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本纪》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这个“苗裔孙”的概念有点模糊,到底是第几代孙?没说清楚,在这我们不深研这个问题,先理解为高阳氏的女子。《史记.秦本纪》曰:“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呑之,生子大业”。呑个鸟蛋就能生出个儿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但不必奇怪,还有踩一下大脚印生子的呢。也不能说司马大叔扯蛋,他也是依据民间传说如实记录。其实在那个时代,父亲是谁并不是那么重要,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的阶段嘛,就算有文字记录也不一定有父亲是谁的记载。《三家注史记》说:“①【索隐】:女脩,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後,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这意思是说秦氏和赵氏以母系而追溯到颛顼那里,这不符合人之常情,应该追溯到少昊氏,也就是说大业的父亲是少昊氏,但没说出依据,这个有点勉强。其实《帝王世纪》有一种说法: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注意《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子为妻,生有二子,其一曰玄嚣,称青阳氏”)。母曰女节,生少昊,是为玄嚣。(注意《史记.五帝本纪》说“玄嚣是黄帝之子)。也就是说玄嚣字青阳名少昊,后裔以少昊为氏。另一个问题:《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喾娶娵訾氏女子为妻,生子名挚”。少昊帝的名是“挚”,是黄帝与女节通过的儿子。帝喾与娶娵訾氏通过的儿子也名“挚”。是重名?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啊。够乱吧?其目的无非是作为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不追溯到黄帝那不显为正统罢了。这个问题不深研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