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拥林派Yuttia的谬论:
Yuttia:
“红楼梦的主题是万境归空,批判世俗欲望。”这是兰花大哥的观点。我依旧不能认同。
对于主旨问题脂批有云“《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细细分析一下,主旨可分三层:从《红楼梦》这个书名可知人生在世终归一梦,正如“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我们在这个尘世中不过是暂时歇足,终归要万境归空(最主要);从《风月宝鉴》这个书名戒妄动风月之情可知这部大书不是仅为曹雪芹这样从温柔富贵梦里忽然惊醒的落魄的贵族子弟而书(试想风月之情,声色货利之欲哪里是纨绔子弟仅有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而是对芸芸众生的一种深刻关怀,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为讽刺世人而去讽刺世人,而是因为作者自己遍尝人生甘苦为救助世人而不得已去讽刺世人,疯刺世人只是手段道具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世人在迷津找到出路(次之);从《石头记》这个书名可知作者以石头自喻,借石头之口来记述自己的曾经种种经历,这部书是曹雪芹艺术化处理过的一部回忆录。(再次之)
=============================
批驳:
笑死了!红楼梦的主题分明就是万境归空,批判世俗欲望。这个Yuttia也能颠倒过来乱扯?
首先,“《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这一段是甲戌本《凡例》,不是脂批。
第二,《红楼梦》确实是“为救助世人而不得已去讽刺世人”,但这并不是说被讽刺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者,作者讽刺他并不是为了救他,而是为了通过讽刺他的无可救药来警醒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曹雪芹专门写了一个“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
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第12回)
曹雪芹显然并没有给贾瑞再找什么出路了,而是在讥讽他放着一僧一道指引的出路他不走而专走绝路。并通过讽刺和批判他,提醒人们不要执迷不悟。所以,《红楼梦》之批判世俗欲望本来就是和万境归空的主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林黛玉跟贾瑞一样,都是最终没有接受一僧一道点化的人。原文写的很清楚: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甲戌侧批:文字细如牛毛。】来了一个癞头和尚,【甲戌眉批: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甲戌侧批:是作书者自注。】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第3回)
癞头和尚分明是作者的化身,用脂砚斋的话说,“是作书者自注”。而林黛玉却以世俗的眼光言其“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拒不接受其教导。所以,林黛玉跟贾瑞一样,在曹雪芹的原著中都属于被批判的世俗欲望的承载者。
Yuttia:
“红楼梦的主题是万境归空,批判世俗欲望。”这是兰花大哥的观点。我依旧不能认同。
对于主旨问题脂批有云“《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细细分析一下,主旨可分三层:从《红楼梦》这个书名可知人生在世终归一梦,正如“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我们在这个尘世中不过是暂时歇足,终归要万境归空(最主要);从《风月宝鉴》这个书名戒妄动风月之情可知这部大书不是仅为曹雪芹这样从温柔富贵梦里忽然惊醒的落魄的贵族子弟而书(试想风月之情,声色货利之欲哪里是纨绔子弟仅有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而是对芸芸众生的一种深刻关怀,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为讽刺世人而去讽刺世人,而是因为作者自己遍尝人生甘苦为救助世人而不得已去讽刺世人,疯刺世人只是手段道具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世人在迷津找到出路(次之);从《石头记》这个书名可知作者以石头自喻,借石头之口来记述自己的曾经种种经历,这部书是曹雪芹艺术化处理过的一部回忆录。(再次之)
=============================
批驳:
笑死了!红楼梦的主题分明就是万境归空,批判世俗欲望。这个Yuttia也能颠倒过来乱扯?
首先,“《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这一段是甲戌本《凡例》,不是脂批。
第二,《红楼梦》确实是“为救助世人而不得已去讽刺世人”,但这并不是说被讽刺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者,作者讽刺他并不是为了救他,而是为了通过讽刺他的无可救药来警醒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曹雪芹专门写了一个“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
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第12回)
曹雪芹显然并没有给贾瑞再找什么出路了,而是在讥讽他放着一僧一道指引的出路他不走而专走绝路。并通过讽刺和批判他,提醒人们不要执迷不悟。所以,《红楼梦》之批判世俗欲望本来就是和万境归空的主题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林黛玉跟贾瑞一样,都是最终没有接受一僧一道点化的人。原文写的很清楚: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甲戌侧批:文字细如牛毛。】来了一个癞头和尚,【甲戌眉批: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甲戌侧批:是作书者自注。】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第3回)
癞头和尚分明是作者的化身,用脂砚斋的话说,“是作书者自注”。而林黛玉却以世俗的眼光言其“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拒不接受其教导。所以,林黛玉跟贾瑞一样,在曹雪芹的原著中都属于被批判的世俗欲望的承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