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10,477贴子:953,391

回复:*打坐日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午回家打开门我爹看见我马上问:怎么是你?看来老人真的是不知道病毒的厉害。跟我爹解释说我姐姐需要过些天才能回家主要是怕传染给他。问我爹需要干什么活告诉我,我爹说他已经把地都刨过了。聊来聊去我才明白我爹是想清明节回老家,哥哥工作很忙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姐夫带我们回去的。跟我爹说今年清明我哥一个人回去给爷爷奶奶扫墓就行,等姐姐姐夫身体康复了再带他一起回老家看我姑姑。我奶奶的8个孩子现在只剩下我爹和两个姑姑,一个93岁一个81岁。我爹每年都要回去看他姐姐,姐弟俩坐在一起手拉手各说各的,两个聋人谁也不知道对方在说啥……
去给孩爹送饭跟他说早晨我爹让姐夫去送尿的事情,然后我就开始掉眼泪。其实在家跟我爹聊天的时候我就想哭,很长时间没有跟我爹面对面聊天,一种很莫名的情绪,感觉我爹越发衰老了,说不出来是怜悯还是心疼。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孩爹表达那种感觉,可是莫名其妙地掉泪也不合适,于是我说:感觉我爹越来越老了……孩爹笑到:80多岁的人了你还指望他越来越年轻吗?你没看看你哥也越来越秃了……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以前的老领导,认识他的那一年他不到40岁意气风发,如今他也70多岁了。记的有一年看见他好像很短的时间苍老了不少,聊天的时候他说那一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了。我记的他母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我说去世那应该是一种解脱吧?然后他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父母在的时候真的从来没有考虑过死亡的问题,好像那是很遥远的事情。父母突然都走了,心态马上不一样了,我感觉天堂的大门向我敞开了……当年他说这话的时候年龄如我现在差不多,如今不知道他如何看待死亡……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2楼2024-04-01 15:57
收起回复
    这两天明显察觉自己好像有点不对劲儿,但是也说不出来哪儿不对。点开贴子看看自己絮絮叨叨全是琐碎小事,这有啥好说的呢?我总是会在姐姐不停絮叨的时候跟她说一句:你真的很像爹。然后我俩就一起笑。真的是一切外境皆为镜,所有的遇见都是用来照我们自己的。特意去查了一下禅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好像也没对上号。昨晚想起老屋平房顶的花盆里前阵子移栽的无花果可能渴s了。孩爹说生产队长生病工作都停摆了,属于管理不善……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几天的确很是闲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3楼2024-04-02 13:08
    收起回复
      看到一段法师的开示很有感触,摘录一部分分享一下:
      为什么我们叫修法、悟道,不是叫学法、学道?这不是一个学问。真正的自性是远远超越所有名词名相的。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你了解《楞严经》很好,但还是要更注重体悟和实修。在你学习、研究经典的时候,你总想把它学会了、理解了,实际上这跟修行恰恰相反。这正是《道德经》里面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学的越多,你的障碍就越重。真正的道是让你亲身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真正的目的是让你尝到那个苹果,苹果的滋味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
      一般佛教徒分三种人:第一种是信佛的人,他只信因果、信报应、信轮回。他对佛恭敬,他去求佛、拜佛等等,这种我们叫做信佛的人;第二种是每天钻在经典里面研究经典,咬文嚼字,研究名词名相等等,这样的我们叫做佛学的人;还有一种叫做学佛的人,真真正正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实修。我们非常建议大家去做一个学佛的人,而不要做一个佛学的人。
      南怀瑾老先生也讲过,世上有两个东西不要碰:一个是佛学,一个是易经,碰了就完了,人就变成一个废人了。所以说易经也好,佛学也好,看起来真的是浩如烟海。在这个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单独把易经或者佛学给真正学明白、学通的,这样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很多人一辈子陷在这里面,一辈子在研究这个名词名相,一辈子用头脑去想这些事情。到了临终时,啥也没用,白白浪费了一生。所以说一定要自己去实修、去经历和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4楼2024-04-02 13:12
      回复
        今天坐了三坐双盘两个小时,第三坐居然比前面两坐轻松,坐中出现了一股很大的力量好像是冲击了某个穴道,然后脸上头上出现了类似打火机冒火星但是打不着火的感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5楼2024-04-02 20:06
        收起回复
          问:《地藏经》功德无量,为什么别人诵《地藏经》能消业障,自己诵会召感好多无形众生?
