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萧县人对于面皮都有着别样的感情,我每次放假回家总要找机会先买张面皮,一方面是确实饿了,更重要的是,吃面皮渐渐成了回家的一种仪式,记得寒假我在北站下车等我妈妈来接我的时候,我在路边买了两张面皮。客观的讲,那家的面皮品质不高,但对于时隔面皮数月的胃来说,这已经足够美味。
虽然都是面皮,但每个集市还是有所差异的。可能圣泉寺面皮名气最大,但遗憾的是我已经多年没有去过圣泉寺,自然也没吃过那里的面皮。我买面皮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我家旁边的集市,这里的面皮之前是2元一张,去年涨到2块5,味道很经典,因为离得近,所以我经常下午出去玩的时候买上两张,然后就不用再吃晚饭了。而后就是梅村的面皮,3元一张,但突出一个大,而且除了常规的牛筋面,榨菜,黄瓜,还有海带。这里的面皮伴随着我的中学时光,每周六允许没有出入证的学生自由出去的时候,我经常回去买一张作为一餐。今年寒假我也去买过好多次,不得不承认生意真的很好,排了好久才到我,然后那位阿姨对队伍后边的人说,“可能不够了,下次再来吧”。我当时庆幸自己早来了一会。
每当爸妈问我以后想做什么的时候,我时常调侃说自己去卖面皮,让爸妈拿我没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