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891贴子:655,614

【怀瑜千载】原创文章--《只愿笑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饿,这是我的第二篇文,也是第一篇写周瑜的文章,所以呢,当然会尽力了,可是,质量和速度,完全无法保证。。。。。大家不要拍我哦。。。。。。饿,个人构思下来觉得怎么有些暧昧不清的,大家随便看看吧。


1楼2010-07-26 11:06回复
    饿,小试牛刀,大家随便看看,喜欢就留个言吧


    4楼2010-07-26 11:39
    回复
      叫我蕾蕾好了,语儿,谢谢你的鼓励哦,让我有了继续更文的信心


      6楼2010-07-26 11:45
      回复
                                   第二章    痛的回忆
               寒意袭来,把这些回忆抹去,带到了现在。现在的周瑜,权倾江东,名震天下,连吴侯都让他三分,连曹操都惧他三分,连诸葛亮都敬他三分,江东文武无不对其信服,他就是江东数万百姓的希望,他就是江东十万将士的信仰。可是,就是如今,美名冠天下,佳人琴箫合,权谋定太平的周瑜,却不再是当年城墙下温暖浅笑的周瑜,不再是纵横荒漠,笑傲苍穹的周瑜,不再是那个令人想起来脸上会浮起笑容的周瑜,他变得内敛,变得深沉,变得忧郁,变得让人心疼,他的笑容依旧在,却不见了温暖,只是淡淡的,流出一股哀伤与寂寞,他的才华依然在,却不见了少年的狂傲,只是静静地,做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决断,他的美丽依然在,却不见了那种甜美,只是轻轻地,令人看着他精致的容颜哀伤。江东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改变是为什么,是因为,当年完美的两个人,只剩下他一个了,那个温暖的,狂放的,勇敢地,不羁的,小霸王孙策,周瑜的好兄弟,永远的走了。。。。。。
             孙策遇刺,重伤,令其弟孙权接位,并告之: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连夜召回上将军周瑜,周瑜得讯,抛下所有将士,飞奔回城,策苦撑三日,终于盼得瑜回,
             周瑜骑着孙策送他的白马“轻风”日夜兼程,他不相信,他怎么也不相信,那个活蹦乱跳,爱烦人的孙策,会重伤垂危,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一定是谎言,对,等我回去,他一定会好好的坐在那里,一定会还缠着我弹琴,对,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越这么想,心中却越不安。终于,到了,他站在房前,却颤抖着不敢推门,假的,一定是假的,伯符想给我一个惊喜,他安慰自己,推开门,走进去,看着里面躺着的,血迹斑斑的孙策,咬紧嘴唇,心乱如麻,他跪倒,握着他的手:“伯符,伯符,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伯符,你看看我啊,你睁开眼看看我,伯符。。。。。”听到他的声音,孙策勉力睁眼,看着他满脸的泪痕,颤动着伸手抹去,摇头,周瑜明白,点头;“恩,我不哭,不哭,你会没事的,你一定会没事的。”孙策轻笑,颤动着嘴唇,周瑜贴近,点头,笑,因为,他听见了,伯符说的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你笑,很好看。”眼前迷人的微笑越来越模糊,孙策闭眼,去世。
                 策去世,封讨逆将军,其弟接印,欲让瑜,瑜带领众将在策灵堂起誓:“辅佐少主,永固江东。”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周瑜很伤心,非常的伤心,可是,从孙策入葬时开始,他便没有流一滴眼泪,一切,皆如平常,众将多次劝他哭出来,他浅笑摇头,只有一次提及孙策时,周瑜背过身去,大家都看得出他在颤抖,可是,当他转过身时,依旧浅笑,这样的他,令那十万将士心疼。   


        8楼2010-07-26 12:15
        回复
          语儿的文也很好啊,这吧里的人文采都好好啊,而且我估计都比我大,泪奔ing。。。。。。