          师答:
          你的问题里面就已经有答案了。因为你认为《地藏经》功德无量,你在诵《地藏经》的时候你在求功德,不是吗?诵《地藏经》不能用这种求功德的心。当你有所求的时候,无形众生就能感受到、接收到,他一看这个人要功德,说:“那我过来给他点儿诱惑,说他已经有多大功德或者怎么样了。”有的人本身就是这种敏感体质。有的人跟众生的缘分又比较深,那这个时候无形众生肯定自己就来了。
          所以,不管诵经、持咒还是念佛,千万不要有这种求功德的心、得神通的心。你一旦发了这种心、起了这种念,跟你有缘的无形众生都能够感受、接收得到。
          我们的身体本来是个光环,这个光环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个体的能量场,它像一层厚厚的墙壁一样。这个能量场你自己不打开,外面的附体进不来的。一个人阳气很足的时候,他的光圈搞不好有一米这么高,所以阳气足的人见不到鬼,因为他这一层气墙把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这些东西全部挡在外面了。当你身心极度虚弱的时候,光墙就会变薄,变得很薄的时候,别的众生就很容易在中间找到一个缺口,给你发一点信息。
          所以当你一旦有了这个想法、这个念头,“我要功德,我要神通,我要接收信息……”那你就完了,相当于在你这里开了一个窗口,接收到信息的众生通过这个窗口能给你传递信息,你就离附体不远了。如果你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甚至对这个东西着迷,他给你一个信息你接收。接收完了,这个通道会逐渐地固定,甚至会扩大。一旦固定了、扩大了,你就关不上了。最后它就进来占据了你的身体,你想赶走它都赶不了。
          所以大家的初发心一定要正确,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招感附体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这中间牵扯到很多因果、业力,非常难以解决。真的要是附了体,大部分人都没有好结果。所以,大家千万要谨慎,不要去玩这些东西,否则真的会出大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6楼2024-04-04 15:56
          回复
            今天回婆婆家跟妯娌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她突然跟我说,她想以后有时间就去商场逛一下,把衣服早点买好在家里放着。问我好不好?我居然在第一时间听懂了她说的什么,我笑:你才多大啊!她瞪着两眼看我,然后我俩一起笑,感慨时光飞逝。妯娌小我一岁,我俩相识时她19,我20。她说她接受不了买回来的那种衣服,要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我想起我姥姥和我母亲好像也都是50多岁就开始给自己准备衣服的。
            今天见到了我公公的表弟,模样的相似度把我震惊到不能多看他一眼,眼眶里的泪差点滑出来,妯娌出门送他回来说走路的姿势居然都跟公公一模一样……
            中午回来一个人去海边走了走。婆婆今天说人老了眼前的事情记不住,过去的事情很清楚。 我闭上眼睛坐在沙滩上,放佛回到了那个每天枕着海浪声入睡的美好童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9楼2024-04-04 17:44
            回复
              问:“临在”是什么意思?
              师答:
              临在”实际上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一个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你跟上帝同体,这就是一种临在的状态。那么在佛教当中,你时时刻刻跟你的觉性、你的自性产生连接的时候,就是一种临在的状态。
              这种临在的状态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它一定是在当下。也就是说,我们的觉性、我们内在的镜子,它在起用的时候就是临在的状态。当我们被外面的事情、外面的相、外面的声音所牵引,被内在的情绪、念头所牵引的时候,我们就不是处在临在的状态。临在的状态一定是了了分明、处在觉照当中,不受过去、未来的影响,始终处在当下,内在如如不动的状态。
              想要用这种临在的状态去生活、去工作,去面对一切人事物,首先你要找到这个临在的状态。在动中是很难找到的。所以,首先一定要静坐,要静心。当静心到一定程度,进入禅定的时候,你就能够体验到什么是自性的状态,什么叫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状态。然后你再拿着这个状态去待人接物、去做事才可以。没找到这种状态之前,“临在”只不过是想想或者说说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1楼2024-04-05 10:08
              收起回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3楼2024-04-09 16:58
                回复
                  婆婆住院了我又回婆家照顾老奶奶。忘了带充电器想着体验一下彻底摆脱手机的日子,结果孩爹和姐姐都说不可能要给送过来。为了一个充电器特意驱车百里真的很没有必要。发现婆婆有一个旧手机于是鼓捣半天把卡换进去居然可以用。
                  奶奶现在的状态比公公生病的时候好太多,胃口也好。一日三餐给她定时定量做啥都吃光光,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厨师真的是大受鼓舞。这几天真的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早晨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5楼2024-04-19 14:16
