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381贴子:6,280,537

回复:(合集)2023年全球主要天文机构发布的高清宇宙图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H 797,位于英仙座北部-英仙座暗云复合体的东部边缘的赫比格-哈罗天体,由美天文学家Sherburne Wesley Burnham在19世纪首次发现,距离地球约1000光年。图片由JWST的近红外相机(NIRCam)在红外波段(Fe Ⅱ-1.64μm、1.5μm、分子氢-2.12μm、甲烷-2.1μm、分子氢-3.23μm、多环芳烃-3.35μm、一氧化碳-4.6μm、分子氢-4.7μm)拍摄,于11月28日发布。HH 797位于图片下方,图片上方的光斑则来自另外两个原恒星系统。图像中可以较清楚的观测到HH 797也并不是一颗单星形成的,它是由一对几乎平行的喷流以及一系列独立激波构成。其中左下的气体多表现为蓝移,而右下则为红移,且由于外流的旋转,东侧边缘相比西侧红移程度更大。


IP属地:北京173楼2023-11-29 13:58
收起回复
    HH 1177,位于剑鱼座LMC的赫比格-哈罗天体,在超级气泡区LHA 120-N 180B内部,距离地球约16.3万光年,由甚大望远镜与ALMA首度发现。
    HH 1177是一个由大质量原恒星驱动的准直双极喷流,原恒星质量约为15M☉,星周圆盘宽度可能高达1.2万AU。图片由ESO甚大望远镜(VLT)望远镜的MUSE探测器在可见光波段(500nm、656nm、673nm)拍摄,于11月29日发布。图二右侧由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的数据绘制而成,喷流顶部朝向地球因此发生了蓝移,背对地球的底部则出现了红移。图三则展示了对HH 1177喷流和星周圆盘具体结构的想象。图四是SDSS对LHA 120-N 180B及周围天区的巡天图像。





    IP属地:北京174楼2023-11-30 14:10
    收起回复
      Abell 85又称CID 02,位于鲸鱼座的星系团,1958年被编入Abell星表,是双鱼-鲸鱼座超星系团的一部分,相对于CMB的退行速度约为16178km/s,径向速度约为16507km/s,距离地球约7.4亿光年,大约包含370个星系。Abell 85的主导星系为巨椭圆星系Holmberg 15A,其跨度约35万光年,星系中心SMBH的质量约为100亿M☉。
      图片由鲁宾天文台(Rubin Observatory)斯巴鲁望远镜拍摄,于12月5日发布。朦胧的青色代表着星系间的流浪恒星,这些光芒本十分微弱,增强覆盖后在图片中可见。


      IP属地:北京178楼2023-12-05 13:32
      回复
        Arp-Madore 2105-332,位于显微镜座的相互作用星系对,距离地球约2亿光年,由SB0 pec型含棒透镜状星系2MASX J21080752-3314337与SB0 pec HⅡ型含棒透镜状星系2MASX J21080362-3313196组成。前者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5210km/s,径向速度约为5449km/s,跨度约为13.4万光年;后者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5571km/s,径向速度约为5810km/s,跨度约为11.8万光年。
        图片由哈勃ACS(606nm)与托洛洛山天文台Víctor M. Blanco 4 米望远镜DECam(474nm、644nm、919nm)在可见光波段拍摄,于12月11日发布。图像左侧是2MASX J21080752-3314337,右侧是2MASX J21080362-3313196,这张照片额外值得关注的便是左下方的一条星系链,实际上它们只是偶然排列的背景星系。


        IP属地:北京180楼2023-12-11 13:44
        回复
          图一图二为韦伯NIRCam(近红外相机)拍摄的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Cassiopeia A),于12月11日发布。图三由韦伯MIRI(中红外仪器)拍摄,于今年4月发布。由于NIRCam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在图片中发现多处微小的气体结,SNR外壳的烟雾由超新星喷出物的同步辐射光照亮。更多介绍见本贴48楼四月份的回复。



          IP属地:北京181楼2023-12-11 13:47
          回复
            IC 348同IC 1985,位于英仙座北部的恒星形成区,距离地球约315pc(约1027ly),包括一块直径约15光年的反射星云与一个约有200万年历史的年轻疏散星团Collinder 41。Collinder 41拥有400颗以上的恒星,大约一半的恒星具有星周圆盘,其中60%具有正在孕育行星的条件。研究人员在该星团内发现了30颗以上的低质量褐矮星。
            图一图二图三由JWST近红外相机(NIRCam)在红外波段(F277W(蓝色)、F360M(绿色)和 F444W(红色))拍摄,于12月13日发布。本次观测研究人员发现了三颗质量在8倍木星质量(MJ)以下的褐矮星,表面温度仅有830-1500摄氏度,其中最小的仅为3-4倍木星质量,这可能是迄今为止直接成像的最小褐矮星。其质量远低于氢核聚变的最低质量65MJ,也低于可以进行有限氘核聚变的13MJ。它们之所以未被归类为行星,是因为其并非形成于其它恒星的星周圆盘,而是由气体云独立坍缩形成。图四由斯皮策望远镜拍摄。图五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374817/B/?q=IC%20348&camera=





            IP属地:北京182楼2023-12-14 14:11
            回复
              NGC 267又称ESO 029-SC 015,位于杜鹃座SMC南部的疏散星团与电离氢区复合体,于1836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约21万光年。
              图一由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CTIO)SOAR望远镜拍摄(432nm、533nm、656nm),于12月13日发布,图片中心是NGC 267西侧的一个小型电离氢区。图二则标注了NGC 267在SMC中的具体位置。



