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了,此段情节大有文章,春秋笔法妙在含糊,虚掩伪饰。
开始,作者一番宝玉的心理描写,又是伤心,又是想黛玉,又是想寻死,又是自己开导自己,这就是春秋笔法常用的虚掩伪饰。
接着货真价实的真货就出来了,宝玉又想黛玉已经死了,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自己也就想开了好些。
接下来的一幕就要把人笑死,春秋笔法的特点就是虚掩伪饰的笔墨篇幅很大,关键的地方一笔带过,闪烁其词,含蓄委婉,千万仔细,不要上当。
大家注意这段描写,宝玉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宝钗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哈哈!禁不住生来旧病,这是什么病?这就是假宝玉的天生下流痴病,宝玉见宝钗坐在床前,忍不住天生下流痴病又犯了,这就是作者的狡猾之处,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述细节,读者细思应该就会明白,宝玉就是用手去摸宝钗的这些动作,想要和宝钗行夫妻之事,所以宝钗才会拒绝宝玉,对宝玉说,你要保养自己的身体,你我二人即然已经成为夫妻,难道还在乎这一时半刻。宝钗的意思就是你现在身体还虚弱,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我们即然已经是夫妻了,你病好了以后机会多的是,不必在乎现在一时半刻。
哈哈!那宝玉心里虽然还是不甘心,没有办法啊,白天里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轮流守在自己身边,晚上宝钗又独自跑到一边去睡觉,贾母又派人守在自己身边服侍,没有办法只好安心静养了。又见宝钗举动温柔,也就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大家注意,春秋笔法讲究的就是虚掩伪饰,曲笔回护,这句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就是标准的虚掩伪饰,曲笔回护,千万不要上当。
假宝玉呀假宝玉,黛玉没死几天,忍不住天生下流痴病就犯了,可见这家伙就是一个虚情假意的坑货。
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宝玉到潇湘馆哭灵之后, 宝钗是知宝玉一时必不能舍,也不相劝,只用讽刺的话说他。宝玉倒恐宝钗多心,也便饮泣收心。歇了一夜,倒也安稳。明日一早,众人都来瞧他,但觉气虚身弱,心病倒觉去了几分,于是加意调养,渐渐的好起来,…那日薛姨妈过来探望,看见宝玉精神略好,也就放心。
大家看看,宝钗不劝宝玉,反而还讽刺宝玉,宝钗心里明白假宝玉喜笑悲哀都是假。黛玉死了,宝玉歇了一夜,反而还是泰然沉静,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心病倒还觉得减去了不少,假宝玉的心病就是黛玉下话害了自己的丫鬟,宝玉不愿娶黛玉的心病。黛玉只要一死,假宝玉的病自然就会好了,再也不需要装疯卖傻了。
假宝玉失玉痴呆就是天大的谎言,宝玉的玉还沒找到,黛玉一死,假宝玉的病居然自己好了,心病也慢慢的好了,这就充分说明黛玉下话害宝玉的丫鬟才是病因,凤姐的计策不叫掉包计,应该叫做将计就计。