                  回复
                    回家的前两天每天三餐陪着奶奶一起吃饭,然后家里到处都是垃圾食品,不自觉就吃东吃西,这些年为了控制体重算是很自律了。昨天凌晨做梦自己胖成球型,早晨起来完全没有食欲奶奶吃早饭的时候我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对奶奶说喝一杯一天都不需要吃饭了,奶奶根本不信但是她也不认识那是啥东西。今天做晚饭的时候奶奶发现了我中午的包子根本没吃,然后她一直站在旁边监督我把饭做好,拿出两个碗给我。吃饭的时候我跟奶奶说,别逼着我吃饭好不好,虽然岁数大了但是我还是爱美的人不能把腰吃粗了……奶奶瞅我一眼嫌弃我瞎说。我发现奶奶如果主动说话的时候就不容易说出完整的句子,越想表达越是表达不出来。如果你跟她聊天不经意间会说出很清晰的句子。每天晚饭后我会在躺在沙发上把两腿用力向着天花板拉伸,奶奶就坐在对面看着我笑。奶奶每天晚上7点就开始睡觉早晨五点左右起床,中间会起来三次上厕所给她开灯说不用。98岁的老人这种状态儿孙岂不是应该很庆幸。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8楼2024-04-19 18:46
                    收起回复
                      孩爹上午发了一张照片,我爹在药店门前停靠自行车。说今天药店促销活动我爹不知道要去买啥。又说昨天中午看见我爹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跑得很快,一会儿旁边的邻居就去问他我爹多大年纪了。看到我爹照片毫无由来地不停掉眼泪,完全觉知不到自己这是什么情绪。有个恋爱脑的女性朋友总是说我理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自己为什么总是感觉自己感性的时候有如三岁小孩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0楼2024-04-20 14:07
                      回复
                        吃完午饭告诉奶奶说婆婆下午回来,让奶奶休息一下。一会儿看见孩爹在vx上喊奶奶好像在洗头发(院子里面有监控),我跳出去看看奶奶已经要洗完了,伸手试了一下水,居然是凉水,直接惊呆了。埋怨奶奶怎么不让我放太阳能,奶奶一个劲说不用,看来我真的是缺乏照顾老人的经验。想到母亲住院期间同屋的病友跟母亲说:你的两个女儿都不会照顾人,儿媳妇真是面面俱到。给奶奶把头发擦干,发现有点长,征求奶奶意见要不要剪剪?奶奶答应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哪来勇气说这种话。姐姐和嫂子都会理发,我从来没给任何人剪头发,真是无知者无畏。还好拿剪刀的手不会抖,问奶奶想不想婆婆,奶奶说怎么能不想,居然说的特别清楚,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给奶奶剪出个一刀切来,看起来很精神让奶奶把外套换下来洗了洗,老太太打扮得清清爽爽坐在沙发上等着儿媳妇回家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5楼2024-04-22 14:03
                        回复
                          看过一个前辈的分享,关于打坐的各种坐姿,说最容易入静的姿势是老君盘。老君盘我一直以为就是散盘,看对比照片才发现了区别。我上双盘之前基本没有练过单盘,单盘总是感觉有点不平衡,散盘的时间久了就变成老君盘了,这个姿势的确是很容易入静。打坐想从入静入手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7楼2024-05-01 10:09
                          回复
                            打坐满23个月了。这个月把每天打坐的时间记录了一下,四月份30天没有一天间断,最少的一天坐了两个小时,最多的一天坐了9个小时。30天合计181.5小时。期间去婆婆家照顾老奶奶呆了8天,这8天比呆在自己家打坐时间要多一些。生活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只能保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持久自律,一切顺其自然。
                            勤精进: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善护念: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8楼2024-05-01 10:38
                            收起回复
                              午后出门晒太阳,在儿童乐园的封闭滑梯外面徘徊纠结了一会儿,最终把自己给投进去了……出来的时候心跳肯定是加速了,迈腿走路的前几步有点发飘,忍不住想笑。去年曾经跟姐姐一起爬上去互相鼓劲最终都败下阵来。姐姐有幽闭恐惧症,我感觉自己只是恐高比较严重但是对封闭的环境比如电梯之类好像没有太大的反应,可是把脑袋伸到滑梯里试试貌似有窒息感,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谁跟我们姐妹一样明明是奶奶级别的人偏要对学龄前儿童的玩具感兴趣。姐姐说她最怕在转弯处卡在里面出不去,我很确定就我俩的身高体重完全不会有问题,但还是不敢下去。今天没人作伴勇气可嘉,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学生放假回家带着心脏不太好的爷爷去游乐园坐过山车,回家被爹妈一起把他打得差点见到太奶了。我这辈子估计不会萌生出去坐过山车的念头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9楼2024-05-08 22: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