              IP属地:北京183楼2023-12-15 13:51
              回复
                MCG-01-24-014又称PGC 26656,位于长蛇座的旋涡星系、Ⅱ型Seyfert星系,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6475km/s,径向速度约为6144km/s,距离地球约2.75亿光年,直径约为6.4万光年。图片由哈勃ACS在可见光波段(555nm、814nm)拍摄,于12月18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84楼2023-12-18 13:22
                回复
                  JWST近红外相机(1.4μm、2.1μm、3.0μm、4.6μm)拍摄的天王星及其卫星,于12月18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85楼2023-12-19 12:38
                  收起回复
                    SDSS J1226+2152,位于后发座的大型星系团,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29218km/s,径向速度约为128911km/s,距离地球约62.1亿光年(哈勃距离)。图片由韦伯NIRCam拍摄,于12月19日发布。该图像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名为SGAS J122651.3+215220的星系,它是图像中心透镜状星系右上方的一个光斑,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877500km/s,径向速度约为877193km/s,哈勃距离约422亿光年(可观测宇宙半径约为465亿光年),引力透镜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个星系在大爆炸后约20亿年的样子。


                    IP属地:北京187楼2023-12-20 13:52
                    回复
                      UGC 8901又称GR 8、PGC 44491,位于室女座的ImV型不规则矮星系,由Lick天文台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一系列观测中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522km/s,径向速度约为214km/s,距离地球约790万光年,位于本星系群的边缘,其归属尚未确定。
                      图片由哈勃ACS(814nm、475nm)与WFC3(1.6μm、1.1μm、657nm、656nm、502nm、487nm、373nm、336nm、275nm、218nm、225nm)在红外-可见光-紫外的12个滤镜下拍摄合成,于12月20日发布。


                      IP属地:北京188楼2023-12-21 13:49
                      回复
                        IC 2944又称走鸡星云、半人马座λ星云,位于半人马座—人马座旋臂的疏散星团与发射星云复合体,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图片由VLT巡天望远镜拍摄(350nm、480nm、625nm、659nm、770nm),于12月21日发布。原图图像质量非常高(分辨率42057 x 37010,15亿像素,3.9GB,jpg格式也要734MB),这里发的是6.7MB的糊版照片,感兴趣建议去看原图,图源: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2320a/
                        IC 2944内包含很多形态各异的博克球,它们是一个个孤立的小型暗星云,跨度约为一个光年左右,质量区间为2M☉-50M☉。图三图四分别由VLT和HST拍摄,为纪念它们的发现者南非天文学家A. David Thackeray,IC 2944内的这些暗星云又被称作萨克雷小球。





                        IP属地:北京190楼2023-12-22 21:13
                        回复
                          MACS J0138.0-2155,位于鲸鱼座的一个引力透镜星系团,距离地球约40亿光年。2019年,研究人员在哈勃2016年拍摄的图像中,首次发现了遥远星系MRG-M0138中一颗超新星,该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00亿光年。而由于引力透镜效应的扭曲,MACS J0138.0-2155引力透镜周围共存在着五个MRG-M0138不同时期的图像,这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将多次见到同一颗超新星在不同的位置出现。这个超新星又被称作“Supernova Requiem”,它将于2035年再度出现。
                          2023年11月,研究人员使用韦伯望远镜惊讶的发现该星系内出现了另一颗超新星,同样的该超新星也将在未来多重成像。图一由韦伯NIRCam拍摄,于12月21日发布。图二则对比了HST与JWST的图像。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91楼2023-12-23 13:21
                          回复
                            NGC 1356又称PGC 13035,位于时钟座的 SAB(rs)b型中间旋涡星系,由约翰·赫歇尔于1837年首次发现,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1727km/s,径向速度约为11793km/s,距离地球约5.2亿光年,跨度约为26万光年。
                            LEDA 95415,位于时钟座的Sc型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8131km/s,径向速度约为18197km/s,距离地球约8.4亿光年,跨度约为33.5万光年。
                            IC 1947又称PGC 13027,位于时钟座的旋涡星系,相对于CMB的运动速度约为11478km/s,径向速度约为11544km/s,距离地球约5.1亿光年,跨度约为7万光年。
                            图片由哈勃ACS(606nm)与智利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DECam(474nm、644nm、919nm)拍摄合成,于12月25日发布。图像右侧的大型星系为NGC 1356,其上方的小星系为LEDA 467699,左侧与其部分悬臂重叠的星系为LEDA 95415,而在图像最左侧的星系是IC 1947。尽管视觉上LEDA 95415与NGC 1356几乎重叠,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相距3亿光年以上, 反而IC 1947与NGC 1356要近得多。


                            IP属地:北京192楼2023-12-25 13:40
                            收起回复
                              NGC 2024又称Sh2-277、火焰星云,是位于猎户座的发射星云,是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的一部分,距离地球1400光年,跨度约12光年,外部电离源主要为蓝超巨星参宿一(猎户座ζ星),内部是一个由一个年轻疏散星团所照亮的恒星形成区。该星团约有800颗恒星,其中86%的成员具有星周圆盘且存在大量的OB亮星。该星团呈现出年龄分布逆转的特性,其内部恒星的年龄由外向内从150万年到20万年逐渐减小。
                              图一由哈勃太空望远镜(HST)WFC3拍摄。图二是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拍摄的红外照片,包含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XO)的X射线数据。图三是可见光和红外巡天望远镜(VISTA)拍摄的红外巡天图像。图四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q3wjw8/B/,NGC 2024位于左侧,图像正中的是IC 434马头星云,二者之间的蓝色反射星云是NGC 2023。





                              IP属地:北京194楼2023-12-31 22: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