          9楼2010-07-26 12:21
          回复
            来的都留个言哦,饿,转头也没关系的


            10楼2010-07-26 12:23
            回复
              谢谢支持哦,不过后面就会出现白衣了哦,


              13楼2010-07-26 19:39
              回复
                                          第三章   背影
                        看着面前那个已伫立许久的黑色身影,站在他身后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心痛了,自从伯符将军离开后,江东的担子便完全落到他的肩上,自26岁起,他便不再是为自己活,他的存在是为了江东文武一心,为了江东国泰民安,为了少主能有一天独掌大业,所有人都知道他很累。可是他展示给他们的一面,永远都是骄傲的,神采飞扬,无所畏惧,如神话一般的,所有的累,所有的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孤独,他总是背过身自己独自承受,留给他们的,就是那一抹倨傲而苍凉的背影。
                       吕蒙再也忍不住了,走过去,轻唤;“大都督!”面前的人迟疑片刻,终于转了过来。淡淡的金色光芒落在他的脸上,使那刚毅的表情有了片刻的温柔,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也已经惊讶过很多次了,也因此被他取笑过很多次了,可是吕蒙还是忍不住对着这张脸发呆,到底要怎样才能勾勒出这样的轮廓啊。看着面前失神的吕蒙,周瑜无奈的苦笑:“子明,怎么?”看着周瑜浅笑,吕蒙满腔的话突然说不出来了,许久,才憋出这么一句:“大都督,你在这已经站了很久了,秋意阑珊,你还是回帐里吧,免得又病了。”周瑜低头轻笑,然后抬头笑出声,两手摁住吕蒙的双肩:“子明,你吃错药了?怎么这么严肃啊,恩?”吕蒙看着周瑜戏谑的表情,红了脸,是啊,对着他,总是笨嘴笨舌的,不过,看着大都督总算像以往一样调侃,不再那么悲凉,真好。周瑜回营,吕蒙和众将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紧蹙了,他的背影,怎么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寂寞与苍凉,到底怎样,他才能不再留给他们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背影呢?
                         周瑜埋头走着,其实他不用看都知道身后那些人紧蹙的眉头,他知道,他们很怕看到他的背影,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显得更加落寞。他叹了口气,其实,他又何尝想留下这么一个苍凉的背影呢,他只是不敢也不想让他们看到他眼中的悲伤,他只是怕他忍不住的痛哭,他答应过伯符不哭,他必须要遵守,只是,不知道梦中,是否流过泪。。。。。。他突然很想大笑,伯符走了,留下的他,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的脆弱。。。。。。


                15楼2010-07-27 08:10
                回复
                  这个,只要是他,穿什么都行了啦。只不过新三国中,周瑜好像总穿深色衣服。


