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这种东西只在后膛枪流行之后才逐渐被重视,要到一战机枪大炮占据战场火力优势后才显出威力,现在就被许少佐提前发明出来不说,还被大规模应用,实在有点无语。
提前半步是天才,提前一步是疯子,许少佐这提前了三四步不知道该说他是什么?
前膛枪时代,为什么步兵会排成横队玩互相枪毙的游戏,不是他们不聪明,发明不出战壕和就地卧倒的战术,而是武器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只能这么做,武器的特性决定了战术的应用。
早期火枪的精度差,射程短,发射速率低,使用不方便。在16世纪70年代,每分钟能发射两发子弹的射手已是相当出色的了。由于有这些缺点,在很长时间里火枪不是单兵使用,而是以密集的齐射对付排列成队形的敌人,以求在枪林弹雨中总有一些子弹能击中敌人。在近距离内进行密集齐射,枪的精度也就不这么重要了。这时的枪因射程短,不能连发,光凭火力还不能有效抵挡大队骑兵的快速冲击,步兵排成密集的队列,也有助于抵抗骑兵的冲击。
在双方火力对射时,为什么没有人发明卧倒这一有效的战术来躲避敌方的子弹?
是古时人不聪明吗?不然,正是他们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所以才没人敢在敌前卧倒。
冷兵器时代,谁敢在敌前卧倒那就是找死,进化到前膛枪时代,形势依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双方火枪兵进行几轮射击后往往还是要通过白刃格斗来解决战斗。
卧倒的火枪兵无法进行有效的齐射和轮射,更无法装弹,躺在地下等着挨打吗?更何况万一敌方冲上来,失去队形和才爬起来的火枪兵将在白刃格斗中处于极大的被动。冷兵器部队攻打火枪兵时,同样也没人敢使用这一战术,当时火枪的射速很慢射程也很近,只要忍受一两轮的打击就可以冲到敌人队列面前进行白刃格斗,卧倒在地的冷兵器部队既不能打击敌人,又延长了在敌方火力打击下的停留时间,更将在未来发生的白刃战斗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只要不是脑子进水太厉害的指挥官,恐怕没人会在一队火枪兵面前发出卧倒的自杀指令。
战壕有帮助士兵躲避敌方子弹和炮弹的功效,可在前膛枪时代,这个躲避的优势并不明显,战壕中的战士固然可以趴着射击,但却必须站着装弹,也就是说大部分战斗时间内,两轮射击的间隙时间,战士的头部和部分上半身是露在战壕上面的,同样暴露在敌方火力的打击下,使战壕失去了隐蔽作用。战壕中的火枪战士和卧倒的战士一样,在对射后的白刃格斗中将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其危险程度甚至比卧倒还要严重的多,狭窄战壕中的战士既无法有效攻击,也无法躲避,除了在战壕中等死外,只有慌忙跳出战壕迎战或者逃跑两种选择。为了保持轮射和火力密度,防守方密集平行地挖几道战壕也许是一种好选择,可是后排战壕士兵面前总是晃动着前排装弹士兵的后背时,不知道后排士兵该如何透过这一片晃动的后背来射中敌兵。当然了,防守方也可以将己方的战壕挖的更宽大一些,可以容纳几排士兵,使战壕中的士兵们使用轮射战术,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战壕一方在白刃战斗中的劣势。所以在机枪大规模应用于战场前,战壕就是一个鸡肋,没人会那东西当成宝来到处炫耀。
在进入热兵器后很长时间内都是盛行着“子弹是懦夫,大炮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汉”的说法,不要妄想仅仅是靠一两次齐射就能解决战斗,决定战役最后胜利往往是战士手中的刺刀。
提前半步是天才,提前一步是疯子,许少佐这提前了三四步不知道该说他是什么?
前膛枪时代,为什么步兵会排成横队玩互相枪毙的游戏,不是他们不聪明,发明不出战壕和就地卧倒的战术,而是武器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只能这么做,武器的特性决定了战术的应用。
早期火枪的精度差,射程短,发射速率低,使用不方便。在16世纪70年代,每分钟能发射两发子弹的射手已是相当出色的了。由于有这些缺点,在很长时间里火枪不是单兵使用,而是以密集的齐射对付排列成队形的敌人,以求在枪林弹雨中总有一些子弹能击中敌人。在近距离内进行密集齐射,枪的精度也就不这么重要了。这时的枪因射程短,不能连发,光凭火力还不能有效抵挡大队骑兵的快速冲击,步兵排成密集的队列,也有助于抵抗骑兵的冲击。
在双方火力对射时,为什么没有人发明卧倒这一有效的战术来躲避敌方的子弹?
是古时人不聪明吗?不然,正是他们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所以才没人敢在敌前卧倒。
冷兵器时代,谁敢在敌前卧倒那就是找死,进化到前膛枪时代,形势依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双方火枪兵进行几轮射击后往往还是要通过白刃格斗来解决战斗。
卧倒的火枪兵无法进行有效的齐射和轮射,更无法装弹,躺在地下等着挨打吗?更何况万一敌方冲上来,失去队形和才爬起来的火枪兵将在白刃格斗中处于极大的被动。冷兵器部队攻打火枪兵时,同样也没人敢使用这一战术,当时火枪的射速很慢射程也很近,只要忍受一两轮的打击就可以冲到敌人队列面前进行白刃格斗,卧倒在地的冷兵器部队既不能打击敌人,又延长了在敌方火力打击下的停留时间,更将在未来发生的白刃战斗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只要不是脑子进水太厉害的指挥官,恐怕没人会在一队火枪兵面前发出卧倒的自杀指令。
战壕有帮助士兵躲避敌方子弹和炮弹的功效,可在前膛枪时代,这个躲避的优势并不明显,战壕中的战士固然可以趴着射击,但却必须站着装弹,也就是说大部分战斗时间内,两轮射击的间隙时间,战士的头部和部分上半身是露在战壕上面的,同样暴露在敌方火力的打击下,使战壕失去了隐蔽作用。战壕中的火枪战士和卧倒的战士一样,在对射后的白刃格斗中将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其危险程度甚至比卧倒还要严重的多,狭窄战壕中的战士既无法有效攻击,也无法躲避,除了在战壕中等死外,只有慌忙跳出战壕迎战或者逃跑两种选择。为了保持轮射和火力密度,防守方密集平行地挖几道战壕也许是一种好选择,可是后排战壕士兵面前总是晃动着前排装弹士兵的后背时,不知道后排士兵该如何透过这一片晃动的后背来射中敌兵。当然了,防守方也可以将己方的战壕挖的更宽大一些,可以容纳几排士兵,使战壕中的士兵们使用轮射战术,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战壕一方在白刃战斗中的劣势。所以在机枪大规模应用于战场前,战壕就是一个鸡肋,没人会那东西当成宝来到处炫耀。
在进入热兵器后很长时间内都是盛行着“子弹是懦夫,大炮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汉”的说法,不要妄想仅仅是靠一两次齐射就能解决战斗,决定战役最后胜利往往是战士手中的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