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幕)全赏英
琬妃娘娘的信里提及依日吉纳,说她坚韧、细心、温柔、话少、脾气好,说她早年给小皇帝生了个儿子,如今也渐大了,吃得多长得壮,是个泼猴,这一封信里并没附衡昌皇帝密嫔的画像,我顺着回忆往前捋,大约是十几年前,在寿康宫,晋明皇贵妃头一回碰见依日吉纳的时候,她还是个黄毛丫头,瘦条条、个子小小的,拘在很素、没一朵花的宫女衣裳里,蹲在墙边哭鼻子。娘娘向来很有恻隐,叫我把帕子递过去,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在这儿哭呢?”这时大抵是刚入宫的、十二三岁的依日吉纳胡乱抹了一把泪,抬起头,露出个通红的鼻子尖,肿得亮晶晶的一双眼。
娘娘叫我给她做了一碗长寿面,按家里的古法,煮了一只红鸡蛋。其实她生辰已经过了,她跪在寿康宫回话,说领班的姑姑叫她擦玉瓶,她前一天去膳房晚了,没争到饭,噎着吃了半个馍馍,一碗冷菜汤,半夜肚子疼得慌,一整宿没睡好,手里没攒上劲,那个玉瓶就哐地碎在地上,听了个脆响。娘娘问:那她罚你没有?依日吉纳瘪着嘴不敢说话,过了好半天,豆大的眼泪珠子就撒着欢儿掉下来,“罚了,”她忙忙地又抬起袖子擦了,把眼磨得生红,含混着说,“昨儿奴婢过生辰,打了二十下手板,也没吃上饭。”
娘娘叹了口气。
我把长寿面端到她跟前,她显见地慌起来,两膝在地上踌躇了一会儿,又要磕头,说“奴婢不敢受”。娘娘从居高临下的上座走下来,和她讲,“吃完就别哭了。熬药、生灶烧水、养花会不会?”
依日吉纳愣愣地,先说“会熬药,会烧水,不会养花”,然后还是磕了个头,这回答得掷地有声,“奴婢刚进宫,除了那个玉瓶,没办错过差事。奴婢可以学!”
她吃完长寿面,后来真的没再哭过。
琬妃的信里说她终于学会了养花,是晋明皇贵妃爱在庭前摆的两盆白的、两盆粉的山茶。依日吉纳从烧水丫头一路走到娘娘身边,会熬药、会管事、会绣花,后来跟着我混了些日子,除了侍弄花草,什么细枝末节也都会了。她长开了一些,是很聪明的长相:下巴和眼角尖尖的,眼睛又大又亮,围在晋明皇贵妃膝头很有活气地叽叽喳喳讲话,娘娘乐着乐着,眼角的细纹就攒成很深的丘壑,依日吉纳趴在她床边讲俏皮话话哄她喝药,她就很无奈地笑一笑,伸手去摸摸少女的头发。
晋明皇贵妃走了,我收拾东西回家,临了快出宫前,看见依日吉纳在寿康宫廊前发呆。她也没哭,披麻戴孝地跪了三日,仍睡在离娘娘很近的庑房里。我叫了她一声,她回过头,还是呆呆地,眨了眨眼,“嬷嬷,你要走啦?”
我笑不出来,但我说,“是要走了,打擂茶还没有教你呢。”
“不学了。”她摇摇头,“你快回家吧,我已经长大了。”
……
我总盼着她快长大,后来后悔了,想她别长大。
依日吉纳又来信了,她说先生夸东宝的字写得好,她又给皇帝生了个小儿子,这个儿子比东宝乖,然后她又说起琬妃、忻贵人、齐佳贵人,语气有一些像从前闹着我做长寿面的时候。
她如今字写得这么好,早也不是不知道晋明皇贵妃名讳,全嬷嬷的闺名“赏”“英”笔画几何的黄毛丫头了。
我提笔回道:“吉纳:安心,所托之事必有回音。信至大约是十月末,吃长寿面了吗?”