                  17楼2010-07-27 08:35
                  回复
                                              第四章   英雄初会
                          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南下,欲与权会猎于江东,上下恐慌,文武战和不统,瑜赶回,文武相继拜访,瑜模棱两可。
                          听到曹操来犯的消息,正在病中的周瑜笑了,那样骄傲而又淡定的笑容,放佛在火中盛开的冰山雪莲,热烈却又冷漠,周瑜握紧拳头,终于来了,曹孟德,人人说你是无法战胜的,我倒要试试。吕蒙被他眼中的杀意和热烈所感染,请求出战曹操,周瑜看着吕蒙认真的表情,浅笑:“子明,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会让与他人?备马,赶回江东!”“可是,你还病着呢。”又是浅笑:“无碍,听到这个消息,什么病都好了。”吕蒙看着他苍白的脸色,想出口劝,却又知道劝不下来,只好为他加一件披风。周瑜站起,强忍住一阵又一阵的眩晕感,站在江东地图前,紧咬嘴唇,伯符,你不是日夜盼望和曹操一战吗,机会终于来了,你一定也很期待吧,那么,你看好了,我一定会打败他,一定。突然想起,十六岁那年,听着曹操一次又一次的打胜仗,他和伯符坐在草坪上,既羡慕又不甘,他发誓有一天一定要打败曹操,伯符静静地笑,看着他坚毅的眼神,一字一句认真的说:“公瑾,我相信,有朝一日,你一定会打败曹操,一定会成为比他还要厉害的统帅。”他在山谷中一遍又一遍的呐喊,回音伴着笑声传得很远,很远。。。。。。往事又涌上心头,心中一阵剧痛,捂住胸口,咬紧嘴唇:伯符,你也在激动吗?
                            周瑜连夜回城,吕蒙等将领也随之而回。一夜的狂奔消耗了他所有的体力,等他回府时,几乎站不住,可是接踵而来的文臣武将没有让病中的他有丝毫的休息,同样的话,一遍又一遍的说,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脸色苍白的吓人,但依旧强撑着接待,总算送走了最后一批武将,他再也撑不住了,跪倒在院中。鲁肃带着诸葛亮到来时,正好看见周瑜跪倒,他惊呼:“公瑾!”冲过去抱起他:“公瑾,你怎么样了?公瑾,醒醒啊,公瑾!”周瑜微微睁眼,动了动嘴唇,却说不出话,轻轻摇头,昏迷,如今的他,连说一句“无碍”都做不到了。
                             等到周瑜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诸葛亮坐在他的床边,他努力看清,突然脱口而出:“伯符!”诸葛亮惊诧,随即微笑:“大都督醒了。”周瑜心中一凉,不是他,低头:“失礼了。”不过诸葛亮却没有错过他眼中的那一丝落寞。“公瑾!”鲁肃走进来,看着他依旧苍白的脸色不住的摇头:“你啊你,生病了还这么要强,一天到晚死撑,差点没把我吓死。”周瑜低头不语,鲁肃继续教导:“你看看你的脸色,白的跟张纸似的,你不要命了是不是啊?”周瑜无奈的听着,突然转移话题:“这位就是卧龙先生吧?”诸葛亮点头:“都督好眼力,在下诸葛亮,久仰东吴大都督周瑜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周瑜摇头:“孔明怎么如此客套?你我初次相见,我便晕倒在你面前,有什么名不虚传的?恩?”“久违大都督能言善辩,孔明惭愧。”鲁肃又插了进来;“行了,你们两个人呐,都别谦虚了。谈正事吧。”三人谈论战和,周瑜依旧不给明确抉择,只是说明日会见主公,自有定论,诸葛亮用计相激,公瑾笑言:“孔明先生才是真正的能言善辩呢,只是,你也太小看我周瑜了。”不欢而散。
                            诸葛亮坐在马车中,脑中却不断想起周瑜的脸:人言周郎乃江东第一美男子,果真名不虚传啊,即使在病中,却风采不减。又想起那一声“伯符”,那一声中含着的激动,不舍,悲伤,久久在他心中萦绕,还有那大梦初醒的眼神中含着的悲戚,寂寞,伤痛,也令他心疼。周公瑾,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楼2010-07-27 09:30
                    回复
                      哪有,我倒觉得该我甘拜下风呢


                      21楼2010-07-27 09:30
                      回复
                        这一篇我写了三遍,才发出去,第一次刷新了一下,,没了,第二次不知道摁到哪儿了,又没了,这次终于发出去了,感慨啊


                        24楼2010-07-27 10:36
                        回复
                          我害羞了都,不过说真的,同意楼上的话,真的,都好好的


