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0,853贴子:2,621,515
  • 2回复贴,共1

普鲁士是如何处理文教和武德割裂的文化传统问题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方面,从人的天性来说,毕竟青年学生和文人都倾向厌恶纪律约束和体力活动,文人天然轻视丘八,丘八读了书又自己就丧失武德不愿拼命,这个现象在古今中外从罗马汉朝到拜占庭南朝宋明八旗都一定程度存在;但在文人压武上放的过开,又容易出现唐安史之乱或英美青年好斗而不服纪律的现象;而感觉普鲁士是在推进文化素质的同时不丧失武德的最佳实体;
另一方面,真正的尚武,讲究的是善战而不好战。单纯把战斗想象为轻易获取荣耀的坦途而缺乏对实际的军事素养的掌握同样属于不切实际。单纯的鸡血注入+事实上的承平日久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普鲁士是如何在青年培养上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必要的集体纪律性+广泛的体育素质培养+尚武的勇猛精神+实际堪用的善战之能,共同融为一体的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11 20:10回复
    以古典时代的东方来看,本来最符合这种要求的应该是中古时代的关陇军事贵族,讲究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但由于尚武之风过剩而缺少了必要的基本纪律意识,最终导出了“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结论,引出了牙兵现象;
    而为了解决牙兵现象,又出现了用异化的文化来以文驭武的矫枉过正,最终削弱了自身的尚武之风,不仅导致了东方宋明的衰落,还直接把满清八旗一起带到沟里了;
    但文人穷酸书生气的过剩,又导致后来能够重拾尚武之风的往往是没条件没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的群体,而他们的崛起则导致又往往多少忽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巨大实际作用,多少影响到正常的现代化文化教育发展。
    而这时候一旦重新让文人上位,则又会反过来穷酸到连基本的尚武之风又要一起丢弃,这就是典型的割裂现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11 20:37
    回复
      也就是说,【勇猛尚武之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和【必要的基本集体纪律意识】,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了青年培养的不可能三角。
      只有普鲁士做到了,一面现代化的科学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因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削弱战斗力,反而极大地提升相对低素质军队的更强的战斗力。
      破解这个问题应该成为解决现代世界各国所谓“后现代化文化”的根本途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5-11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