jpg?tbpicau=2025-02-22-05_cc8703e55f8f608a093127ef89ed6c1b)
为什么吸氧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过多的氧气不但不能被利用起来,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
人体内红细胞含有95%~99%的氧气,不管做多么激烈的运动,这个氧气含量都足够了。
即便血液中含有大量氧气,也不能完全输送到肌肉、器官、组织中使用。
20世纪40年代,人们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以提高生存率,却发现大量患儿失明,吸氧过度可能诱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氧气本质上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学物质,除了给细胞供能外,还会产生活性氧(ROS)。
机体内活性氧含量高时,会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甚至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衰老等疾病。
正常情况下,进入体内的氧98%产生能量,另外2%转化为自由基,可以被体内的抗氧化剂中和,不至产生危害。
但是当高浓度吸氧,或者处于创伤、缺血等状态时,摄入的氧就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自由基,产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