琬妃娘娘的信里提及依日吉纳,说她坚韧、细心、温柔、话少、脾气好,说她早年给小皇帝生了个儿子,如今也渐大了,吃得多长得壮,是个泼猴,这一封信里并没附衡昌皇帝密嫔的画像,我顺着回忆往前捋,大约是十几年前,在寿康宫,晋明皇贵妃头一回碰见依日吉纳的时候,她还是个黄毛丫头,瘦条条、个子小小的,拘在很素、没一朵花的宫女衣裳里,蹲在墙边哭鼻子。娘娘向来很有恻隐,叫我把帕子递过去,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在这儿哭呢?”这时大抵是刚入宫的、十二三岁的依日吉纳胡乱抹了一把泪,抬起头,露出个通红的鼻子尖,肿得亮晶晶的一双眼。
娘娘叫我给她做了一碗长寿面,按家里的古法,煮了一只红鸡蛋。其实她生辰已经过了,她跪在寿康宫回话,说领班的姑姑叫她擦玉瓶,她前一天去膳房晚了,没争到饭,噎着吃了半个馍馍,一碗冷菜汤,半夜肚子疼得慌,一整宿没睡好,手里没攒上劲,那个玉瓶就哐地碎在地上,听了个脆响。娘娘问:那她罚你没有?依日吉纳瘪着嘴不敢说话,过了好半天,豆大的眼泪珠子就撒着欢儿掉下来,“罚了,”她忙忙地又抬起袖子擦了,把眼磨得生红,含混着说,“昨儿奴婢过生辰,打了二十下手板,也没吃上饭。”
娘娘叹了口气。
我把长寿面端到她跟前,她显见地慌起来,两膝在地上踌躇了一会儿,又要磕头,说“奴婢不敢受”。娘娘从居高临下的上座走下来,和她讲,“吃完就别哭了。熬药、生灶烧水、养花会不会?”
依日吉纳愣愣地,先说“会熬药,会烧水,不会养花”,然后还是磕了个头,这回答得掷地有声,“奴婢刚进宫,除了那个玉瓶,没办错过差事。奴婢可以学!”
她吃完长寿面,后来真的没再哭过。
琬妃的信里说她终于学会了养花,是晋明皇贵妃爱在庭前摆的两盆白的、两盆粉的山茶。依日吉纳从烧水丫头一路走到娘娘身边,会熬药、会管事、会绣花,后来跟着我混了些日子,除了侍弄花草,什么细枝末节也都会了。她长开了一些,是很聪明的长相:下巴和眼角尖尖的,眼睛又大又亮,围在晋明皇贵妃膝头很有活气地叽叽喳喳讲话,娘娘乐着乐着,眼角的细纹就攒成很深的丘壑,依日吉纳趴在她床边讲俏皮话话哄她喝药,她就很无奈地笑一笑,伸手去摸摸少女的头发。
晋明皇贵妃走了,我收拾东西回家,临了快出宫前,看见依日吉纳在寿康宫廊前发呆。她也没哭,披麻戴孝地跪了三日,仍睡在离娘娘很近的庑房里。我叫了她一声,她回过头,还是呆呆地,眨了眨眼,“嬷嬷,你要走啦?”
我笑不出来,但我说,“是要走了,打擂茶还没有教你呢。”
“不学了。”她摇摇头,“你快回家吧,我已经长大了。”
……
我总盼着她快长大,后来后悔了,想她别长大。
依日吉纳又来信了,她说先生夸东宝的字写得好,她又给皇帝生了个小儿子,这个儿子比东宝乖,然后她又说起琬妃、忻贵人、齐佳贵人,语气有一些像从前闹着我做长寿面的时候。
她如今字写得这么好,早也不是不知道晋明皇贵妃名讳,全嬷嬷的闺名“赏”“英”笔画几何的黄毛丫头了。
我提笔回道:“吉纳:安心,所托之事必有回音。信至大约是十月末,吃长寿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