                          27楼2010-07-27 11:03
                          回复
                                                     第七章 不一样的周公瑾
                                    孔明坐在湖边,静静地看着波澜不变的湖面,忽然想起周瑜那双漂亮的眼睛,那么深,那么美,那么平静,到底这眼中隐含的是什么呢?想着想着,竟不由得脱口而出:“公瑾。”“哈哈哈,没想到孔明先生竟然也同常人一般,日夜惦记着公瑾啊。”鲁肃大笑着走近。诸葛亮尴尬一笑:“子敬怎么有空过来了?”鲁肃继续调侃;“孔明啊,你来这东吴大帐已将近半月,可曾了解公瑾了吗?”被人一语道破心事,诸葛亮更是无奈的摇头:“子敬啊,别说了解,我还没跟他说上几句话呢,这样光彩照人的人,岂是我等可以了解的?”鲁肃轻轻摇头:“孔明,你就别再掩饰了,天下人都一样,看得透却又看不透公瑾,比如说,看到这湖面,是否想起他的眼睛了?看到雄鹰,是否想起他的身影了?公瑾,就是有这样的魄力啊。”诸葛亮惊诧不已:“子敬,怎么?怎么,你真乃大才啊。”鲁肃笑言:“我哪是什么大才啊,只不过彼此彼此而已啊。若你真想了解公瑾,倒不如随我去找他吧,今夜他会犒赏三军,你必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周瑜。”看着鲁肃高深莫测的表情,孔明应允。
                                     皓月当空,清风徐徐,“周”字旗迎风招展,三军将士卸下盔甲,载歌载舞,吃喝玩闹,好不热闹。孔明看到这样欢闹的情景,心生疑惑:“子敬啊,兵家最忌得意而松懈,公瑾深通兵法,怎么如此松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赶快进去吧。”周瑜自行军来,一直穿着盔甲,严肃刚毅,严阵以待,如今好不容易松懈了,当然要尽情放松了。他虽然执行军令,发号施令时极其严肃,三军无不听令,但是私底下,这些将士与他情同兄弟,虽然敬畏他,但言行之间却没有什么忌讳。此刻他正在与甘宁,吕蒙等将领喝酒。“大都督,再来一杯。”“好!今日不醉不归!” “得了,人人皆知大都督酒力一般,你今日肯定是最早醉倒的。”“哎,兴霸,那可不一定,看谁喝的过谁!”你争我吵,推推闹闹,此刻的他,不像是一个统帅三军的将领,而是一个贪玩,贪杯,贪乐的大男孩。孔明远远地看着这个宛如孩童的他,微微发怔,鲁肃笑着叫道;“公瑾!喝酒都不等我!”说着把孔明拉进去,周瑜抬头,展开笑颜:“子敬和孔明来了!来来来,今日不醉不归,喝酒!”孔明不再发呆:“在下不胜酒力,恐怕要损大都督的性质了。”周瑜皱眉,起身,把他拉到桌旁,摁下:“孔明,今日大家都这么高兴,你不要扫兴了,这么生硬干什么,你看,军中普通士卒都敞开了胸怀喝,你就别推辞了。”看着面前的周瑜,暖带轻衫,洁白的脸上带着红晕,眼神有些迷茫,不复以前的深邃,嘴角勾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左颊有一个酒窝,神情调皮。他又有些发呆了,赶紧摇了摇头,今天是怎么回事啊。正当他独自懊悔时,周瑜又被人拉走了,一轮又一轮的敬酒,转眼他已经喝了四五十杯了,这时,甘宁站出来帮他分了一些,吕蒙又劝退了一些,其他将军赶紧过来扶住摇摇欲坠的周瑜,甘宁笑着摇头:“还说什么要跟我比呢,这么点就醉了。还得我送你回去。”可是不断有士兵来向甘宁敬酒,分不开身,鲁肃起身扶住周瑜,说道:“我送公瑾回去,我又不会喝酒,在这也是看热闹。孔明,我们走吧。”“如此,就谢谢先生了,最好给他准备点醒酒茶,免得明天又头疼。”吕蒙说道。
                                     鲁肃和孔明架着周瑜向大帐走去,走到半路,两个书生便累的不行了。将周瑜轻轻放下,坐下休息。孔明怔怔的看着这个烂醉如泥宛如孩子的周瑜,许久才出声;“子敬,他,真的有很多面呢。”鲁肃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感慨道:“是啊,他真的有很多面,就像这月亮,时而圆,时而缺,但是不管怎么变,他的眼中却总有一丝落寞。”周瑜呢喃出声:“伯符,伯符,伯符。。。。。。”鲁肃叹了口气:“唉,他还是念念不忘伯符将军啊。也真苦了他了。”周瑜突然睁开眼,看着孔明的脸,叫道;“伯符?伯符,是你吗?你总算回来了,我好想你,真的好想你。。。。。。”孔明看着他的眼睛,突然说不出话。周瑜抱住他,泪如雨下:“伯符,我真的好累啊,你说走就走了,把江东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好累啊,我连哭都不敢哭,我答应你不哭,要笑,可是,我真的好痛苦啊,伯符,我该怎么办,好累啊,我快扛不住了,伯符,你告诉我啊,我好想你,我真的好想你。。。。。。伯符。”孔明觉得肩上一阵湿凉,看着痛苦出声的周瑜不知如何是好,周瑜渐渐昏睡过去,鲁肃看着他泪迹犹存的脸,叹了口气;“他终于哭出来了,伯符将军刚走那段时间,他死撑着,就是不哭,每次提到,总是背过身去强忍,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他很伤心,很难过,很委屈,很累,可是他总是不肯承认,把自己的骄傲展示出来,他终于哭出来了,这样,真好啊。。。。。。”低头看着怀中的周瑜,睫毛上挂着一滴泪珠,轻轻地抖动,他就这样看着,怔怔出神


                            32楼2010-07-27 15:14
                            回复
                              这个,不好意思啊,找不到其他词了,献丑了


                              34楼2010-07-27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